近代高阳织布区的兴盛及其启示

2016-06-16 01:19王新文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保定0700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000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

王 涛,王新文(.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保定0700;.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000)



近代高阳织布区的兴盛及其启示

王涛1,王新文2
(1.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保定071002;2.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近代以来,中国传统乡村工业因为机器大工业的冲击变得十分萧条。但同样面临机器大工业的冲击,临近天津的高阳地区反而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形成了一个以棉布生产为主的区域。虽然几经危机,但均能度过危机,重新繁荣。高阳织布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距离大城市相对较近,能够接受大城市的辐射,不断引进适用技术,再就是当地的企业家精神。近代高阳乡村工业的发展对今天的经济发展仍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河北高阳;乡村工业化;企业家精神

近代中国农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由于受到机器大工业的冲击大多变得十分萧条。但也有一些农村地区的手工业面临大工业的冲击不仅没有萧条,反而利用大工业生产提供的条件变得繁荣起来。高阳织布区即是其中之一,它兴起于高阳县及其周边区域,最盛时扩展到高阳县全境以及周边的安新、任丘、清苑、蠡县等地,到1928年,高阳织布区成为拥有铁轮机25 575台、提花机4 056台,年产改良土布500余万匹的巨大的乡村工业区。[1]18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这个工业区才在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下萧条了。因此,分析近代高阳织布区的兴起与持续繁荣对今天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仍然有重大意义。

一、近代高阳织布区的形成与兴起

高阳地处华北平原,距离保定30公里,距离天津150公里。但是由于地势低洼平坦,导致河水流速缓慢,经常发生水灾,土地盐碱化也非常严重,粮食作物的产量极低,历史上高阳农民基本处在相对较低的生活水平。粮食作物的低产使高阳很早就开始种植耐盐碱的农作物——棉花,并纺纱、织布。至清代中期,这里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棉纱、土布交易市场,高阳出产的土布运销到周边的保定、涿州、良乡等地,成为高阳农民获取收入的重要渠道。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国内市场,大量的棉布、棉纱等西方工业化产品进入中国。但是这些产品首先是对东南沿海一带的城市地区产生了冲击,高阳直到19世纪末才感受到了西方工业化产品的冲击。到20世纪初期,高阳土布外销量从19世纪末的35万匹下降为1905年的10万匹。[2]26高阳土布的衰落造成了高阳农民与商人收入的下降,引起了商人的恐慌。为了能够振兴高阳的商业,1906年,商人们成立了高阳商会,讨论并明确了一个问题,即“佥谓工与商有连带关系,虽求商业振兴,非由工业发达则不可;欲求工业发达,非由商界提倡则可。提倡之法,非由推广家庭工艺着手则又不可也……”[3]

在高阳商人寻求改良工艺,振兴高阳工商业的时候,清政府也在为扭转洋货进口冲击传统工商业造成的经济萧条局面而努力。1903年,意在加强其实力的袁世凯派出了一个代表团前往日本,从日本引入了一种脚踏的人工半自动织机——铁轮机,该织机的效率是传统织机的三倍。新型织机引进后,袁世凯竭力在直隶推广该种织机,1903-1907年,在直隶省142府、厅、州、县中开办工艺局、习艺所、实习工场等85处(内中有近70处是发展织布业的)。[4]高阳商人在获知这个信息后,立刻派人前往天津学习新型织布机的技术,并将铁轮机引入高阳。

与袁世凯力图推行的工厂化生产模式不同,高阳商人引入织机后,并未设厂生产,而是采取了“撒机子”的生产模式,即包买制模式,商人将购买的机纱赊销给织户,织户利用自己的织机生产,然后将织成的土布再交回给商人,商人扣除掉成本后支付给织户报酬。据时人估算,从纱线进口到成品销售完毕获利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而包括原料成本、生产过程耗费以及积压未销售的货物的投资大约需要560元。[5]当时一个农民织工的全年工资不过40元左右,一个织工显然很难承担如此巨大的成本,结果就是通过商人提供信贷,这就使原有的商人与织户之间的平等关系被破坏,织户已经变成了商人的雇佣工人。但是这与工厂制中的雇佣工人又不完全相同,织工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没有触动传统的耕织结合的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农民织工的剩余劳动时间。

