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新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2016-05-30 18:23刘茜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2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培养目标互联网+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进入全面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按照传统方式培养出的传媒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传媒业界对新型传媒人才的需求。如何改革现有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当前新闻传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从传媒业界对新型传媒人才的现实需求入手,提出高校应着重在知识结构、能力体系和思维模式三个方面对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适应性调整;并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以及实践平台三个方面对新型传媒人才的培养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互联网+;新型传媒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86-03

“互联网+”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传媒领域的深入使用,传统传媒产业的边界日趋模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进程逐步加快,进入全面转型升级阶段。伴随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传媒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矛盾:一方面,传媒业界需要大量具备复合能力的新型传媒人才,新闻单位苦于人才难求;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按照传统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编辑、记者已经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很多新闻单位宁愿选择非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也不要现有新闻传播教育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出来的人才。大量非新闻专业出身的人才进入传媒业,进一步挤压了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就业空间。[1]就业难,成为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改革现有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业界提供真正需要的新型传媒人才,是当前新闻传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传媒变革与新型人才需求

以互聯网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的这一轮传媒变革是从信息传播渠道和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开始的,进而扩大到传媒运营模式与企业营销方式,从而改变了整个传播格局与传播生态。传媒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深刻变革需要大量新型采编人才与新型运营人才的推动。

1.全媒体内容生产方式要求新型采编人才具备跨媒介内容生产能力。随着网络与手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体的崛起,媒介内容的传播渠道、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微信、微博、博客、手机电视等具备较强互动性、及时性、社交性的新型传播方式诞生并快速积累用户。传统媒体也积极转型,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开启了全媒体时代:媒介机构把记者采访编辑好的内容,以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等表现手段,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介同时传播,受众可以选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任何一种媒体发布的同一信息。全媒体的生产方式要求传统采编人才转型成为能够进行跨媒介内容生产的新型采编人才,不仅在技能层面要熟练掌握不同媒介的内容生产方式、新兴的网络技能以及现代设备的操作,还要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在面对同一新闻题材时,能够快速进行判断、选择,确定合理的跨媒介内容生产方案。这是“互联网+”时代对新型传媒人才的最基本要求。

2.按照互联网逻辑重构价值系统的传媒组织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的新型运营人才。作为一种支撑社会的全新技术形态,互联网正在全面变革传媒运营模式。近两年传统媒体广告收入断崖式下跌的现实已经说明传统媒体高度依赖传统广告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走向衰落。只有按照互联网的基本逻辑进行传媒价值系统和业务模型重构的媒体才可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而这一切的变革,最终依靠人的推动与实施。很多传统媒体在向全媒体转型过程中都会增设“产品经理”的岗位。“产品经理”,作为互联网公司的常设职位,负责对产品从创意到上市,包括调研、创意、开发、测试、推广、迭代等相关环节的控制。传统媒体积极将产品意识引入媒介运营中,要求传媒产品经理不仅考虑内容生产环节,还要综合考虑传输渠道、载体特征、运营模式等多个变量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并能够不断通过产品迭代提升用户体验。这一职位的设置表明越来越多的媒体需要的不再只是传统的传媒运营人才,而是能将互联网的产品思维全面运用于传媒运营的新型人才。

二、“互联网+”背景下新型传媒人才培养目标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新闻传播院系应该着重在知识结构、能力体系和思维模式三个方面对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适应性调整,以满足业界对新型传媒人才的现实需求。

1.在知识结构方面,围绕“传播—技术—商业”三个维度帮助学生构建复合知识体系。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根据媒介形态的不同在新闻传播学科下面设立有新闻学(报纸方向)、广播电视学、网络新闻学等专业方向,强调专才教育,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重点掌握某一媒介的传播技能。专才型的传媒人才具有上手快、业务熟练的特点,能够适应媒介分立时代新闻单位的需求。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业界需要的是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够跨媒介内容生产和产品运营的传媒人才,只具备单一媒介内容生产能力的专才是不符合业界现实需求的。因此,新型传媒人才应该储备“传播—技术—商业”三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传播大类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多种媒介的内容生产技能是新型传媒人才复合知识体系的根基;技术类和商业类知识则是让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两翼。对于技术类知识,应该着重掌握与信息传播相关的基础技术和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建立互联网思维,以便在工作中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和相关资源整合。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中不宜过多地瞄准信息传播技术层面的内容,一是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有限,二是信息技术发展过快,四年教学周期之后很有可能之前学习的一些专业技术知识已经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这会让学生陷入一种“疲于奔命”的技术追赶中,舍本逐末。[2]对于商业类知识,则应该聚焦在市场营销方面,这有助于增加传媒人才对市场和用户的洞察力。

