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彩兴,段彩丽,刘冬蕾(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河北省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研究
——基于农户兼业化视角
梁彩兴,段彩丽,刘冬蕾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农村农户兼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大亮点。一直以来,农民在经营土地的同时也面临着就近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难题,而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的出现,既为农民提供了“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机会,也为小企业自身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农户兼业普遍存在的背景下,通过探寻河北省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的成因及其发展特点,为进一步改善河北省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提出有效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户兼业;河北省;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小企业的出现和发展开创了农民在农村就近就业的新路子,农民“离土不离乡”,在自己家门口解决了务农和就业的难题。河北省农村小企业发展具有支援农业的色彩,规模较小且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农村小企业需要不断节约经营成本,非典型雇佣方式的出现满足了河北省农村小企业的需求,因而被众多农村小企业所采纳。
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处理好农业、农民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至关重要。在农户兼业化普遍存在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小企业的非典型雇佣方式在农民和企业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有效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另一方面有效满足了企业弹性用工需求,因此对河北省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导致劳动时间的间歇性
农业生产不同于其他的社会生产部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征,农户随季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农业劳动,这也导致农业生产的用工量随季节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状态。此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较长,这也导致了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前后不一致,劳动时间仅为生产时间的一部分,劳动过程中断现象非常普遍[2]。
根据2014年“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调查”相关数据显示,在参与调查的5 127个农户样本中,剔除无效和异常值后,剩余有效样本数为3 482户,其中有65%的农户在一年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时间少于6个月,有近46%的农户从事农业劳动的时间不足3个月,如表1所示。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导致劳动时间呈间歇性分布,从而使农村地区长期存在大量闲置劳动力,这无疑为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的发展奠定了劳动力基础。
表1 河北省农村居民从事农业劳动时间分组表
(二)农业生产技术与设备的改进为企业提供了劳动力准备
通过查阅《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14》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农机总动力持续增加。到2013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0 786.45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32.64万千瓦,同比增加2.2%。(2)农机作业水平提高。2013年,全省完成机耕面积5 408.02千公顷,机播面积达到6 571.87千公顷,机收面积达到4 680.15千公顷,机耕、机播、机收分别达到61.81%、75.11%、53.49%。(3)农业机械化投入不断增加。2012年全省农业机械化总投入为44.03亿元,比上年增加4.57亿元。农业生产技术与设备的改进,给农民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每亩土地用工数量的下降。
总而言之,河北省农业生产技术与设备的改进带来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机器设备逐步取代过去的人力劳动[3]。农业生产不再像过去一样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劳动力在农业上显得供过于求,这将进一步把河北省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同样也为非典型雇佣的发展奠定“人”的基础。
(三)非典型雇佣带来企业与农民的双赢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农村小企业的处境更加艰难。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的限制,农村小企业生产能力有限,产品销售渠道受阻,回笼资金相对较慢,但小企业的经营成本有增无减,这会压缩小企业的利润空间,给小企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形下,农村小企业必将采取有效方式压缩人工成本,非典型雇佣方式以其自身特有的灵活性为农村小企业解决了这一难题。
非典型雇佣使农村小企业受益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浪潮声势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背后,我们看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离土不离乡”,在家乡就近择业。根据2014年“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调查”相关数据显示,有62%的农民认为本村就业好,有37%的农民认为异地就业好,还有将近1%的农民认为两者无所谓,如图1所示。探寻数字背后的原因,我们发现这与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状况息息相关:夫妻长年分居两地,生活环境恶劣,老人孩子无法照顾等,如此种种,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脱离进城务工队伍,选择返乡就业[4]。非典型雇佣方式在农村小企业的盛行,一方面给河北省农民提供了在家乡就近就业的机会,缓和了家庭和工作的矛盾;另一方面使河北省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表现为农民从事非典型雇佣劳动获得的非农收入逐步超越农业收入,并且非农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日益增加[5],如图2所示。
图1 河北省农民就业偏好比例图注:数据来源于2014年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调查。
图2 河北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农业收入对比图注:数据来源于《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14)》。
非典型雇佣方式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因为它迎合了农民和企业的双重需求。同时受农村小企业这一经营主体的影响,非典型雇佣方式在河北省农村小企业的管理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特殊的人情关系
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人情关系”的国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即使在以利益为先的企业中,我们也很容易看到人情关系的影子。人们的传统思维通常将“人情关系”归入贬义词的行列,但从辩证思维出发,我们会发现人情关系在企业中不一定是坏事,我们不能对其全盘否定。
河北省农村小企业的员工多是当地农民,他们居住距离较近,彼此之间关系熟络,许多员工之间不乏亲戚朋友关系,这就使得企业内部人情关系复杂,导致农村小企业的管理面临诸多问题。从辩证思维出发,我们发现人情关系在一定情况下反而有利于农村小企业的发展。在农村小企业发展初期,企业负责人一般会聘用家族亲戚进行一般性的管理工作,由于亲情关系的存在,这些人员通常对企业具有很高的忠诚度和较强的责任感。在农村小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的问题,非典型雇佣方式下的农民与企业负责人之间相互信任,企业负责人在征得农民同意后可暂缓工资的发放,给企业留有资金回旋的余地。由此看来,这种特殊的人情关系对企业并非无益,甚至还为其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吸纳就业弱势群体
在河北省农村地区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多由女性劳动者组成,年龄呈老龄化,受教育水平低,缺乏先进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优势,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是就业的弱势群体。非典型雇佣方式在农村小企业的应用,为河北省农村地区创造了大量的灵活就业岗位,成为吸纳这一群体的有效手段。
我们通常认为这种弱势群体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短板,严重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但从辩证角度来分析,正是由于农村小企业吸纳了这一群体,才能保证企业只需支付较少的人工成本就能保证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节约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变相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加速了农村小企业的发展,使农村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线生机,得以存活下来。
