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角度分析

2016-06-16 01:19郝琳琳李广明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京津冀协同发展就业结构

郝琳琳,李广明(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角度分析

郝琳琳,李广明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职业教育应当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匹配区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河北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和行业结构偏离度指标均显示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情况,就业人员需要向二三产业转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新的发展定位给河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现代城镇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验区等新的发展定位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河北省职业院校需要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新的定位要求,为实现经济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培养人才:注重对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培训;为第二产业创新升级提供高技术人才;为拓展第三产业产业链,发展现代服务业培养人才。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产业转移;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应当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匹配区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面临对接京津的重大历史机遇,承接京津优质产业的外溢和转移,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创新型、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的有力支撑,因而河北省职业院校应面对新形势重新定位未来的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河北省职业教育应当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制定全面的区域人才发展规划,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从而实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一、河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分析

通过对河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河北省的就业情况,了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更好地做到专业设置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匹配。河北省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在第二产业中又以钢铁、冶金、化工、水泥等行业为主,而轻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虽发展较快,但还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河北省就业结构较为均衡,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相差不大。2012年河北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34.91%,34.28%,30.81%,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其他经济发达的省份对比来看,河北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偏高,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偏低。

(一)从产业偏离度指标分析河北省三次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水平

为了更清晰地反映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通过产业偏离度指标分析河北省三次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水平。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标构成:

产业结构偏离度=某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某产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1。

如果某一产业的产值份额与就业份额越接近,其结构偏离度越趋近于零,我们认为该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就趋于合理化,处于较均衡状态;如果某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即结构偏离度为正的时候,说明产业偏离度较高,该产业尚有很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如果某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即结构偏离度为负的时候,意味着该产业很可能存在隐性失业,就业人口需要向其他产业转移。

表1 河北省2012年产业结构偏离度

从表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为-0.66,就业人数偏多,可能存在隐性失业的情况,劳动力人口需要向其他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为0.54,说明第二产业在未来对劳动力仍具有较大的吸纳能力,第二产业的合理发展有助于河北省的产业升级和就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为0.15,说明当前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尚未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体,这与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有密切关系。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农业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向其他产业;第二产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对劳动力还有较强的吸纳能力;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制约了其对劳动力的吸纳。因此,加快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是近年来河北省就业方面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需要跨越一定的技术门槛,职业教育应当在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发挥引领和支撑的作用,为他们提供技能方面的培训、职业性的教育,推动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

(二)从行业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河北省就业质量

行业偏离度的构建与产业结构偏离度类似,能够反映行业吸纳劳动力的情况。从表2来看,农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行业偏离度指标为负,说明这些行业本身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尽管这些指标均为负值,但是在原因上又有所不同。农业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性失业情况,劳动力向其他行业转移困难,在农业滞留,需要一些教育资源积极介入,帮助农村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促使其顺利向外转移。建筑业偏离度为负,与该类行业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密切相关,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首先转向这些行业。行业内部从业人员也面临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培训的需求。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的行业偏离度为负则主要是由于现阶段这些行业发展规模较小,行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低。如果这些行业得到充分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应该是有很大空间的。这些行业发展过程中,传统服务业的发展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需要网络营销、现代物流等方面人才,也需要职业教育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撑。

表2 河北省2012年行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和行业偏离度

为反映河北省的就业质量情况,构建行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对不同行业的结构效益进行衡量。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某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与该产业的从业人员在总就业人口所占份额的比值关系。指标如下:

行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某行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某行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

一般而言,比较劳动生产率在长期发展状态下越来越趋近于1,通过比较某一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国民经济平均劳动生产率,可以反映出各行业的内部结构差距。如果某一行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说明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企业发展质量较高;如果某一行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说明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该行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从河北省比较行业劳动生产率来看,劳动力质量整体不高,约过半数的从业人员在技术含量要求较低的农业、建筑业和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均显著低于1,在0.5左右或者以下,这三个行业集中了河北省全部就业人数的49.61%。批发零售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为0.92,劳动生产率相对合理。总体来说,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的四个行业占到了全部就业人口的57.89%,而较低的劳动生产率意味着同样的人力投入,经济增长质量不高。数据显示这四个行业的经济增长总值仅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6.69%。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教育密切相关,而职业教育属于应用性较强的教育,在促进河北省劳动生产率提高方面,应当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1的行业主要有工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其中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7.08%,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23.5%;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15.6%,而这几个行业的就业人数仅占全部就业人数的5.72%,对人才的吸纳还有很大的空间,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应当侧重这些行业,引导劳动力转向这些行业。