新技术、新原料的引入以及以商人为中心的生产组织结构的重构,扭转了高阳乡村工业的下滑趋势,使高阳成为一个新兴的织布区,其棉布的产量出现了上升趋势,1909年产量上升至95万匹,1910年达到148万匹。高阳织布的兴起甚至对洋布产生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从天津进口的英国棉布数量从1906年的11万匹下降至1910年的5万匹,天竺布(由印度进口的棉布)从1906年的13.6万匹下降至1910年的2万匹。[2]26,31随后来临的“一战”为高阳织布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在“一战”期间,高阳的织机数量增加了三倍,由1915年的5 673台增加到1920年的21 594台,最盛时每年消费棉纱10万包,出产布匹400万匹。[1]17其产品销售范围也从周边的保定、良乡等地扩展到全国,尤其是在河北、河南、山东西部地区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二、近代高阳织布区的危机与再繁荣

高阳织布业遇到的第一次巨大挑战是在“一战”结束之后。战争结束之后的欧洲产品重新回到中国市场,加剧了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但更为重要的是新的竞争对手的出现。“一战”期间,由于欧洲产品的消失导致纱价高昂,经营纱厂利润十分丰厚。因此,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均出现了兴办纱厂的热潮,在棉纱领域的大量投资导致战争过后,棉纱因为供给过剩价格急剧跌落,日本纱厂为了减轻国内竞争压力,更是将很多刚刚从欧洲到货的纺纱设备直接运抵中国,在中国投资设厂,导致中国纱价进一步跌落。相反,由于原料棉花生产很难满足迅速增长的棉纱生产而价格迅速上扬,这样,市场形势发生了逆转,由“纱贵花贱”变成为“纱贱花贵”。据估计,1921年秋季以前,纱厂每出纱一包可获利20~30两,至冬季则只能获利6两,1922年则没有利润,1923年甚至要亏损10余两。[6]233纱厂为了盈利,除了继续提升其效率,向附加值更高的棉布生产转移也是一个手段。于是在“一战”结束以后,兼营织布的纱厂数量不断增加,在1923年纱价严重跌落之后更是掀起了一个高潮,华商纱厂的布机数量1925年已经达到11 121台,1931年更是达到了17 629台。[6]234另外,日资纱厂的机织布数量也大幅度上升。这些纱厂与高阳织布区的关系便由此前的协作关系转为了竞争关系。而且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压力下,各企业为了抢占有利市场纷纷致力于提高机器的效率。“一战”以前,每百台织布机需用工人236名;20年代,仅需185名;30年代中期,再减为165名。[7]136与此对照,高阳在织布上没有引入新的技术,其效率并未发生多大变化,导致其产品价格优势丧失。除了机器织布的发展,其它乡村地区工业的兴起也对高阳织布构成了巨大威胁,地处胶东半岛的潍县同样使用铁轮机生产新土布,其产品沿着胶济铁路与津浦铁路进入了山东、河南等地,也抢占了高阳布的部分市场。竞争对手实力的迅速上升使高阳布生产遇到了极大挑战,其生产扩张的速度明显减慢并开始衰落,1920年至1926年,织机数量从21 594台缓慢增长到27 632台,此后就开始不断下降,至1930年跌落至23 468台。[1]18

如果从织机的数量上来看,高阳的乡村工业可能就此衰败,但是自1926年,高阳的乡村工业重新出现了繁荣的迹象,在织机数量不断下降的同时,提花机的数量出现了急剧增加(见图1)。提花机早在1914年就已经在高阳出现,商人苏秉璋利用提花机生产了更高级的花色布,并且获得了很高的利润。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提花机在高阳并没有得到普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提花机非常昂贵,其织造工艺也更加复杂,无论是一般商人还是织户在土布热销之时,对其并不十分感兴趣。但是在土布的生产遇到困难而苏秉璋的工厂因为生产更高档的产品依旧盈利可观的时候,更多的高阳人便开始对提花机感兴趣了,尤其是1924年天津一家工厂发明了人造丝浆经法,不但大幅度提高了人造丝的韧度,也使织造人造丝的复杂性大幅度下降,高阳商人立刻从天津这家工厂获得了这项技术,在新土布的生产遇到困境的时候,转而生产更高档的人造丝织物,避开了与纱厂的直接竞争,也推动高阳织布区进入了第二次繁荣。这个繁荣期一直持续到1931年,由于日本占领东北后禁止中国产品在东北销售,导致高阳产品失去了很大的一个市场,高阳的织布业逐渐开始萧条。

图1 高阳织布区提花机数量变化情况[1]18

三、近代高阳织布区的兴盛对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高阳织布区的形成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近代中国农村普遍萧条的情况下,高阳及其周边地区却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并成功的应对了大城市工业的冲击,其对我国现代经济仍然具有重要启示。

