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6-06-16 01:19卢海英衡水学院河北衡水053000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卢海英(衡水学院,河北衡水053000)



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

卢海英
(衡水学院,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遗存,是科学、文化、审美的载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研究上具有本地区的特点,在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较中,可以发现衡水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和差距。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还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展开。

关键词: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衡水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历史的遗存,是科学、文化、审美的载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行为,是保护文化多样性,抵制文化同质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本文以衡水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研究对象,拟通过调查分析,提出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一、衡水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优势

衡水市目前有23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从地理分布和项目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其保护与发展也有本地区的优势和特点。

(一)衡水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2006年5月至今,文化部确定并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衡水市有6个项目入选。此外,还有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几十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衡水市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见表1)。

1.衡水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地理分布

衡水市下辖11个县市区,分别是:桃城区、冀州市、深州市、景县、故城县、阜城县、武邑县、武强县、安平县、饶阳县、枣强县。衡水市23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桃城区有内画、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法帖雕版拓印技艺、戳脚、安乐秧歌、侯店毛笔制作、地毯传统编织技艺、传统玉器雕刻技艺8项;故城县有龙凤贡面手工制作技艺、漳卫南运河船工号子、甘陵春酒酿造技艺3项;武强县有武强木版年画、武强打花膀2项;冀州市有田园棉纺织技艺、三皇炮捶2项;深州市有形意拳、梅花拳2项;饶阳县有刻铜艺术、仇氏金丝杂面制作技艺2项;阜城县有打囤,武邑县有硬木雕刻工艺,景县有铜胎画珐琅技艺,枣强县有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各1项。

2.衡水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类别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共分为10个大类,分别是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民俗和传统医药。衡水市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涉及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体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俗6个门类,缺失了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和传统医药4个类别。衡水市省级以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体育三类项目为主。

(二)衡水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优势

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具有本地区的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表1 衡水市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1.自觉的传承主体是衡水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主要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传承人的存在与发展,没有了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消亡,所以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衡水市23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那些发展得比较好的项目,传承人在其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以王习三为代表的衡水内画,以马习钦为代表的武强木版年画,以张玉林为代表的形意拳,以宋君杰为代表的戳脚等,这些传承人都在有意识地、自觉地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和活动,保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持续地、动态地、良性地发展下去。

2.政府支持、研究基地引导、学者研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坚强后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除了传承主体的自觉以外,还需要协调整合政府、社会团体、研究者等各方面的力量。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首先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同时,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发挥了引导作用,激发了本地学者和研究者的研究热情。传承者、政府、社会团体及学者多方协调合作是本地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有力保障。

3.民间美术、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较多,便于实现产业化发展

衡水市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集中在民间美术和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方面,此类项目便于实现产业化发展。如武强年画、衡水内画、侯店毛笔制作、田园棉手工纺织技术、阜城剪纸等项目,都能结合现代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实现一定程度的产业化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动态发展中得到了保护与传承。

二、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资源流失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后继乏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封闭、保守的农耕社会逐步走向开放、自由,越来越多的民众不再固守在自己狭小的生活区域内,社会流动日益频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选择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大多数的非物质遗产项目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们的传承与发展是要与农耕社会的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多元的生活模式和自由、开放的生活方式使得这种封闭式的传承陷入困境。民众生活的随意性和流动性越来越强,很多人离开自己的家乡进入到其他社会空间去寻求新的生存模式和生活方式。因此,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资源流失加快,传承后继乏人的窘况。比如曾经家家生产年画的武强街关,现在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盛况;衡水市桃城区的阎庄是法帖雕版拓印技艺的传承地,今天这个村庄继续传承这一手艺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侯店村是侯店毛笔的产地,如今还在生产和传承毛笔制作技艺的人屈指可数。社会结构和生活模式的改变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得关注较多,其他项目乏人问津

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保护与研究上存在严重的不平衡问题。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家级项目如武强年画、衡水内画、衡水老白干等项目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学者的广泛研究。除此之外,对其他国家级项目如形意拳、法帖雕版拓印技术和戳脚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还比较少。与国家级项目相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的支持和研究则更少。

