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与推广
——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6-16 01:19:11谢宇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元628017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工作室模式高职

谢宇(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元628017)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与推广
——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谢宇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元628017)

摘要: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探索出工作室教学模式。由专业教师选拔优秀学生,成立工作室,承接校内外项目,师生共同参与软件项目开发,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学生通过项目置换在校学习的课程,获得学分。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启航工作室的建设为例,研究这种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及推广。关键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工作室;模式

软件技术专业具有技能专、难度高、教学内容更新快的特点,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抗压能力、协作能力和写作能力。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中有一部分学生独爱、酷爱软件技术,梦想早日成为高级软件设计师。如何更好地因材施教,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了较为适宜的工作室教学模式。

一、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背景

(一)高职生希望被关注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多数高职生因成绩不佳,在中学阶段或中专阶段很少受到学校表彰和老师的正面关注,属于被忽视的群体。他(她)们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语数外的基础知识均不理想。他(她)们任性,喜欢实践,追求自由和个性。进入高职院校后,能够得到重视和关注,是他(她)们的内心渴望。

(二)企业需要应用型人才

除了科研院所特殊需求外,一般企业招聘的基本上都是应用型人才。传统的大专业、大班教学模式下,教师没有精力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往往是按中等水平学生的状况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也没有太多的教学资源(师资、实训设备、应用项目等)供每位学生使用,工学交替、产教融合难以实现。这种状况对于学习能力强、项目能力强、基础好且愿意学习的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解决学生入职“最后一公里”问题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努力的方向,而在职业教育中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实现“学习即上班”,在学校阶段就能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从而解决学生入职“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学校专业建设的成果和品牌

目前,一些职业院校采用的仍然是专业普适性教育、大众化人才培养方式,这会阻碍一部分“尖子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好专业是一个平台,借助这个平台,要培养更多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

工作室模式具有规模小、师资强、项目多的优势和特点,产学研用齐上阵,多种教学方式相融合,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周周有成就。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处于新鲜和亢奋状态,充满精气神。在专利申请、著作权登记、论文发展、项目开发、大赛获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就业、创业诸方面,即有数量又有质量。

(五)职教发展大趋势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等文件精神,职业教育要做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等“五对接”。当然,能做到“五对接”的职业教育是最好的职业教育。但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短期内一个学校或某一个专业完全实现“五对接”难度较大,因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企业资源、师资有限。但一个专业部分学生做到“五对接”,则有可能实现。工作室正是接纳这一部分学生的载体。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目标

(一)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定义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软件技术专业“分段式+岗位化+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对常规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可以说,工作室是另一种形式的校中厂(系部自建),是成果或新课程的孵化器,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一个教育教学“特区”,有一定现代学徒制特征。工作室主要有五大职能:学习培训、项目开发、技术攻关、技能大赛、区域服务。

所谓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载体,给足资源,对项目能力、学习能力较强且乐观向上的部分学生进行广义的学徒制培养,从而让教育教学全过程基本实现“五对接”,体现“因材施教”“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和爱好,因势利导,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里成长,出成果、出人才、出品牌,从而使专业建设升级上档。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目标与特点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宏观目标,简而言之,就是能让“尖子生吃饱吃好”,使这些尖子生能发挥工作室的五大职能作用,能代表某专业领域学生的最高专业水平,能有资格成为某一个专业的名片。工作室每年的成果基本目标为:开发的新课程不少于2门、专利不少于3个、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完成真实项目不少于6个、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不少于10人次、服务社会资金或争取课题经费不少于10万元。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特点可以总体概括为“技术引领、项目驱动、工学交替、素能并举、成果丰富”。让学生在学校掌握好专业新技术,积累工作经验,有适度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经营意识,懂得为人处事之道,从而顺利跨越校企之间“最后一公里”,实现高质量就业。

(三)工作室学生成长路径

工作室学生具有学生、员工的双重身份,其成长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工作室学生成长路径

三、工作室模式实施条件

(一)专业教学团队中要有项目能力强、热爱学生的导师

工作室要实现五大职能,让学生在社会、行业这个大平台上“跳舞”,对工作室教师能力的要求第一重要。工作室教师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全面能力,包括眼光、技术水平(跨专业跨学科)、项目管理、师德师风、职业素养、资源整合和市场运作等多方面。特别是教师要能够完整地做一些较大型的真实项目和科研项目,要懂得行业规范和标准,也愿意花时间与学生在一起“玩”。可以说,工作室教师,不纯粹是教师,应该是人生导师、技术大师。

(二)专业规模要相对较大

工作室学生承受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一天可以上完一门课,发现问题多半要自己解决。只有学习能力强、项目能力强、健康向上的学生才能入选工作室。工作室学生一般不超过该专业注册学生规模的10%(也不分年级),可谓“十里挑一”。如果专业规模小了,便无人可选,也选不出好“苗子”,即使勉强选入,也实现不了培养目标。

(三)院系要给与政策支持,对工作室管理要灵活

工作室采取双导师(院校导师、企业导师)负责制,学生管理、学业管理由导师负责。工作室学生轮流管理工作室,独立组织各种活动。相关成绩,院系应给予认可。主要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一是院系的政策倾斜。工作室必须要有固定场地,场地内外要适度装修以体现工作室文化,要安装指纹考勤设备,把学生作为准员工对待,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工作室应该有专门的运行经费,作为技术攻关(购买必要产品研发设备、聘请行业专家讲座指导、去企业培训学习)、服务社会(差旅、会议、公益活动)、参加技能大赛的费用,以及其它费用(比如专利申请费、论文版面费等)。

