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寰宇
摘要:我国近几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近十多年世界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应当是植根于中国国情的改革,也应当是反映共同的时代需求、符合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改革。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体教育改革运动在初等教育阶段的具体表现,是按照小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运用教育规律,对落后的教育状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变革,使其超越现有水平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初等教育自身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我国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不一致,改革中课程结构的稳定程度也明显不同,对设置外语课程的必要性的认识差异更大。中国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既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又应顺应世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对公民所实施的初等程度的教育。包括儿童的初等教育和青壮年的初等教育。它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关键词: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一、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与教育目的
目的就在于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实施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发展学生基本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他们具有国民应有的基本素质。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初等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这一阶段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其主动发展中最终达到国家所期望的水准,以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它包括四个要点其一是时限,即初等教育阶段从其起点到终点的期限以及在此期间内学生参加各类学习的时间限度。其二是学生在这一学段最终的发展状态与发展水平。其三是国家的期望。其四是学生的主动发展。
我国当前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也十分强调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提倡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主张让学生自主挑选或参与挑选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主评价或参与评价学习活动的结果与过程。在我国新的初等教育课程体系中,新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权的课程。
在课程目标方面,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较为注意学生基础性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和儿童的发展需要,提高初等教育质量,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倾向于将提高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又称“基础学力”),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具体些说,除了传统的读、写、算基本技能外,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十分关注信息技能和探究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综合性的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初等教育来说,没有一个统一或大体统一的课程体系及主干学科的课程标准,就无法进行宏观的初等教育质量管理,无法保证教育质量;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传统、语言与风俗等方面存在较大地区差异,就会较难以执行完全统一的课程体系。由于这一原因,绝大多数在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传统、语言与风俗等方面存在较大地区差异的国家,在近十多来陆续展开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中,都致力于建立中央、地方、学校三结合的课程管理机制,力图在此基础上将课程设置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起来,将规范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一)课程观念理性化
(1)增强课程意识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规范学校教育行为的根本依据。学校要把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的落实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作出具体部署。
(2)明确课程概念
课程不仅是所有学科的总和,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不仅包括显性课程,还包括隐性课程,校报、墙报、雕塑、学校建筑及学风校风。我们的老师往往将课程功能偏狭化了,仅仅理解为知识灌输,理解为考试操练,这是不正确的。课程的功能根本在观念上将课程作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工具,作为教师设计具体教育活动的依据,作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要信息来源。
(二)课程建设现实化
(1)要处理好继承、改革和发展关系。
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要根据我国教育之间的任务和长期教学实践经验,吸收和借鉴各国课程理论合理部分。
(2)处理好可能性和可行性的关系。
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某些思想、方法在理化上是可行的、科学的,但实践中可能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要从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积极探索,严谨推进课程改革。
(3)要逐步提高实践的科学化水平。
要在踏实细致的调查分析基础上,科学论证,科学规划,力戒简单化。
(4)把握课程改革建设的重点。
我们既要提高教育质量,又要避免负担过重,出路是调整课程结构。
(5)在课程实施策略方面,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主动性当前,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注意让学生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活动课程门类的挑选、各类课程教学的评价等方面,发挥自己的自主权和主动性。日本的综合学习课程,就是自主性很强的课程。新加坡的初等教育,其主体是以语言训练为首要内容的双轨制教育,在对学生进行以语言能力为基础的分流时,学校和老师都为学生的自主选择留下较大余地。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在地方性必修课程中,也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自主权和主动性留下一定空间。
但总的说来,在目前的初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生选择的余地还十分有限。预计随着教育民主化的加强,在今后的改革中,人们会更加重视学生在课程选择、课业进行和课程评价过程中的自主权和主动性。
我们认为,中国是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国,并且是个越来越开放的大国,最新的初等教育课程方案,应当考虑外语课程的开设;但中国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方面,地区差别极大,在大城市、沿海经济发达而且对外交流频繁的地区和部分中等城市,有必要也有条件开设外语课程,而内地不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当滞后,对外交流极少,在这些地区的小学开设外语课程,不仅非常困难,而且没有多少必要。
因此我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全国性的初等教育课程方案宜将外语课程设置成可开可不开的选修课程,让各地根据需要和可能自行决定是否开设。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当代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必将经历一个反思、调整时期,最终将回到世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