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翻转课堂模式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建设探索

2016-05-30 20:53孟然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2期
关键词:慕课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

孟然

摘要:进入21世纪后,国内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传统教育模式与课程性质存在诸多矛盾。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形式和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教学手段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再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选项,通过搭建慕课学习和标准化体验的“双平台”,以碎片化知识点为基础,以团体辅导活动为媒介,实现课下与课上的有机结合,能拓展课堂的容量,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提高教学的生态效度,同时能精简课时,节约教学资源。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32-0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的重要阵地。2011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极大地推动了这一课程的普及,尤其在高等教育发达的省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普遍成为各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然而,该课程也面临着传统高等教育的共性问题。固定的课堂、简单的说教、教师单向知识灌输、僵化的教学计划安排,与重视个人体验、鼓励分享和感悟,并以此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质的教学目标格格不入。同时当代大学生正生活在网络时代,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升级和多媒体手段的进一步成熟,各种类型的在线开放教育形式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热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需要认清自身不足,在网络在线教育浪潮中汲取充足的营养,并选择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迷思

《教学基本要求》中,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做了清晰且合理的规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然而,综观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情况,虽然开设成公共必修课程已是趋势,但各高校对于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各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提供资源的有限性和良好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

1.学时要求高而课时有限的矛盾。《教学基本要求》提出,各高校要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心灵的改变、心理素质的提高确实需要大量时间的浸润,但在高校教学安排的现实层面,在已近乎饱和的教学计划中再排入此课程实属不易,导致课程开设了,但课时量往往很难达到要求,8~16个学时的情况较普遍,且上课时间也只能安插在周末、晚间等非正常教学时间进行。这样的状况,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法进入正常课程体系,非常不利于学科整体建设,占用课余时间也让学生反感。

2.授课面广而教室资源有限的矛盾。心理健康课程作为校级公共课,面对有限课时和大量受众,多采用大班讲座方式。数百人同堂的局面让任课教师只能选择自说自话,尽可能快地将核心知识点告知学生,师生互动无法组织。固定的桌椅更限制了团体活动的开展,难以即时引起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3.专业要求高而师资力量薄弱的矛盾。心理健康课程最佳师资来源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或咨询中心的教师,他们有心理学背景,而且从事心理咨询相关工作,有心理健康领域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但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教师往往人数较少,且还要承担日常心理咨询,无法负担所有教学任务。因此,各校通常会从其他岗位征集教师,如心理学专业教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其中辅导员、思政教师由于专业所限,知识不足又缺乏培训和学习,属于勉强上阵教学,实际效果差。

二、网络教育热潮来临的启示

1.兴起背景。网络课程早已有之,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便启动Open Courseware计划,提出将大学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制作成网上可以下载的课件。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提出了微课概念,主张将单一主题录制成数分钟以内的声音解说或视像演示。之后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形式呈现给学生。反响最大的要属2012年慕课在美国取得的空前成功,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异军突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西风东渐,2013年,北大、清华相继加入edX项目,吹响了国内MOOC启动的号角,很快,清华学堂在线、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上海课程共享中心、果壳网相继出现,数百门课程上线供全世界的求知者选择。

2.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启示。面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问题,网络教育模式的兴起为矛盾的化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优势在于:(1)化课堂教育为自主学习,精简课时。通过开放网络课程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课外闲暇时间学习知识点,减少课内知识讲授的时间,起到精简课时的作用。同时,学生也可自行评估学习情况,主动选择对未掌握知识点反复观看,并有充足时间利用网络链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上课时,教师只需要利用少量时间对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即可,大幅减少了课时耗费。(2)变传统课堂为翻转课堂,增加互动。网络教育并非完全放弃课堂教学,据研究显示,将翻转课堂和在线教学结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学。翻转课堂强调学习知识在课外,课堂是用来内化知识的,其做法是将课堂由教师中心翻转为学生中心,由学生提出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论点进行讨论,开展课堂活动,老师侧重引导,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资源,节约高效。高校内仅有的高水平心理健康师资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其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对课程内容充分理解,合理地分解,再以最生动有效的形式进行诠释,通过录制技术和网络技术转化为在线课程形式供学生观看,不再局限于课堂班级,而是面对全员,实现了教学效果最大化。

三、慕课+翻转课堂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

1.高校心理健康慕课课程的模式选择。当前主流的慕课模式包括两种:cMOOC与xMOOC。两种慕课在教学理念上存在不同:cMOOC侧重基于关联主义的知识建构,促进学习者通过社群网络,通过师生互动问答获取知识;而xMOOC更侧重于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网络视频传授知识,同时通过线下活动的方式巩固知识。就心理健康课程来说,cMOOC的不足在于,无论视频中语言多么优美和贴切,课后讨论多么积极和热烈,始终无法代替学生亲生实践和体会,深入虚拟实境终究需要回归社会现实,只有在真实的人与人互动中才能领会情感流动的真谛,因此xMOOC这种课下知识获取和课上知识巩固内化的形式更贴合心理健康课程的要求,是当前较好的改革方向。

2.课程平台的搭建。慕课课程平台的搭建有两种基本途径:寻找外部依托及自建平台。当前不少名校名师都依托专业公司设计和制作了心理健康教育慕课,这些课程结构完整、目标清晰,呈现手段丰富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课后测试、作业、资料、社群讨论基地等配套措施一应俱全。如合理选择,并结合内容制定翻转课堂方案,将是实施这一教学改革措施最便利的方式。

自建慕课平台主要包括教学视频的制作和平台搭建,首先由任课教师根据心理健康课程规划进行知识点碎片化,然后开展视频拍摄、编辑和剪辑,加入丰富的动画、音乐等元素,使知识更容易理解。其次建立课程平台,结合每个知识点视频安排课前预习资料、课后复习资料及布置作业等内容,加深知识点的掌握;还需提供互动交流空间,由教师及助教在课余回复学生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翻转课堂的传统形式为提问回答、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形式。但是具体效果却又褒贬不一,有研究发现,虽然教师试图在课堂上发动学生参与,但学生发言频率少,内容浅,活跃度低,学生自评也多有不满。因此,如何创造性地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是翻转课堂能否达到预想效果的关键一环。

团体心理辅导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翻转课堂提供了重要支撑。围绕课程主题,当前已形成大量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和活动环节,完全可以相互契合。如人际交往主题活动之解开千千结/盲行/信任背摔,情绪管理主题活动之渐进肌肉放松训练/情绪ABC识别等,此外,团体辅导还提供了丰富的热身破冰活动,以及原生家庭等自我探索活动供教师灵活选择。

在具体課堂设计时,可进行学生分组,按照10~12人为一组划分,在90分钟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进行1个热身活动提高学生投入程度,形成参与意识,理解活动规范,2~3个主题活动,由浅入深,动静结合,帮助学生进行问题探索和感悟。最关键的是活动后结合主题知识点的讨论和反思,由于有了团体辅导活动这一载体,学生将会拥有更多的感性体验,则思考也会更加深入和广泛。

参考文献:

[1]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3-19.

[2]罗春燕,封彬贤.浅析X-MOOC模式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钦州学院学报,2014,(5):70-72.

[3]柴晓运,徐永安.基于MOOC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心理、行为与文化”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11):64-68.

[4]曾明星,周清平,等.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02-108.

[5]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课程与教学,2013,(8):91-97.

猜你喜欢
慕课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