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097-02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些学生数学学习存在困难、学习成绩难以提高,这些数学学困生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转化这些学困生。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转化数学学困生谈点体会。
一、重情感教育,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
高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科。有些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很难,特别是烦琐的三角运算,没有兴趣。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爱心,爱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前提。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出现过失,教师应先了解原因,然后循循善诱,帮助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教师只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信心是一个人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学困生尤其如此。如果教师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就会看到学生的长处和进步,发现学生的优点。教师发自内心地鼓励表扬学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能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他们必然会向教师心中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二、注重教数学的方法
1.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让他们亲身经历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教学方法要注意形式和方式灵活多样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做好检测后的分析。每次测试后,教师主要归纳总结学生做题的情况,每个题有多少学生做错,错在什么地方,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在讲评时及时反馈,既要表扬优秀生,也要鼓励后进生,还要关注中等生,与错误明显、典型的学生交流,和他们一起寻找、分析错误的原因。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
制定计划能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安排时间,让学困生主动学习和磨炼学习意志;课前自学是上好新课的基础,能提高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专心听课是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键环节;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要求对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新旧知识的联系,对所学新知识由“懂”到“会”;独立作业,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灵活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新技能的掌握,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解决疑难是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知识理解的错误,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系统小结是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问题的内在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
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的提高。现代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数学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最终实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发展的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这主阵地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
五、加强直观教学,适当降低难度,实行层次化教学
一般来说,学困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比较差,上课时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一时转不过弯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教具、模型,多举数学与生活联系的例子,多打一些比方等等。例如,在讲“映射”时,教师可举“某班50名学生与他们的座位的一一对应”等直观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对学困生,教师可适当降低一些教学要求,增强其学习信心。等到学困生的学习步入正轨后,教师再提高教学要求。
精心设计教学层次,实施四个层面上的“分层”,即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作业、分层辅导,按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设置教学目标。对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起点,注重最基础、最主要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在教学提问中,让学困生回答基础题,有利于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调动积极性。课后作业可分为必做和选做两类,学困生必做基础题和一部分选做题,慢慢地加大难度,逐渐实现设置好的学习目标。对数学学困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还可以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班级中形成互帮互助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这期间,教师要耐心辅导,让他们逐步提高。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定要反复抓,不能松懈。在转化期间老师可允许学生犯适量的错误,犯了错误不应一味的指责批评,要本着理解、谅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不断鼓励他们。转化学困生并非易事,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