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焕
摘 要:经济发展过程中,学校道德教育缺失的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从经济发展过程中道德观念的变化,分析了学校道德教育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并认为学校道德教育对于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济发展;学校;道德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77-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然而精神世界的建设却长期忽略。学校教育作为教育序列中的一员,是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国家人才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现状是学校教育中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讲授,却在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方面严重缺失,面临一些道德教育困境。这也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引发的负面效应是长远和隐性的。面对我国现存的学校道德教育缺失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一、 经济发展过程中道德观念的变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逐渐形成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评判标准。这里主要探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道德观念的变化。从消费观看。一是过去人们崇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反映了过去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而现在,这种消费观念有了很大变化,年轻人以低调奢华、富足享受为荣。有钱人被称为“土豪”,高端智能手机、名牌包包成为年轻人竞相追逐,引以为傲的东西。小到化妆品,大到跑车,都以追求品牌为荣。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反映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价值观念也在改变。二是过去人们的工资水平较低,生活水平也不高,因而习惯储蓄存钱,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钱不舍得吃也不舍得花,主要也留给了子女。现在却流行“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不再储蓄反而借贷的金钱观,诞生了无数民间小额信贷公司。这种由储蓄到借贷的消费变化也带来人们对金钱的欲望越来越大。从教育观看。随着经济的增长,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过去并不注重幼儿教育,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因此在孩子小时候的教育并不那么重视。而现在教育观念改变,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但从幼儿,而且从胎教开始,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这种改变有时带来“拔苗助长”的负面效果。第二,过去认为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通道,尤其是对于贫困的低阶层家庭,对教育的认可程度更高。而现在,在九零后等年轻人中弥漫着“读书无用论”,认为家庭背景才是最重要的,对于知识的追求和热爱已越来越弱化,对于涌现的大量的“富二代”、“官二代”是一种艳羡的态度。这种消费观和教育观的改变使得学校教育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二、 学校道德教育缺失的表现
学校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学校道德教育又是其中更为重要的一环。现阶段,学校道德教育面临很多问题,其中道德教育缺失表现的尤为突出。学校道德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诚信缺失。享乐主义和金钱至上的盛行,使得学校道德教育越来越弱化。重物质、重功效的思想观念,带来“学术造假”、“学术不端”等问题。第二,公平正义缺失。在利己主义观念影响下,学生在面对社会不公现象时,忍气吞声,装聋作哑。面对危机情况时,明哲保身,不愿见义勇为。第三,缺乏同情心,自私自利。现代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身惯养,心中只有自我,而没有别人。面对老弱病残和需要帮助的人,表现出冷漠和自私。第四,缺乏宽容和感恩之心。社会新闻中经常报道有关青少年“杀父弑母”的残忍事件,其背后反映出道德教育的严重缺失和心理教育的过度失衡。这些现象说明了学校道德教育在现今社会的缺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三、 学校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
学校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就社会层面来说,社会中流行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念,使得学校的道德教育功利化,形式化。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应试教育的功用性,使得学校对道德教育投入不足,关注不够。学校往往关注学生的成绩和考试,而往往忽略了最为重要的道德培育和素质培养。就学校层面来说,往往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道德需求脱轨。道德教育一般具有阶段性和时间性,不同的年龄段具有不同的道德教育内容。在我国,不管是小学的思想品德课还是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以及大学的政治公共课,在政治正确的思维导向下,缺失人文关怀,往往假大空,而不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相应阶段的道德需求。就家庭层面来说,父母的不良道德观念的影响,对孩子的道德形成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家庭道德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形成有时是隐性的。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会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
四、 学校道德教育缺失的对策
学校道德教育关系到国家人才教育的优劣,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如何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笔者提出以下对策。第一,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不必然带来道德滑坡,但如何使二者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是关键。积极的、正面的社会道德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社会崇尚什么,提倡什么,青少年就追逐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其意义在于此。积极建立和谐适度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任重而道远。第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无数案例表明,有时家庭道德观念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道德教育。对于那些监管失职或恶劣的家长,学校要进行介入,剔除不良影响。家长和学校要共同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对学生的正面的道德形成才会有成效。第三,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现行的重知识而轻道德、看重智商而忽略情商的观念需要转变。一个人的成长成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实际教育开展中却出现本末倒置的局面。
总之,学生时代是一个人形成高尚道德和良好情操的关键时期,因而学校的道德教育对于学生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作用,对于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稳定也极具意义。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