首先,依托大城市取得发展。高阳虽然是乡村地区,但是其并不是独立发展的,而是与大城市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大工业的冲击下,高阳放弃了传统的棉纱生产,从天津输入棉纱作为生产原料,生产所用的机器设备——铁轮机也是天津生产,人造丝浆经法也是由天津的工厂发明后引入高阳的。除此之外,天津还为高阳的原料采购与销售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所以,如果没有天津这个近代北方的经济中心,高阳的近代工业发展不会如此顺利。今天,为了顺利实现工业化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小城市以及乡村地区应该建立与大城市的紧密协作关系,大城市也应充分发挥自己技术、知识与金融中心的作用,为中小城市以及乡村服务,从而形成合理分工的格局。

其次,不断引入适用技术是高阳能够应对大工业冲击的关键。乡村工业的一个重大缺陷便是其技术进步的能力值得怀疑。由于企业规模小,利润低,很难大规模地投入研发活动,因此,引进技术便成为乡村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正是凭借不断的引入外部适用技术,才使高阳的纺织业能够应对外部冲击。除了铁轮机与人造丝浆经法之外,高阳还从外部引入了包括染料、各种棉布的织造工艺等技术,形成了高阳生产各种花色、规格布匹的生产能力。因此,对于今天的乡村工业来说,不断保持与外部的技术联系,通过引进技术提升竞争力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企业家精神在乡村工业化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熊彼特在20世纪初提出了企业家精神在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这种作用在高阳的近代工业化过程中同样可以看到。在近代工业化发生之前,高阳已经存在一个商人阶层。正是这个阶层在高阳经济遇到危机时组成了高阳商会,商讨高阳经济的出路。无论是棉纱的新的供应来源,引入铁轮机、提花机等新的生产设备,引进人造丝浆经法等生产技术,还是将销售市场扩展至全国,无不是在高阳商人的推动下完成的。因此,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激发该地的企业家精神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落后地区而言,技术是可以引进的,但是引进何种技术更加适合本地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确定的事情,盲目引入先进技术,但是与本地的资源禀赋并不契合而导致发展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

四、结语

高阳传统乡村织布业面对近代大工业的冲击,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变得愈发繁荣,发展成为一个乡村织布区,是与一系列条件紧密相关的。毗邻天津的区位优势,可以使高阳获得技术、贸易与金融上的支持;本地不断引入适用技术可以在竞争中避开自己的劣势,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够组织起这些行动的无疑是本地的企业家,正是高阳商人做出的快速反应不但使自己受益,也使整个高阳地区受益。高阳地区的近代转型对现代乡村工业的转型以及整个中国现代经济转型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知.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8

[2][日]顾琳.中国的经济革命: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M].王玉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3]李秉熙.议案[N].全国商会联合会会报,1916,3(9/10).

[4]陈美健.直隶工艺总局与高阳织布业[J].河北大学学报,1992(2).

[5]厉风.五十年来商业资本在河北乡村手工业中之发展过程[J].中国农村,1934,1(3).

[6]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7]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The Prosperity of Gaoyang Weaving Area and its Modern Enlightenment

WANG Tao1,WANG Xin-wen2
(1. Hebei University,Hebei Baoding 071002,China;2. Hebei Software Institute,Hebei Baoding 071000,China)

Abstract:For the shock of large-scale industrial machinery,China's traditional rural industry became very depressed. But under the impact,Gaoyang,an area near Tianjin mainly produced cotton production—achieved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lthough has experienced some crisis,Gaoyang sailed through and became prosperity. The reasons why Gaoyang’s weaving industry could be survived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are: the radiation of big city,introduction of applicable technology and the local entrepreneurship. The development of Gaoyang rural industry has important inspiration to today’s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Hebei Gaoyang;rural industrialization;entrepreneurship

中图分类号:F129.5(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022(2016)02-0001-03

收稿日期:2016-01-21

基金项目:河北大学人文社科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209117)

作者简介:王涛(1976-),男,河北易县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王新文(1976-),女,河北唐山人,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猜你喜欢
企业家精神
大学英语教学中企业家精神培养问题研究
时代赋予企业家应有慈善情怀
基于企业家精神视角的农民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企业家精神和创始人关系文献综述
双创背景下的“企业家精神”内涵辨析
社会企业家与传统企业家的人格特质差异分析
技术哲学语境下德鲁克制度创新思想及启示
论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关系
企业家精神、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