(三)保险制度的双重难题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法定的强制性。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农村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规范问题,企业多是与农民签订私人合同,有的企业甚至与农民仅达成口头协议,给农民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少之又少。这些小企业和农民考虑更多的是现实的支出和收入。在这里以河北省某一村办袜厂为例,在该厂就业的农民人均工资为2 000元/月,那么每月袜厂和农民各自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如表2所示。
表2 企业和个人所承担社会保险比例及费用表
从表2可以看出,如果农村小企业按法律规定为就业农民缴纳社会保险费,那么不论是企业账户还是农民个人账户都要面临一笔不小的支出。一方面,对农村小企业来说,非典型雇佣的高度灵活性导致农民与企业之间心理契约不稳定,农民流动性比较大,企业缴纳社会保险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农民创造的利润;另一方面,对农民来说,现金价值要远远高于一份保险的价值,手握现金使他们更有安全感。企业和农民的双重因素导致农村小企业的社会保险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农民的权益无从保障,一旦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农民和企业都要承担巨大损失。
(一)制度吸纳人情
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限制,目前河北省农村小企业发展尚不成熟,规章制度也不够健全,这就使农村小企业的管理困难重重。农村小企业要实现规范管理和良好运作,就必须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一则巩固企业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有效的管理方法,为企业未来发展铺垫道路;二则保证企业在处理问题时有制度可循,最大限度地避免偏离目标和规避风险[6]。
在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非典型雇佣给农村小企业带来的管理难题——人情关系复杂。在人情关系复杂的农村企业中固然要讲究“人情味”,但一定要把握好人情因素的度,不能让人情凌驾于制度之上。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首先应对农村小企业中存在的人情关系有一个清晰认识;其次要明确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可以把事件的影响程度作为一个衡量指标,如果事件影响恶劣,那么制度因素要大于人情因素,如果事件影响较小,那么人情因素的成分应该略多于制度的考量;最后要懂得变通,适时的变通才能使企业长久不衰[7]。
(二)改善劳动力结构
改善劳动力结构是指对河北省农村小企业中就业农民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和受教育水平进行优化配置。非典型雇佣方式下的农民多是农村的弱势群体,他们以季节工和临时工的身份在企业中工作,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不稳定,这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所以改善农村小企业的劳动力结构十分必要。
河北省农村小企业应该着手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做到现有员工“人职匹配”。对企业中所有的工作岗位进行简单评估,明确不同岗位必备的工作技能,根据就业农民的性别、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等特质,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就业农民的潜能,达到“人职匹配”的状态。其次,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农村小企业要求得发展必须要有所创新,而发展创新离不开优秀人才,企业要尽可能提供优越条件吸引人才并且留住人才。最后,注重组织培训活动。非典型雇佣方式下的农民多季节工和临时工,可以利用一些业余时间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就业技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劳动力结构,使农村小企业和农民都获得长远发展。
(三)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融合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两种风险补偿方式,有着共同的社会目的和社会作用,但是其性质却并不相同。社会保险为全民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弥补其在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等方面的不足[8]。
从农民角度来说,他们应该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认识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重要性,对所在的企业进行监督,及时检举企业的违法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应该按照法律规定为农民缴纳社会保险,但目前大部分农村小企业选择为农民购买一份商业保险。这虽然与法律有所出入,但商业保险更加符合农村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可以为企业减轻风险。保障制度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使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互融合,而农村小企业也将顺应时代发展探索出最优的保险制度。
非典型雇佣方式的出现使河北省农村小企业和农民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匹配关系,农民就近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农村小企业用人需求也得到满足。未来随着某些因素的改变,这种局面必将被打破。近年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的出现,使有限的土地集中到少数专业化农户手中,实行集约化经营,农民会逐步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失地农民会更加倾向于从事收入水平较高的全职稳定的雇佣工作,非典型雇佣将不再受到农民的青睐。此外,保险制度的改革也会使企业之间重新洗牌,不能适应这一趋势的农村小企业会逐步退出市场竞争,这种雇佣方式必将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建红,董智明,张辉.对日本农户兼业化问题的新思考[J].日本问题研究,2003(4):43-45.
[2]孟繁晓.基于农户兼业化视角的我国高效农业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3]管远红,赵旭庭.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农业科学,2011(6):21-23.
[4]孙丽,何君.对“离乡不离土”群体的调查研究——以北京市“租地种菜”女性农民工为例[J].农村经济,2006 (11):92-94.
[5]辛仁周.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转移方式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取向[J].财经研究,1994(12):23-26.
[6]王若兮.中国企业中的人情关系[J].商情,2012(3):144-145.
[7]胡必亮.人情关系与乡镇企业经营[J].调研世界,1995 (6):63-65.
[8]杨柳明.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模式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7):220.
Research on the Non-standard Rmployment of Small Enterprise in Hebei Province——Based on the Part-time Farming Oriented Perspective
LIANG Cai-xing,DUAN Cai-li,LIU Dong-lei
(College of Business,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Hebei Baoding 071000,China)
Abstract:The part-time farming is a bright spo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our country. All along,farmers manage the land while facing the problem of transferring surplus labor nearby. The emergence of non -standard employment in small rural enterprises,not only provides farmers with opportunities to work near hometown,but also creates the conditions for small enterprise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the part -time farming as background,explores the reasons of non-standard employment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 in the rural areas in Hebei Province,then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non-standard employment in rural small enterprises.
Key words:part-time farming;Hebei Province;rural small enterprise;non-standard 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022(2016)02-0012-04
收稿日期:2016-02-14
作者简介:梁彩兴(1989-),女,河北鹿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段彩丽(1988-),女,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刘冬蕾(1977-),女,河北保定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