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视域下的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探析

2016-11-23 20:00陈伟朱艳
戏剧之家 2016年21期
关键词:改革研究高校

陈伟+朱艳

【摘 要】新教育发展形势下,如何立足教育改革发展新方向,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型,以切实提高合唱指挥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将是相关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从高校合唱指挥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79-0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对于高校合唱指挥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越来越被研究重视。

一、高校合唱指挥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

一切教育活动的实施都是建立在教育主体的研究之上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有些学生勤勤恳恳,有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更有少数学生缺乏上进心,不喜欢学习。倘若教师采用千篇一律或者“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不恰当的。当前高校合唱指挥教学存在的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无法针对学生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二)合唱指挥课缺乏重视

由于合唱指挥课程在高校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中普及的时间还不长,部分学校缺乏现代教育意识,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他们看重的是学生的专业成绩和音乐演唱能力等,合唱指挥课被看成“形式课”,不愿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造成合唱指挥课的教学课时不足。

(三)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合唱指挥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课程,一些高校却忽略了合唱指挥课程中的实践性应用,过于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如此一来,合唱指挥基础课程变成了一门普通的文化理论课,实践教学被严重削减,课程教学也无法取得预期成效。

(四)合唱指挥教材具有局限性

任何教学活动的实施都需依托于教材,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是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但就我国高校实际情况来看,合唱指挥教学的教材内容较为单一,并且缺乏足够专业性。绝大多数的高校所沿用的教材都是由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教育部门所提供的资料编制而成的。这种教材虽然能够满足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需求,但也存在诸多局限。

二、合唱指挥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革新

(一)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合唱指挥教学包括了合唱教学与指挥教学两大方面的内容,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体现合唱与指挥间的联系性。进行合唱教学与指挥教学的融合,并发挥出两者合力,是合唱指挥课程设置的目标。虽然在分开状态下,指挥的主体地位更容易凸显,但是也会导致整个教学活动欠缺整体、系统性。只有进行两者的融合教学,才能使学生的指挥能力得到系统锻炼,并获得相应程度提升。高校应适当地增添合唱及指挥艺术发展史等方面的教学模块,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合唱指挥这门学科的艺术内涵,并充分意识到该学科的重要性。

(二)完善教材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为课程实践服务的,高校在进行合唱指挥教材编撰时应体现出为教学课程实践服务的专业性原则,并制定出适合各种教育层面的通用教材,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合唱指挥教学的统一性和专业性。还要明确教材内容的中心思想,合理地引入一些流行音乐的因素,让教材不仅具备基础性,更能突出实践性和时代性。此外,在构建理念知识框架时要准确把握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并遵循由浅到深的教学内容设置顺序。

三、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的创新策略

(一)革新合唱指挥教学理念

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实施都应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高校在开展合唱指挥教学活动时,只有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够充分产生效果,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脱离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变课堂“填鸭式”教学为开放性“主动实践”教学。还可鼓励学生参加合唱指挥社团、深入社区、企业进行合唱指挥活动和社会实践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形成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

高校要想形成自身的特色教学模式,应在实施合唱指挥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为一体,让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社会,深入了解社会。首先,教师需要加大对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依托合唱指挥的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基础的知识和技巧,以突显出合唱指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还可以增加相应的欣赏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挖掘深刻的思想内涵,从旋律中体会丰富的情感,让他们在这种潜移默化地熏陶之下感受合唱指挥的艺术美。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合唱指挥”课程的学科特点,重视与音乐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及横向联系,通过整合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三)实现“合唱”与“指挥”联合教学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对话式的活动过程,合唱指挥教学更能够体现这种对话式的精髓。倘若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合唱指挥的艺术指导,实现两者的融合,让课堂成为音乐熏陶的主阵地,让学生的情绪能够和音乐形成默契,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学生也能够对音乐产生别样的情感。为此,教师在进行合唱指挥教学时,应加强“合唱”与“指挥”的联合教学,引导学生从指挥与合唱协调的角度进行思考,并掌握多声部合唱、音色、音量转换等环节的具体指挥方式。

例如:教师在讲授合唱指挥的主要任务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在课堂中创设角色互换的体现环节。先让一部分学生充当合唱队员,而另一部分学生依次指挥不同的乐章,在合唱活动结束后,进行双方角色互换。在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演出予以积极、中肯的评价,然后引出“合唱和指挥有什么不同”等问题。学生在角色情景中真实地体验到了角色变化所带来的不同,同时也从两者的角度思考了如何实现合唱与指挥的良好配合,基本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再如:为增强学生合唱指挥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可以①引导学生多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歌声与微笑》节目,让学生在观赏中学习;②定期举办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合唱指挥音乐会”,为学生搭建一个相互学习、观摩沟通的平台,让学生在感受合唱艺术魅力的同时又提升了技巧和素养。

(四)执行多元的课程评价模式

合唱指挥并不是一门简单的理论性学科课程,其关乎到学生音乐素质的养成,因此教学评价目标要向培养与发展学生全面的音乐能力靠拢。这就要求学校要实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向评价学生的发展过程转型;评价单纯的理论知识与简单技能向评价学生综合音乐能力转型;由学生被动接受考核向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转型。为此,高校要打破传统单一的期中、期末考试评价模式,构建一个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动态评价模式,形成三级联动评价机制,促进评价模式向多元化、时代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不仅可以对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和舞台表现及时评价,还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论素养,考查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教育发展形势下推进高校合唱指挥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不仅是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应立足当前高校合唱指挥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找出改革策略,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新型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苏敏.合唱指挥学科特点与教学观念的整合思考——高校合唱指挥教学现状的分析及建议[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刘文华,王冬梅,谢莉.关于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的探索[J].山东社会科学,2011(S1)

基金项目: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2014JGB19)。

猜你喜欢
改革研究高校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MOOC化改革的思考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模式改革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