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未名
摘 要: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设计理论课的学习在巩固专业知识和养成终身学习意识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我国高职院校中必不可缺的一门文化课程,《艺术概论》的教学目前广泛存在重专业知识、轻理论的现象,降低了其教学效率。本文将对我国高职院校的艺术概论教学现状作出分析,并探讨艺术概论的新型教学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概论》;新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60-01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各艺术类专业必须将《艺术概论》作为共同的必修课程,学习并掌握其基础理论。艺术概论课程的设置既给艺术专业学生提供了艺术实践理论指导,也在促进学生艺术素养提升与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提升艺术概论的教学效果,是值得当下每所高职院校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是高职艺术院校学生的一门基础理论知识必修课程,又被称为“艺术理论”,主要是对艺术活动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并对艺术活动系统、种类、特点与基本性质等做出阐述,使艺术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引导人们根据艺术规律进行艺术鉴赏及创作,获得艺术修养的提高。艺术概论的学科任务主要包括:对艺术活动相关基本情况进行系统阐释,帮助学习者逐步形成进步科学的艺术观念;使学习者准确把握各艺术活动间的紧密联系并深入探究艺术活动的特点、规律;引导人们在审美、艺术规律的指导下能动地批评和创作。
二、高职院校艺术概论教学现状
(一)对理论教学的重视度不足。很多高职艺术院校都会以设计技能的培训为重点来设置课程,过分强调艺术的实践教学,使得设计的基础课程所占比例过高,而设计理论课程的课时则远远不足,甚至一些高职艺术院校直接将理论课程定位选修课,极大地压缩了艺术概论的相关教学内容。理论教学的不够重视直接导致理论课程教学缺乏管理,对于学生的逃课行为常常听之任之,抑制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校对理论课程教学的不够重视也使很多高职艺术院校学生难以认识到设计理论学习的重要作用,更加愿意学习专业课程,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上兴趣缺失。此外,很多艺术概论教师采取的仍是“一人堂”教学方式,学生仅仅只是被动听讲,这一照本宣科的传统授课手段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课前为进行认真备课、课堂中同学生缺少互动等都造成了艺术概论教学趣味性不足,拉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高职院校《艺术概论》新型教学模式
(一)适当改革教学方式
传统的艺术概论教学大多采用的是单一的纯理论教学,整个课堂氛围十分的乏味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使其形成厌烦心理,往往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费尽唇舌而学生在讲台下各做各事的现象,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故当下的高职艺术院校教师必须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立足于学生兴趣、学习特点等创新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时可以增加一些对艺术设计专业产品项目与分类方式等的介绍,将主要艺术作品的特点、流派、色彩及制造技术、工艺程序等作为重点,帮助学生提高基本艺术素养并形成良好的设计理念。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要关注重点与难点问题,在仔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拓宽学生视野。另外,还可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讲解专业性强的知识时可以通过案例、图片展示来降低知识点难度,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景时教学中顺利掌握抽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 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新型艺术概论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以往教师主导课堂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扮演引导、辅助性角色,鼓励学生展开创造性学习,加深学生对艺术理论的理解与认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现代艺术的学习是艺术概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常常对抽象的艺术知识元素、语言传达等感到迷惘,对此,教师的引导作用的发挥尤为关键。教师可以先强调现代艺术带给人的内心启发等知识,然而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去欣赏《向日葵》、《国王和王后》、《亚威农的少女》等优秀艺术作品,利用提问、设问和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尝试去阐释梵高、亨利摩尔和毕加索等画作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领悟到“心中有什么便能看到什么”,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掌握主动性,体验艺术的再创造。
(三) 健全教学效果评价与考核机制
一方面,要招聘一些具有较高的文化理论素养、较强的艺术专业能力及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的人才进行艺术概论教学,要求教师在对自身艺术、美学、哲学等多方面素养进行加强的过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现理论、实践学科二者间的有机统一。同时需对艺术概论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做出完善,推行学生课后评价,使用客观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便真正了解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健全教学考核体制,实时考察学生对艺术概论的掌握状况,借助合理、科学的评测体系来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教师需分步骤、分层次地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做出考察,根据考察结果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例如,进行课题单元考核、评价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等,保障学习效率。
四、讨论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艺术院校对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使得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高职艺术院校和艺术概论教师必须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对教学方式做出适当的改革,健全教学效果评价和考核机制,采取艺术概论教学的新型模式,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为学生今后的艺术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晓.高职艺术院校《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的探讨[J].四川戏剧,2015,02:151-153.
[2]凌继尧.高职艺术理论教材之我见——孙丽华《艺术概论》代序[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4.
[3]黄丽纯.浅析高职院校《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河学刊,2010,09:133-134.
[4]潘寨民,余国红.关于高职《艺术概论》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20:3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