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巧 顿耀艳 熊正国
摘 要 学习动机是引起学习活动、并维持、调节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医学教育课程繁多,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掌握难度大。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化和信息化,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日趋减弱。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动机,可提高其学习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将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因此,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医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作用 学习动机 医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8.025
Abstract Learning motivation is the inner driver of student's study, also maintaining and adjusting learning activities in a direction towards a goal. In Medical education , students have too heavy learning tasks and its difficult to master. with the social economic marketing and informationization,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the medical students becomes increasingly worse. To stimulate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combine the knowledge of medical theory with clinical practice. Therefore, it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the reform of medic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and stimulate the motivation of learning,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of medical students.
Key words effect; learning motivation; medical study
高等医学教育专业化程度高、内容繁多、培养周期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变,医学生在高校学习活动中,其学习内驱力日趋减弱。因此,寻找医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以及对策,是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 学习动机
从心理学上讲,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指引下,为引起、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动机具有激发、维持、调节和指向的功能,为一隐蔽性的内部心理过程,只能通过个体当时所处的情境及其行为表现来推断。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学习,并将学习指引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医学生学习动机将这种内部驱力指定了主体(医学生)和学习对象(医学专业相关知识)。
学习动机是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其对行为调节是多样的,包括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意志及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等。一般认为,学习动机包括学习内驱力和学习期望。学生的内驱力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及附属内驱力;学习期望是指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意愿,由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组成。从来源上讲,学习动机可划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由外部力量激发而来的动机为外在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外,如家人的鼓励、老师的表扬、奖励等;学生本身的内部心理需要如兴趣、信念、理想、爱好等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即为内在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内在动机一般比较持久,但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培养和激发内在学习动机,适时将外在动机内化,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的能動性、积极性,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基本任务。
2 激发医学生学习动机的挑战与对策
学习动机的激发,指在一定的情境下, 利用一定的条件,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受当前的教育环境与社会因素影响,医学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给医学教育以及社会医学教育目标带来巨大的挑战。
2.1 医学生求知欲的不足与对策
医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渴求欲望逐渐减弱,原因是多层次、多方位的。第一,医学教育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课程繁多,掌握难度大。医学课程接近30门,涉及面非常广,学习任务艰巨。医学上很多概念名词,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记忆,课程内容实践性很强,需花很大的精力去理解与实践。第二,医学知识是关于生命科学的知识,是以探索“生物—人—社会”这一医学模式本质为任务的,在探寻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使其具有前瞻性甚至错误的可能。同时,医学知识具有多维性,有肉眼可见或者亲身经历的生命现象,也有微观上的细胞,甚至复杂的分子的生命现象。因此,医学生容易对难以很好掌握的医学知识产生负面情绪。第三,大学管理相对宽松,学生自由支配的空间大,且没有高中时的压迫式学习氛围,因而大学生很容易进入疲劳期,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减弱。大学图书馆的书籍门类多,同时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介或多或少地分散医学生的注意力。第四,现在有很多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使得部分教师不重视提高授课水平,较少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习惯于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课件制作水平较低,容易让学生感到课程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学习兴趣。进而对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变得麻木茫然,甚至充耳不闻。
要想激发医学生的求知欲,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需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充分了解医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其掌握知识的特点及其个性倾向,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切忌全部照搬书本知识,适当增加热门性、进展性的前沿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医学典故、临床病例,适时引入医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兴趣。第二,重点明确,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任务,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多媒体应用技术水平,利用音频、视频、动画等提高学生对医学课程的兴趣。其次,医学课程繁而难是毋庸置疑的,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及时引导医学生对失败进行正确归因,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第四,开展社团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如鼓励学生参加医者仁心微电影、的制作、医术才艺大比拼活动,因势利导,将其参加活动的动机,转移到专业学习上来,以激发和维持其学习动力。
2.2 医学生职业需求的不足与对策
职业需求,是指一个人对某种职业的渴求和欲望,成为一个人职业行为的积极推动力。医学生职业需求在于获得专业技能,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关爱病人,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痛苦,成为一个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而奋斗的医务工作者。当今的社会潮流,使得医学生的职业需求及职业规划遇到不少的挑战。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其专业不太了解,其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还从未考虑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的扩招,使得部分医学生的职业需求得不到满足。本来初入校时对医学专业抱有浓厚兴趣,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值较高,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可是 一旦学生了解到严峻的就业形势,其学习动机很容易大打折扣。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医学专业,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成就感,认清医生的社会价值。另外,通过早期接触临床活动, 盡早体验职业角色,培养其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如利用假期到社区宣讲卫生保健知识、到医院做导医服务等,还可参与见习、床边教学,在见习后期要求学生开医嘱、处方,临床实习时参加查房,处理简单的医疗任务等,一方面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同时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在感受病患的痛苦或者解决其基本问题后,能增强其职业成就感,强化学习动机,帮助医学生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3 医学生的问题敏感性不足与对策
问题敏感性指主体在从事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敏感程度。表现为学习者是否善于提出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手机、电脑的普及,网络中五彩缤纷的信息内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医学生的注意力,而对课堂教学内容不闻不问,不认真完成课程作业,遇到问题后避而远之,更别说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另外,当前的医学教育存在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并且多数医学院校采用 “填鸭式”教学模式,甚至有些教师忙于校外挣钱,上课时无精打采地读讲稿。学生在课堂上往往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时间也来不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要提高医学生的问题敏感性,必须要优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或者以现实世界中遇到的复杂、零乱的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中心,通过引导、补充的方式来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允许学生课下主动查阅、整理相关资料。启发式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主动提出问题,对所从事的学习活动产生良好的感情体验,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终身学习意识。但是,教师在实施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要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引导。首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给出针对性强的引导方案,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多鼓励少批评。第三,要注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拓宽其视野。
2.4医学生社会期望的困境与对策
医学生学医的动机也会受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社会期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学生学医的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一些医学生进行医学学习活动的目的,不是指向活动本身,而是“高收入”“高地位”“父母的高回报”等。这样的学习动机是不稳定的,当遇到一些现实问题时,如医患关系紧张、医生的高劳动强度等,其学习活动就会难以为继。为了克服这种困境,教师应加强自身素质,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树立好榜样,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强大的学习动机。
3 结语
如何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推动其学习行为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原则。一方面,重视内在因素的稳定性影响,通过科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另一方面,外在因素也不可忽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