(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缺失门类较多,需要开展进一步普查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共分为10个类别,衡水市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只有其中的6类,缺失门类较多,现有的6个类别中有的项目也很单薄。由此可见,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和深入,需要进一步开展。在普查的基础上,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的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可以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而不断扩充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种类和数量。

(四)宣传力度不够

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宣传与推广方面做得还非常欠缺,很多工作都没有展开。

一是专业网站建设滞后。目前,全省拥有包括衡水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内的共16个省级研究基地,这些研究基地都没有建立自己专门的网站。河北省下辖的11个地级市中,石家庄和廊坊有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但是,信息更新不及时,内容不完整;其他的9个地级市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网站,唐山市在政府网,邯郸市和张家口市在文化网上有相关内容的介绍,其他几个地级市包括衡水市在内只是在官方网站中有一些零散内容的展示。没有专业性的网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介绍和展示,民众很难获得相关的知识。

二是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力度不够。衡水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知名度不高,与没有结合现代的传媒手段进行广泛的宣传有一定关系。除了专业网站的建设之外,还应该借鉴电视、广播等媒体,通过广告投放、专题活动等形式,报道衡水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知名度,进而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为某些项目的销售、发展打通渠道。

三、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根据衡水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对比省内其他地市的情况,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并不断加强。

(一)扶持传承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动态的保护过程,其核心是对传承人的保护,失去了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变成一种静止的、固态的、只能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展览物。当前,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基于这样的现实,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就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自2008年6月14日起国家开始施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人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并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名录,武强木版年画传承人马习钦,衡水内画传承人王习三都名列其中。但是,对于衡水市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来说,能够列入国家级传承人保护名录的人是少之又少。众多传承人的生活需要得到保障,传承需要动力,这就需要本地政府从政策上、经济上大力扶持传承人。

(二)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更为全面和细致地普查工作

衡水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一般,类型比较集中。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别中缺失了四大类,有的类别也仅有一两个项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开展更为全面和细致的普查工作,建立一支由专业人士组成的普查队伍,用3~5年的时间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与整理。在普查的基础上,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从市级到省级进而到国家级,扩充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量和种类。

(三)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建立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

在政府的支持与政策引导下,可依托衡水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建立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及时将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予以公布,让更多的民众能够通过网络来了解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发展状况。

(四)在中央和省级电视媒体上投放宣传广告

电视媒体在宣传与推介产品、品牌上拥有巨大的优势,衡水市也需要通过此途径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中央及省级电视媒体上投放一定的城市宣传广告,将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融入其中;也可以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拍摄专门的宣传片,进行投放和宣传。应充分利用电视媒体辐射面广、受众广的特点,加大推广宣传力度,从而有效提高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知名度。

(五)发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及衡水学院研究者的优势,加大研究力度

河北省于2013年7月公布了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其中包括衡水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要充分发挥研究基地的引领和凝聚作用,充分发挥衡水学院在这一领域的优势,研究本地区文化,进一步加强对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多样性的表征之一,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衡水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们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从各个层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EB/OL].(2007-5-26)[2015-12-14].http:// www.hebfwzwhyc.cn/.

Research on Hengshu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U Hai-ying
(Heng Shui University,Hebei Hengshui 053000,China)

Abstrac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historical heritage,and the carrier of science,culture,aesthetic apprecia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important economic and cultural value. Protecting and research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engshui ha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areas in Hebei province,there are deficiencies and gaps on which Hengshui need to do a lot of work.

Key words:Hengshui;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022(2016)02-0067-04

收稿日期:2016-01-14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冀派内画与武强年画的动漫传播研究”(15215801D)阶段性成果;衡水学院2014年区域经济文化专项课题“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状况调查”(2014024)

作者简介:卢海英(1979-),女,河北枣强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民俗与文化。

猜你喜欢
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适宜衡水的梨品种筛选试验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衡水专场(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石家庄衡水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