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雯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610500)
中美硕士学位论文的言据性研究
王淑雯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610500)
摘要:言据性指作者利用语言编码传达所述命题信息的来源及其对信息可靠程度的态度。本研究以言据性为基础,对90篇中美实证类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语料库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了两国学位论文中据素的使用特点以及语言呈现方式的特点。结果发现:(1)两国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均使用到感官据素、信念据素、报道据素和推断据素,在据素类型的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和不均衡性;(2)研究方法会影响感官据素和推断据素的使用;(3)中国硕士生显著多用感官据素,少用推断据素和报道据素,表现出“读者负责型”汉语语篇模式;(4)两国硕士生的语言呈现方式存在使用频率和多样性的差异,且中国学生在使用质量上出现中介语特征。该研究结果对我国语言学硕士培养和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言据性,据素,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语篇意识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2.004
1. 引言
学术论文是研究者以书面语方式向学术共同体成员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理论和新动态的手段。从语篇层面看,学术论文具有客观严谨的特点,因此,作者通常会尽量客观地陈述事实,避免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学术论文是作者高度参与的社会性言语行为(Hyland 2000:1)。作者以论文为媒介向读者客观介绍研究成果的同时,还阐明个人立场,并尽可能说服读者认同自己的观点,让他们相信“我们所作出的判断和结论是合理的、令人信服的”(Glanville 1998:81)。如何使自己的学术观点“言之有据、言而有信”正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言据性理论(evidentiality)所探讨的核心。言据性研究说话人(作者)对信息来源及其可靠程度在语言中的表达形式,同时用语言编码反映说话人(作者)对所述命题信息的态度评价和介入程度,是学术论文中常用的言语证据手段(Chafe 1986:262)。言据性在语言中的呈现方式被称为据素(evidential)。虽然迄今为止,对于言据性的语义范畴和分类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国内外学者就言据性在学术语篇中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据素的恰当使用有助于作者在尽量保持学术论文客观性的前提条件下,对命题来源及其可靠性进行认知编码,与读者就命题意义进行磋商,协调作者与读者在对命题达成共识过程中的交流互动 (Chafe 1986; Viechnicki 2002; 杨林秀2009)。
硕士学位论文是检验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实际上是接受一个比较严谨、完整的学术训练的过程(谢天振2005:43),也属于学术语篇的范畴。目前,国内对学位论文的言据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博士论文摘要分析(俞碧芳 2015),我国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中据素与论文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孙自挥、陈渝2010),以及我国英语专业学生学位论文中言据性资源在本硕博三个阶段的使用特点(徐昉、龚晶2014)等。但它们都没有涉及中外硕士学位论文语篇言据性的对比研究。此外,以往的研究没有考虑到语料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是否一致。本研究以中美两国语言学方向的实证类硕士学位论文为语料来源,建立语料库,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中美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言据性各有什么特点?不同类型的据素在中美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分布情况如何?不同类型的据素在中美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中的语言呈现方式有何特点?研究方法是否影响据素使用?
2. 分析框架
本研究采用杨林秀(2009:105)提出的学术语篇据素分类方法,将据素分为感官据素(sensory evidential)、信念据素(belief evidential)、报道据素(reporting evidential)和推断据素(inferring evidential)四类。每类据素的语言呈现方式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据素类型的语言呈现方式
3. 研究方法及数据
3.1语料来源
本研究语料来自2014~2015年国内和美国大学英语专业语言学研究方向的实证类硕士学位论文共90篇。我们分别以“二语习得”和“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为关键词,在CNKI和“ProQuest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①中检索中美硕士学位论文各45篇。所选语料仅限于论文的正文部分,剔除论文题目、关键词、摘要、目录、参考文献、附录和图表及其文字等;考虑到中美学生作者的真实英语文字水平,正文部分中直接引用的文献和访谈内容,如加了引号或独立成段的文字,只算字符数,但不统计其据素。
经过净化处理后保留的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库容共788,112个单词,其中最长的论文22,342个单词,最短的论文17,027个单词,平均每篇约17,514词;美国硕士学位论文库容为941,088个单词,其中最长的论文29,662个单词,最短的论文12,835个单词,平均每篇约20,913词。