二是教学管理制度要开绿灯。工作室学生一样要拿毕业证,学业怎么办?市场项目来源有随机性,什么时候有项目,项目内容是什么,要多久做完项目,项目要多少人做,在哪里做项目,这些都不能事先预判。所以,工作室的教学运行是不能提前设计好的,基本无固定套路,不是工作,就是学习,随着学生的毕业,工作室每学期要招新,自然地就形成了工作室“工学交替”常态化和工作室成员的动态化。工作室只有采取“以工代课”“以证代课”“以赛代课”“以项目代课”“以创新创业代课”等灵活机动的教学管理手段,让学生获取学分,顺利毕业。此外,院系在奖学金名额、助学金名额等方面要适度倾斜。工作室院校导师往往采用兼任制,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指导学生实现工作室五大功能,指导时间、地点、内容、对象均不固定,院系应该充分相信导师,并按照一定方法计算工作量,以保持导师的持续热情。

四、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启航工作室”从2013年9月成立至今,一直运行良好。期间,学院信息工程系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保障了工作室正常运行,工作室教学模式基本成型。

(一)工作室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做项目。项目的客户、技术、时间、人员、地点均不确定,一般有项目时,就做项目;无项目时,则进行校内学习或校外培训,储备技术或将已经验收的项目转化为课程。实践证明,工作室学习氛围好,学生自学能力强,常规班64~80学时的课程在工作室只需16~20学时即可完成,并且教学效果优于常规班。一般情况下,工作室学生每学期到企业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3周,以扩大视野,体验岗位工作,同时学习实用技术。工作室没有固定的顶岗实习,而是分散顶岗实习,毕业答辩放在第6学期4~5月完成。所以工作室的“课表”往往是按周排,教学运行方式非常灵活。

(二)工作室有相对灵活的学分认证方式

常规的教学只占工作室学习很少一部分,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做项目、被派驻企业、自学新技术、准备竞赛等,导师的主要工作是布置任务、辅导、答疑和考核。这就要求不能按常规班级管理方式认定学分,必须采取“以工代课”“以证代课”“以项目代课”等多渠道认定学分。总的原则是工作室学生获得的学分必须超过同专业常规班学生学分。

项目学分的认定。导师布置项目—项目组实施项目—导师跟踪项目(平时成绩)—项目组提交全套文档—项目验收—教研室评估项目(项目内容、难度、知识面、角色数)—教研室安排项目答辩—按角色给学分—项目资料打包上传至项目库—系督导小组抽查。答辩小组教师不少于3人(可以有企业工程师参与),学生必须做精美PPT,答辩教师可以运行项目并针对不同角色分别提问。这种根据结果倒推学分额度是与传统的学分认定方式相反的。同一个项目组不同学生获得的学分额度可能不同,这与传统一门课凡是及格(≥60分)学分均相等也不一样。

素质学分的认定。工作室学生可以参加各班辅导员组织的素质拓展活动,也可以参加工作室导师组织的活动,由导师参照学院、系部的相关文件直接认定相应额度的素质学分。但允许工作室素质学分认定范围更加宽泛,比如客户评价、徒弟评价、学期全勤、阅读书籍多、特殊贡献、服务社会业绩等等。

(三)工作室有相对灵活的制度管理

工作室是“外松内紧”,表面上看松散,其实内部管理严密。它将传统的纪律管理转化为项目管理,将外部强制的制度管理转化为内部自我约束管理,将结课考试得学分转化为技能达标得学分,这是对常规教学方式的改革,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应该配套。工作室教学时间第3-6学期大致分配是:1/3学时校内教师承担,1/3学时企业工程师承担,1/3学时学生自学。工作室学生实习实训课程或做项目的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其项目(或课程)考核或答辩由教学秘书统一安排,有企业工程师参与,按毕业设计相关标准执行,另行制定细则。

五、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成效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启航工作室运行两年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同时,工作室以其卓越的成效,彰显了该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办学实力。2012级工作室7名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全部被录取,且成绩包揽了该专业考生成绩前第1-7名,说明工作室学生自学能力较其他学生强很多。工作室学生获得新型实用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8项;完成多个真实的应用系统开发项目,价值超过50万元;对口就业率100%,均为软件工程师,且薪资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者1人;获得省级以上专业竞赛获奖证书者超过50人次;开公司学生2人。工作室形成了一套可以推广的管理制度。工作室运行半年后,于2014年2月发布了《信息工程系工作室管理办法》,2014年7月又发布了《信息工程系工作室管理补充规定》。2015年6月学院颁布了《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室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川信职院教〔2015〕8号),从学院层面明确了工作室的性质。院系的一系列文件规范了工作室的管理,使工作室走完了初创的探索阶段,逐渐步入正轨,成为一种可以推广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朱根华,杨明,伍振峰,等.高校实验室项目化管理研究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11(3).

[2]李晓敏,孙连栋.一体化工作室的开发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9).

[3]李敏,陈兴文,张维维.基于工作室模式开展本科生研究性教学[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4).

[4]张剑平,章苏静.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0(8).

[5]孙晓男.“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6).

[6]俞伟忠.浅析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

[7]华玉亮.设计工作室制项目教学的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6).

[8]古文伟,何素芬,喻声频,等.实验室建设项目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the Studio Teaching Mode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aking Sich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as an Example

XIE Yu
(Sich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Sichuan Guangyuan 628017,China)

Abstract: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Sich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explores the teaching mode of studio,which means selecting outstanding students by professional teacher and establishing a studio to undertake the project.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jects to enhan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level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Projects can be replaced to the school curriculum which makes students get credits. The paper taking construction of Sich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software studio as an example,describes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studio teaching mode.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studio;model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2022(2016)02-0038-04

收稿日期:2016-01-26

作者简介:谢宇(1982-),男,四川德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猜你喜欢
工作室模式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永续债券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5:21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7:17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5年25期)2015-09-01 15:25:26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