(三)河北省就业结构特点分析

从整体来看,河北省的劳动力素质偏低,高层人才相对匮乏。第一产业面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问题,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制约着河北省就业结构的优化。

农村从业人口比重较大,向其他行业转移渠道不畅。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乡村从业人口2 864.17万人,占全省就业人数的70.1%。吸纳农村从业人数较多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以及采矿业,这几个行业从业人数占全部农村从业人数的93.87%。在全部农村从业人数中,有49.39%从事农林牧渔行业,有18.66%从事制造业,有10.78%从事建筑业,这些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均较低。从目前来看,向其他行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转移的农村从业人口很少,可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素质,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河北省城镇就业人口集中在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四个行业占全部就业人数的56%。从总的就业人数来看,农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占全部就业人口的74%,吸纳了河北省绝大多数就业人口。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以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商业服务和房地产行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而河北省以金融、保险、教育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4.7%,从事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环境、公共管理的从业人数仅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2%,河北省第三产业扩大就业规模的能力并未完全释放。新兴服务业对于河北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优化产业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河北省应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第三产业劳动者素质,发展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河北省第三产业就业水平。

整体来说,河北省第一产业现代化水平较低,聚集了大量的农业从业人员,需要向二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的发展急需进行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对就业人口素质也提出新的要求;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占主体且发展不充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吸纳劳动力有限。河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急需调整,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创新型、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的有力支撑,河北省职业院校需要针对当前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特点,重新定位未来的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面临新的机遇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对接京津,承接京津优质产业的外溢和转移,发展新兴产业,有助于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升级,也给河北省就业结构的调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河北省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应当主动适应区域经济新的发展特点,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为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三省市的发展定位,河北省的定位为现代商贸物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该定位与河北省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立足于河北省比较优势和现有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水平,明确了深化发展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河北省与京津地区实现错位发展和融合发展指明了发展的思路。通过对当前京津冀合作文件和项目的梳理,结合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对河北省的发展定位,笔者分析了新形势下河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机遇,以期对未来就业结构的变化及人才需求做出较为清晰的预测。

(一)现代城镇化有助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北省第一产业重点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及观光旅游农业。通过河北省产业偏移度的分析,我们得知河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较多,存在隐性失业,河北省面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转移问题。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中一部分人仍然要留在第一产业即农业的内部从事农业生产,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一国之本。针对这部分从业人员,要加强科技投入,强化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以期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至于需要从第一产业向外转移的农民,就业的主要途径应当是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对河北省的定位其中一个也是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中,教育、医疗、养老也需要配套发展,围绕居民生活服务的服务业也会随之增长,这些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尤其是张承地区,做为京津冀生态环境涵养区,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如养老、健康行业,农业观光旅游等,有助于推进城镇化和农民工的就业。在这个进程中,将有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工作,如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旅游。新的工作岗位对农村劳动力提出新的技能要求,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相关技能培训,使其在城镇化过程中有一技之长,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融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河北省职业教育需要针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进行合理定位。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验区有助于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河北省第二产业中,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以钢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生产为主,能源和资源消耗较高,带来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第二产业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创新能力,降低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对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的定位与当前河北省第二产业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应当借助新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精细化工、生物技术、新能源等相关产业。从合作项目来看,沿海地区的曹妃甸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示范区,沧州承接的北京现代第四工厂等资本密集型项目,保定承接的技术密集型项目有天士力安国数字中药产业园、安国同仁堂中药饮片及物流园,邯郸承接的新兴凌云医药化工有限公司项目,邢台承接的物联网、智慧城市、云计算等项目,都有助于推动河北省的产业转型升级。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项目转移,有助于河北省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也给河北省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上,要有所筹谋。