3.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先将经过净化处理的论文加以编号,如C1代表中国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的第一篇,E1代表美国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的第一篇;然后参照表1对语料库所有语料进行据素标识检索;考虑到同一种语言呈现方式在不同的语境中会隶属于不同类型的据素,为确保信度,软件统计后的据素又进行人工筛选,我们根据内容分析法介绍的信度检测方法,要求三个评判者按照事先确定的分析维度,对据素进行独立评判分析,然后根据信度测试公式R=n+K/ [1+(n-1)+K]进行计算,其中,R为信度,K是平均相互同意度,n是评判者人数。计算后得到的评判信度是R=0.925,信度值大于0.90,本研究所采用的据素统计数据具有可信度。最后,利用WordSmith 3.0软件统计四类据素的出现频数和词频(每1000个单词出现的据素频数),并进行标准化分析;对于词频间的差异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
4. 结果与讨论
4.1言据性的总体情况
中美两国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在感官据素、信念据素、报道据素和推断据素的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据素统计表
注:*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表2显示,中美语言学硕士学位业论文均使用到感官据素、信念据素、报道据素和推断据素。但中美两个语料的总词频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中国学生显著少用据素,表明他们对于言据性的功能有待进一步了解。从四类据素的使用情况看,两国论文均以推断据素出现的词频数最高,其次是报道据素,感官据素排第三,频率最低的是信念据素。这表明据素类型的分布具有一致性和不均衡性,作者都掌握了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能把握学术语篇追求客观性和严谨性的特点以及传递学术信息的目的。但中国学生显著多用感官据素,显著少用推断据素和报道据素。这表明,在学术信息传递过程中,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学术观点的表达,并能通过引用他人的成果验证个人观点,以期在学术共同体中引起更大的共鸣。
4.2感官据素的使用特点
感官据素指人们通过视觉或听觉直接得到的证据。Chafe(1986:267)认为,在学术研究中,通过感官而感知到的现象、数据和结果等,通常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孙自挥和陈渝(2010)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也显示,感官据素的使用与论文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表2显示,中国学生显著多用感官据素(p=0.014)。对于感官据素的视觉据素和听觉据素进行进一步细化分析发现,中国学生显著多用视觉据素,美国学生显著多用听觉据素(见表3)。
表3 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感官据素统计表
大约42%的中国学生将所有数据图表都进行了一一罗列,用语言对数据进行穷尽性描述而非分析,将数据所蕴含的意义抛给了读者,由其自行分析读解,从而导致视觉据素的使用大量增加;美国学生则多将图表进行整合,重数据分析轻数字描述,表现出强烈的读者意识。例如:
(1) Table 3.10 shows that the mean of 139 subjects’ motivational intensity is 19.98, which is lower than 24.00, the medium value of motivational intensity. According to the table, the mode is 21.00, indicating that most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is at the lower middle level. It can be seen that among the 139 students, the lowest learning motivation intensity value is 12.00, which is the lowest score of the questionnaire. The highest value is 29.00, which is just a little higher than 24.00. (C27)
(2) Table 2 below presents the number of times indicative mood modalities were presented to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pre and post-test (50 times in the pretest and 45 in the post-test) as well as the number (raw number and percentages) and types of verb forms given for the indicative modalities presen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s made overtime when dealing with indicative modalities were significant, indicating that students were able to change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 key concepts that helped them answer more accurately and provide more complete explanations. (E8)
在例(1)中,中国学生针对同一个数据表Table 3.10用了三次视觉据素,对图表中显示的数据进行了文字表述,但没有解读这些数字的含义,而是将这些问题抛给了学术共同体成员,由他们自行分析。例(2) 则仅用了一次视觉据素,另外,作者用show和indicating对于数字所要传达的信息进行了详细解读,表现出作者强烈的读者意识。
在视觉据素的四种语言呈现方式中,中美学生使用率最高的都是“X+动词”(出现次数最多的都是show和present)和“I / we+视觉动词(see)”结构,在词汇的多样性上没有表现出差异,都使用了如“reveal, portray, demonstrate, illustrate, depict”等动词描述图表。然而,中国硕士论文中有37篇使用了大量的“according to X”结构(306次,在视觉据素次数中排第三),12篇使用“from X”结构(共25次)。而这两种结构在美国硕士论文中没有出现。“according to”主要表示信息来自他人或其他的地方,而非来自本人已知的情况,多用于引出报道据素。但图表是作者的第一手信息来源,并非道听途说的消息。由此可见,中国学生过度使用“according to”,体现出中介语学术写作的特征。“from X”结构则属于语用错误。
表3表明中国学生显著少用听觉据素。仔细阅读后,我们发现两国学生对其处理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例如:
(3) The interview reveals that none of the low-score students had any specific short-term or long-term goals in English learning, other than passing CET 4.