2.在能力体系方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整合—创新”的综合能力。“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跨界“打劫”和颠覆传统的时代,新产品、新模式、新思维层数不穷。面对巨大变革的传播格局,从内容生产、渠道传输到商业模式、运营管理,传媒组织需要进行多层次、多领域的创新。关于创新,熊彼特(1912)很早就做出了论述,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3]“互联网+”背景下,传媒创新的过程就是通过对传媒产品的创新设计和对传媒价值系统的重构优化,形成新的跨越传统业务边界的资源整合方式的过程。[4]传媒组织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传媒人才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传媒人才的创新能力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重要位置。创新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是个人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5]创新能力是一种由多种基础性能力构成的综合能力,属于个人能力体系中的高阶能力。在构成创新能力的众多基础性能力中,学习能力和整合能力则最为重要。传媒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在已有系统资源中有效融入新资源的过程,新资源的发现、识别以及与已有资源的匹配、融合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传媒组织与个人的学习能力。创新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资源整合能力的大小、有效性和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效果。因此,具备以学习能力和整合能力为基础的创新能力是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3.在帮助学生构建复合知识结构与形成综合能力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形成“互联网思维”。对于传媒业而言,互联网提供的绝不仅仅是一个通路、一个平台,而是一种全新的传播规则,这种规则正在改变着整个传媒格局。要应对传媒变局,首先得了解、熟悉这个规则,并且能遵从、应用这个规则来探索新的传媒商业模式和传媒产品形态。对新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媒创新与转型的成败。“互联网+”背景下,传媒运营新规则就是强调“价值环流”,“用户主导”,“开放分享”的互联网思维。因此,新型传媒人才是否具备互联网思维成为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选拔时的重要选择标准。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业界对人才的现实需求,新闻传播院系应将具备“传播—技术—商业”复合知识结构,“学习—整合—创新”综合能力和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复合型传媒人才作为新型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互联网+”背景下新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从知识结构、能力体系、思维模式三个层面对新型传媒人才进行系统培养,需要优化现行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并积极拓展学生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操机会。

1.优化课程体系,积极开设“融合型课程”。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实践的桥梁。培养应用复合型传媒人才,首先要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为了帮助学生建构复合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大多数新闻传播院系对课程体系的初期探索主要集中在“如何建设‘多学科融合媒介课程体系”这一问题上。大部分院系通过适当压缩原有专业课程内容,增加与新媒体有关课程模块的方式来构架“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这种改革方式的好处在于通过模块化的操作,能够在不影响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快速调整,但是也存在“将多学科课程一次性打包给学生,课程之间基本上独立存在,不发生具体内容融合”[6]的问题。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依然沿袭了媒介分立时代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思路,并不完全符合“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已经进入全媒体运营时代所需人才的现实需求。因此,随着媒介融合程度的加深,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优化要从流于形式的学科间融合转向学科内容本身的深度融合,更多地尝试开设“融合型课程”。例如南加州大学新闻系就在媒介融合课程设计中打通了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授课内容,在《新闻写作》、《新闻报道》等课程中将广电、纸质、网络不同媒介的新闻采写技能融合在一起。通过一门课程,学生就可全面掌握不同媒介技能,构建起跨媒介内容生产的能力。

2.转换教学理念,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布鲁姆(1956)指出人的思维分为六个层级: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其中,知识和领会属于“低阶学习”,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属于“高阶学习”,“低阶学习”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高阶学习”才能培养人的创造力。[7]一直以来,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主流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课堂”、“知识”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将知识讲授放在核心位置,主要促成学生的“低阶学习”,培养出的学生擅长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但在知识的应用、创新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满足业界对新型传媒人才的需求。为了促进学生的“高阶学习”,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尝试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教学中心转向学生,重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这一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由单纯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行动者和实践者”,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行动和实践的“辅助者与合作者”。学生通过自主行动与实践进行“高阶学习”,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和探索新知的创新能力。在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过程中,“翻转课堂”与“工作坊”是近年来各大新闻传播院系探索的热点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就要借助相关资源进行基础知识的自学并完成知识内化;课堂教学部分则主要通过实验、项目训练、研讨、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来促发学生的“高阶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工作坊”教学模式则将教学、研究、实践融为一体,学习者通过参与实践、互动思考、建构和批判的“高阶学习”习得新知,同时通过“高阶学习”提升创造力。

3.借力外部资源,拓展学生实践平台。学生能力的提升与思维的形成,总是与一定的实践活动相联系。新型传媒人才要形成“學习—整合—创新”的综合能力和互联网思维,需要高质量实践活动的培养。新闻传播院系常规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实验课程”、“专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几个部分。从形式上看,实践课程的安排贯穿了整个专业学习过程,实践样式也还比较丰富,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种种问题,效果并不理想。例如,与实验课程相配套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学生实验课程效果;实验和实践项目安排分散,缺乏整体安排;校外专业实习走过场,学生常常找不到对口的实习单位等问题。另一方面,大部分包括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新闻院系事实上都是缺乏为业界培养新型传媒人才的完备教学体系的,加之新媒体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大都是滞后于业界发展的。因此,新闻传播院系要尽力抓住各种机遇,借力外部资源,拓展学生实践平台,突破传统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甚至是直接参与传媒创新与转型的实践机会。例如,部分高校顺应“创新创业”大潮,联合企业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为学生的优秀项目提供创业扶持就是一个有效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快速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进入“实战”状态的有效方法。另外,部分有机会与同级宣传部门、新闻单位合办“新闻学院”的新闻传播院系也正在不断探索高等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实践相互贯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充分利用本土传媒业界资源,将学生的实验室“搬到”媒体去,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实践平台。传媒专业的学生通过“干中学”、“学中干”的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构建复合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能力和互联网思维。

参考文献:

[1]张涛甫.新闻传播教育需走出“滞胀”困境[J].青年记者,2014,(21):92.

[2]余红,吴琼.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探索与思考——对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专业十七年“试错”的反思[J].东南传播,2014,(5):55-58.

[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刘茜.模块化价值网对传媒企业价值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3.

[5]田新蕊,王海英.创新能力实用教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6]匡文波,孙燕清.美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J].现代传播,2010,(8):110-113.

[7]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培养目标互联网+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