在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河北省第二产业对劳动力尚有很大的吸纳能力,因此除了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之外,还应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如农产品深加工、纺织、皮革等行业。按2012年数据测算,河北省轻工业产值仅占到全部产值的20%,轻工业的发展将有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三)新的定位有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行业偏离度指标进行分析,河北省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指标均小于1,说明这些行业的就业人数较多,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批发零售行业、住宿餐饮行业的整体发展规模较小,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这些传统行业在劳动力吸纳方面还将有很大的空间。整体来看,河北省对接京津的过程中,第三产业承接的多是生活性服务业,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少。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将重点打造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在商贸物流的发展上,既有传统的服装、农产品物流,也有依托唐山港、秦皇岛港、黄骅港、曹妃甸等港口的优势发展的现代物流业。河北省应当依托批发、零售、物流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开展为这些商贸物流行业服务的金融、信息技术、租赁和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供金融支持、信息服务等完整配套的服务,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并引导劳动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河北省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京津冀在多领域进行合作也为河北省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应当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优质劳动者、熟练技工和各种专业技能型人才。河北省职业教育应当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匹配河北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具备较高素质的人才。

(一)注重对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培训

从农村就业结构来看,大量农村劳动力集中在农业,有待于向其他行业转移,而已经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又多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说明农村就业人口在向其他行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性门槛的存在,多数转移到了对技术要求不是很高的制造业和建筑行业,难以向其他行业转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要大力发展处于生态涵养区的张承地区农业观光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现代物流,这些举措将极大地促进住宿餐饮、教育、居民服务、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相对来讲门槛也较低,有助于吸纳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手段给这些传统行业的运营也带来显著的变化,传统的服务业从业要求也有所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短期培训的作用,对农业转移出的富余劳动力进行技术性培训,促进农业人口向其他行业的转移。

(二)为第二产业创新升级提供高技术人才支撑

新兴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新的技术和新的发现,同时对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新的技术改进也往往来源于生产一线。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工人中高级技术工人占35%,中级技术工人占50%,初级技术工人占15%,而我国高级技术工人仅占4%,中级技术工人占36%,初级技术工人占60%。①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承接高端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需要更多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河北省职业教育应当在此发展契机下,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强就业培训,通过专业的技术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从业人员的就业层次,增强劳动力对产业结构变动时引起的就业结构变动的适应能力,为河北省第二产业的创新升级提供技术人才支撑。

(三)为第三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现代服务业培养人才

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河北省要积极主动地与京津进行对接,积极延伸第二产业的产业链条,发展为第二产业服务的工业性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企业提供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营销与服务的全方位支持,因而生产性服务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化水平至关重要。河北省职业教育应注重建立与区域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训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以保证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宏蕊.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周高鹏.河北省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适

①转引自郑永进《职业教育高移势在必然》,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应性研究[D].秦皇岛:河北省科技师范学院,2014.

[3]刘东东.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4.

[4]郭秀晶,桑锦龙,高兵,等.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行动研究与战略构想[J].北京教育,2010(12):14-17.

[5]吴岩,王晓燕,王新凤,等.探索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8):1-7.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bei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Analysis on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HAO Lin-lin,LI Guang-ming
(Hebei Software Institute,Hebei Baoding 071000,China)

Abstract: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matching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The deviation of the industrial and the professional structure of Hebei province show tha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Hebei province have a certain mismatch.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the new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Hebei province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Modern urbanization,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positioning need of the relevant personnel support. Hebei Province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in order to achiev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training,focus on the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labor transfer,provide high technical personnel for the second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develop the third industry chain,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Key words: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industrial structure;employment structure;industrial transfer;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022(2016)02-0019-06

收稿日期:2016-01-04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HB15YJ049)。主持人:郝琳琳;课题组成员:王会强,于飞,李广明,齐艳华

作者简介:郝琳琳(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李广明(1982-),男,河北保定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京津冀协同发展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的中国就业结构转变研究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对就业问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