… (Subject F).
… (Subject H). (C27)
(4) The Canvas page was considered to be well organized by some students. One student stated that he liked the setup on Canvas, and everything was very easy to follow. He said, “…” Another student agreed with him and also added that, “ … ”(E12)
虽然这两个例证都以访谈内容作为论据,但在例(3)中,作者没有使用任何听觉据素,类似的情况在七篇中国硕士论文中出现,作者在引用访谈内容时没有使用听觉据素,采用的是例(3)的格式或Subject A: “ … ”. Subject B: “ … ”的格式。例(4)中,针对同一个论点,作者引用两个受访者的话语作为论据,使用三个听觉据素“stated, said, added”来表明信息来源,还使用了表达积极情感的动词“agreed”,以表明两个受访者对同一个问题持相同的态度。
我们的语料显示,中国学生大段引用访谈信息,且不予评价,甚至还有三篇论文没有使用听觉据素,而采用“X:”的格式,严重违背学术规范。而美国学生则多将访谈信息与自己的学术观点相结合,一段访谈多被分解为数个部分予以引用,并使用具有评价功能的词汇。
徐昉和龚晶(2014)认为,大量直接使用访谈录音文本作为论据的现象主要出现在本科生论文中,在所调查的十篇硕士论文中仅有一篇使用了听觉据素,在博士论文中没有发现听觉据素。但我们认为,如果研究设计采用访谈法,听觉据素必然会被作为论据使用。因此,研究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感官据素,尤其是听觉据素的使用频次。这也就意味着,感官据素,尤其是听觉据素在学位论文中的词频与学生的教育程度没有太大的关联度,而可能与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关。
此外,美国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听觉据素在数量和种类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美国硕士论文中使用了33个动词,中国硕士论文只使用了14个动词。如表4和表5所示(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出现次数):
表4 中国硕士论文听觉据素词汇
表5 美国硕士论文听觉据素词汇
动词按情感色彩分为三类,即积极动词、消极动词和中性动词。统计显示,两国学生使用最多的都是中性动词“say”,这符合Cole和Shaw(1974)的调查研究。他们认为,用“said”对肢体语言不做任何描述的言语是最可信、最客观和最清楚的。这符合学术论文追求客观性和可信度的重要特征。中国学生的听觉据素多用中性动词,如“say, respond, report”等,少用积极动词,如“suggest, agree”;不用消极动词。用词相对集中且单一,表现出中国人“好言同”的思维方式,但作者尽量疏远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减少参与评价的程度,削弱对访谈信息可靠性所要承担责任,从而尽最大可能保全自己的面子;美国学生除了使用中性动词和积极动词,如“say, state, add, insist”等,还有消极动词,如“complain”等,注重选词的变化和多样性,表现出作者积极关注地“听”受访者的看法,将受访者所说的话或传达的信息迅速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加以理解和同化,引领读者了解并认同自身的分析,让自己的声音更加突出,体现出作者与读者间积极的人际互动。
由此可见,中美学生在视觉据素和听觉据素的词频和百分比方面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一是可能由于部分中国学生缺少学术规范性所致;二是有可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影响,倾向于使用视觉据素;三是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差异,中国文化重直觉领悟,疏于分析解读,把数据和听到的信息罗列出来让读者自行解读推测,而西方文化重细剖精析,强调逻辑分析,对数据信息加以评论,态度鲜明。这也间接解释了为什么中美学生在推断据素的使用上出现显著性差异。
4.3信念据素的使用特点
信念据素是说话人或作者或语篇中有关人物自己的观点、想象或臆测的东西(胡壮麟 1995:19)。该据素表明信息来源于作者个人的态度或观点,都会带有主观性,这有悖于学术语篇的客观性,所以信念据素是所有据素中使用频率最低的(Chafe 1986:267)。本研究也验证了 Chafe的这一观点。如表2所示,信念据素在中美两国硕士学位论文使用频率都是最低的,且没有显著性差异(p=0.184),在所有据素中所占比例大致相当(3.2%∶4.1%)。这表明中美两国的硕士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学术语篇追求客观性的文体特征,尽量避免凸显个人主观见解。
但就词汇使用的多样性而言,美国硕士学位论文中的信念据素在数量和种类上比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具有明显的优势。美国硕士论文中使用了33个词,中国硕士论文只使用了17个词。这表明中国学生可能不熟悉英语学术语篇中常用的表达个人观点的词汇手段,词汇能力不足。
