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6-05-31 19:34路立娜
企业导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改革研究

路立娜

摘 要: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以学生为主体,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整合,以及对实验教学环节进行改革的策略,旨在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实践教学基地;钢筋混凝土课程;改革研究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宗旨,是对学生勇于创新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培养,将教学目标定位为面向创新、提高素质、突出实践、注重专业。而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对钢筋混凝土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实践与研究,对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并且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习环节不重视、实习重点不突出。在这一阶段,主要是结合工程实践与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通过实习,能使学生“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充分了解,并与施工与结构的基本概念相结合,建立初步工程意识,将学生对后续课程学习的欲望激发出来。而目前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往往都是流于形式,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同时也没有较高的实习积极性。由于教师实践经验的匮乏及实习现场缺少技术人员的指导,不能突出实现重点,实习内容也不全面。同时由于学生自我管理管理意识差,进而无法产生良好的实习效果。

(二)教学模式单一,实验环节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实验一般都是学生看、教师做,由教师事先确定试验方案,整个过程都是演示试验,教师读数、操作。教师抄录和观看,并将试验报告依据规定模式进行填写,这样既不能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也不能实现预期的实验目标。学生对于实验结果不能深入分析,无法培养创新意识。同时,具有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对理论的验证,作为教学的重点。不能真正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实验教学中,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师资力量匮乏,不能对课程设计质量提供保障。设计环节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训练,包括绘制施工图、内力分析及组合、结构方案的确定,需要全面掌握结构设计的要点、步骤和方法。但因为目前教师师资力量的匮乏,没有突出课程设计的重点。其次,单一的课程设计题目,不能对课程设计的质量和指导效果提供保障。有限的教学时间和实验场所。不能对实际教学需求给予满足。这样对教师的答疑和现场指导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没有进行规范化的课程设计。监控和监督力度匮乏,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质量评价标准。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一)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充实实习内容。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中,应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利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的框架模型和实体配筋模型,从构造到施工、从总体到局部,使学生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实际充分接触。在实践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首次实习时,学生往往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处理遇到的问题。这样可通过校内固定的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的建立,安排教师定期参加工程实际经验培训,便于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更好的指导。教师在实习的过程中,应与学习项目相结合,进行现场教学,促进学生感性认识的建立,能够对钢筋混凝土的构造要求、配筋方式以及基本构建更好的了解。

(二)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整合课程内容。实验教学改革是为了使学生对混凝土构件的加工的全过程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构件的破坏特征和受力机理,使学生能对研究的各个过程亲身经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通过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应用课程基础内容和理论知识。课程组应将工程建设具体项目作为设计的原始资料,鼓励学生利用设计软件,分析结构内力,对施工图进行绘制。在课堂授课环节进行课程设计计算,在设计周绘制施工图。对学生给予科学的指导,学生对指导教师自愿选择。

结语:全面实施“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关键,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措施。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紧密结合实验与理论教学,注重工程概念的建立,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进行培养,为学生将来更好的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庆. 大土木类专业钢筋混凝土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03)

猜你喜欢
改革研究
浅谈初等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
行业协会工作创新思路浅探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MOOC化改革的思考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模式改革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研究
浅议名师空间课堂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