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教学课后分析

2016-05-30 01:12张宁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教师成长教学反思

张宁

【摘要】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建立在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上的,课后分析是对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工具,它是在对教学实践活动的不断反思中完成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课后分析 教学反思 教师成长

每个学期都有教学检查,其中一个重要检查事项就是教案首页填写是否齐全。在检查中发现有个别老师漏写教学课后分析,或者写的十分简单。主要情况有:

1、“完成任务型”。有的老师将教学小结只是当成任务来完成,觉得事情比较多,应付一下就行了。只有三言两语,没有进行真正的教学课后分析。

2、“不痛不痒型”。有的老师教学小结这样写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多数同学掌握了……,还有少数同学尚未掌握……”这种写法就事论事,教学活动中存在哪些重要问题并没有涉及到,更加没有谈到造成问题的本质原因。如教学目标的设置与教学对象的原有学习基础是否相适应,教学活动的环节设计开展是否合理,自身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所欠缺等等。

青年新进教师要想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向资深老教师学习请教之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认真的做好教学课后分析工作。

那么什么是教学课后分析呢?

一、教学课后分析的含义

教学课后分析就是教师把教学活动作为对象,研究自身的教学实践,反思其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是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进行评估与再认知的过程,也可称为教学反思。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在教师成长理论中,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没有反思的教学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透彻,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则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虽然说的是“学”与“思”,但也可以理解为“实践”与“反思”,二者是个人提升素质的两把钥匙,相辅相成。如果一名教师仅仅进行实践而不对获得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即便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也只是一个多次重复的工作循环。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停滞不前,陷入困惑,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罔”。只有经过“思”,使原始的、粗糙的教学实践经验站在“被告席”上不断地被审视,再经过多轮的教学验证,正确的被强化,偏颇的被修正,错误的被否定,逐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才能使得教学思想和水平处于一个螺旋式上升通道,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

二、课后分析可包含的内容

1、教学过程的“闪光点”。教师将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引起学生思考与共鸣的做法;教学实践中出现突发状况时临时应变得当的方法与措施;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某些教育学、心理学乃至自然科学中基本原理应用过程中的感悟与心得(例如控制论应用到教学质量控制中)等等。课后分析在实际教学中曾被人认为是无效行为,甚至是多此一举。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翔实而准确的记录“闪光点”,不但可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甚至可以使教师在事后多年栩栩如生的再现当时或指点江山的激情时刻,或热泪盈眶的感动场景。这种记录越多,越有益于教学反思的深入,还会有益于教师保持对于教学工作的热爱,降低教师职业倦怠发生的可能性。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环节的逐步展开,师生的思维与交流经常会因为一些突发状况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些“火花”常常是不期而至,使人兴奋异常,但它往往会“昙花一现”,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则很快“芳踪难寻”,令人扼腕叹息不已。

2、教学过程中的缺憾之处。即使再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忽之处。失误固然令人遗憾,但其并非一无是处。对待失误首先要进行有条理的回顾与整理,在此基础上要进行严肃的评估、深刻的反思与剖析,最后将反思结论记录在案以备今后教学中进行验证,使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教师作为教学专业人士,除了专业理论知识要掌握以外,还要具有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不断积累的反思经验让课堂教学更加科学、更加有效。课前的备课并不一定能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只有在反思中不断地评估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而准确地加以梳理总结,才能让经验跟随实际,不断地改进。

三、课后分析要如何写

1、认真观察教学活动,做个“有心人”。

在教学实践中,无论课前准备的多么充分,都要注意观察教学对象的反应,要向雷达一样时刻捕捉学生对于教学信息的反馈信号。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同时,要不断地留心记忆保存各种积极或消极的教学现象,如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提问或者上课睡觉或说话等,以备课后自我反思。

2、积极回忆教学行为,形成“全景教学活动图”。

写课后分析的前提就是要对教学现象进行认真的回忆,考虑教学环节是否缺失,教学活动是否正常开展,教学语言和工具的使用是否恰当,通过逐步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整个教学过程比较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教学课后分析或反思提供思想基础。

3、准确描述教学现象,提炼教学经验。

写课后分析就是要形成逻辑化、条理化的文字表述,所以不必面面俱到,要剔除与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主要矛盾或主要问题关联不大的事件。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在写课后分析的时候,写的教学活动越详实,思考便会越全面,日后再次反思也会越深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分析“备课不足、课堂驾驭能力不够、专业能力欠缺……”。这种反思套到谁身上都行,放在什么时候都合适,既没有针对性,又没有可具体操作的改进措施,就失去了课后分析的真正意义。所以在写课后分析时,就要做“有效反思”。那么何为“有效反思”呢?根据杜威的反省思维理论,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应该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意识到自身的观念和行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假设,通過观察来收集资料验证自己的假设,获得教学实践知识。简而言之,就是提出的问题具体明了,查找的原因真实关键,而改进的措施可操作、可评估、可验证。

参考文献

[1] 胡定荣,教师的教学反思为何不见效——以一位中学教师的教学反思经历为例[J]. 教育科学研究,2013(1)

[2] 刘芳,浅谈教学反思[J].教育界,2013(19)

[3] 张乐,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J]. 教育探索,2006(5)

猜你喜欢
教师成长教学反思
深入园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研究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幼儿园教坛新手园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拓宽师徒结对思路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