在语言呈现方式方面,两国学生都没有使用非动词形式中的介词短语,如“in my view/opinion”,这可能是他们为突出学术语篇使用书面语和正式语的特征,都有意识予以回避。而在另外两种语言呈现方式:“it+情态动词+be+动词过去分词+that从句” 和“第一人称+心理动词”中,中国学生多用前者(60.2%),美国学生多用后者(62.6%)。“it”结构由于隐藏了作者身份,隐性表达个人立场,弱化作者对信息确定性的责任,使得作者与阐述观点之间形成疏离感,减少了作者因信念的主观性而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与读者观点的正面冲突,从而保全了自己和读者的面子。这表明,受崇尚含蓄、谨慎的中国文化影响,中国学生更倾向于把自己的观念隐藏在语篇背后,委婉间接地表达个人信念。美国社会文化主张个性自由,鼓励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凸显个性。学术论文被视为书面的社会交际。因此,美国学生更倾向于使用“第一人称+心理动词”结构,显性表达个人信念,强调自己在研究中的主导地位,扩大与读者的协商空间,体现出作者希望与读者积极协商的学术观念,也显示出作者对自己研究更有信心,无形之中提高了信息的可信度,有效推销了自己的学术观点。
4.4报道据素的使用特点
报道据素指作者通过对相关领域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的报道引证,与自己的研究建立链接,展示作者对研究领域的熟悉度,确定自己的学术身份。Hyland(2000:197)认为报道据素有助于“详细阐述共享学科语境,揭示对社团知识的适应”。表2显示,中美硕士学位论文中都高频使用了报道据素,这说明学生对于学术论文明确要求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文体特征较为熟悉,能有意识地使用报道据素表明信息来源,提高信息可靠性,符合学术研究追求客观性的要求。但中美学位论文在语言呈现方式上存在差异(见表6)。
表6 中美硕士论文报道据素语言呈现方式统计表
表6显示,两国学生都主要采用了“X+v.”结构和“括号引用”结构,明示信息来源。但中国硕士论文中报道据素在出现频数、词频和词汇种类上仍较少,表现出词汇储备不足的特征。
对“X+v.”结构的使用统计发现,中国学生使用最频繁的五个动词是“find, define, point out, put forward,show”,美国学生使用最频繁的是“indicate, argue, suggest, state,note”。其中,“find, define, point out, put forward, show,state,note”用于陈述事实,不带个人情感色彩,有助于作者疏离与所引用文献间的关联,削弱自己对引用命题或观点所负责任。“suggest”指明确建议,还指某种可能性或可以给人以暗示的事物; “argue”表示“有证据的支持或反对”、“据理力争”,这两个词都表明作者对所引用信息作出了隐性评价,在严格遵循学术语篇客观性的同时,通过一些语言策略向读者传递了他们的观点态度。从语言使用策略看,中国学生更倾向于陈述事实,回避表达个人立场态度,似乎在竭力撇清自己与引用观点间的关系;美国学生在客观陈述的基础上,勇于表达个人见解,更加积极地与引用命题间建立链接。这从前文中提到的中美学生对信念据素的使用表现出的差异也能得到印证。
“括号引用”结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括号里仅显示信息源自于某个作者或研究者群体,如“(Mclain 1993 )”或“ (Furnham & Adrian 1995)”,这与“X+v.”结构有相似的功能,只是不使用报道动词;另一种是将前人的多个相关研究成果加以参考列举或综合归纳,如(Stoloff 1995; Szabo & Hastings 2000),这反映出作者对参考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并融合个人观点。我们在对样本进一步整理后发现,前者在中美学生论文中都占据大多数,分别是94%和77%,但中国学生对后者的功能明显不太清楚。如:
(5) A group of famous researchers regard ambiguity tolerance as a crucial factor making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ing. (C35)
(6) Pienemann (2005), based on the earlier studies on order of acquisition (Clahsen 1984; Dulay & Burt 1973; Krashen 1982; Meiseletal.1981; Pienemann & Johnston 1987, as cited in Pienemann & Keller 2012), proposed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which he argued that “at any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learner can process only those L2 linguistics forms which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language processor can handle”. (E27)
在例(5)中,作者模糊了“a group of famous researchers”的范畴,表示他所提到的信息来自于其他学者,与自己无关,规避自己对信息正确与否所要承担的风险,但传达给读者的信息是模糊不确定的,因而可信度大打折扣。而例(6)的作者则具体指出Pienemann的理论是在哪些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的,给读者传递的信息是具体明确的。相比而言,例(6)的可信度更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三篇中国学生论文中共出现了19次口语色彩较强的“as we know”和“as everybody knows”结构,美国硕士论文中没有出现。我们将之归因于个别学生的语用能力缺失。
4.5推断据素的使用特点
推断据素是作者为了促使读者接受自己传达的学术信息,对某些现象或数据做出阐释和讨论。然而,学术论文具有或然性,此类解释未必仅限一种。因此,推断过程也是作者将自己的认知过程传递给读者、与读者进行学术磋商的过程,恰当使用表示可能性、或然性的推断据素有助于学术语篇更具客观性,调节作者对自己观点态度的确信程度,体现出对可能存在的其他多种解读的意识和尊重,表现出作者与读者进行积极对话的态度,从而提高自己学术信息的可靠度。
表2显示,中国学生显著少用推断据素。这可能受到中国传统中庸思想的影响,“比较满足于描述现象和总结经验,从而领悟其中的道理,几乎不太重视追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各种因果关系”(连淑能 2010:352)。降低自己对信息真值要承担的风险,保全自己的学术面子,避免威胁读者的学术面子,在进行推断时更加谨慎保守。相对而言,美国学生“不局限于现象和经验,而是特别注重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追究各种因果关系”(连淑能 2010:351),能够更加大胆地使用推断据素,积极展开逻辑推理,呈现出发散性、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表7 中美硕士生学位论文推断据素语言呈现方式
就语言呈现方式而言(见表7),中美学生都主要依靠情态动词、“it’s +adj. that”结构和情态副词表达推断,但中国学生似乎对于情态动词的依赖度更高(占86%),这可能是因为二语学习者在没有熟练掌握其他表达手段之前,主要依赖于情态动词(Hyland & Milton 1997:204)。而且,在中国学生的论文中,“we must, you should”之类的结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美国学生论文。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学生对“must, should”等情态动词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含义理解不透彻。表7还表明,中国学生对于半系动词和名词的驾驭能力远不如美国学生,似乎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这类词的外延。
5. 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通过语料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语言学实证类硕士生学位论文的言据性特征,发现两国学生都使用了感官据素、信念据素、报道据素和推断据素,且表现出不均衡性。其中,推断据素出现的词频数最高,其次是报道据素,感官据素排第三,出现频率最低的是信念据素。Chafe (1986:272)的调查显示,学术论文中词频最低的是信念据素,最多的是报道据素。我们的研究结论部分与Chafe相同,信念据素是学术论文中词频最低的,但我们在词频最多的据素使用方面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因为Chafe在他的研究中没有提及所选样本是否采用了某一特定的研究方法,而我们的样本都是实证研究,涉及问卷和访谈,学生作者对于数据信息的解读基本上都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的推断,所得结论只是诸多解释中的一种。因此,我们认为在实证类论文中,推断据素的词频有可能是最多的。这也说明,据素类型的使用除了与文体有关之外,还可能受研究方法的影响。
研究发现,学位论文中据素的使用和语言呈现方式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美国学生表现出更强烈的读者意识,显性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体现出作者希望与读者积极协商、竞争协作的学术观念。而中国学生受中国思维模式的影响,注重“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在言外”,学位论文呈现读者负责型的汉语语篇特征,读者意识较淡漠,与读者间的人际互动较少,给读者预留的主观空间过大,学术信息和个人立场的传达略显含蓄模糊。两国论文在感官据素、报道据素的词频中出现的显著性差异验证了这一结论。
在语言呈现方式方面,中国学生选词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语义范畴狭窄,口语化、语用错误和滥用情况时有出现,中介语倾向显现。例如,在使用推断据素时,中国学生过度依赖情态动词(占推断据素词频的86%),尤其是语气过于生硬的词语,如“must, should”等,使得自己的观点显得过于强势,反而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和对研究结果的不信任。
总的说来,中美硕士研究生都基本具备了在学术语篇中恰当使用据素的学术意识,语篇言据性的共性大于差异性,这可能是近年来国内高校普遍给硕士研究生开设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而取得的效果。就学术写作教学而言,我们有必要结合语言学相关研究成果,强调言据性在学术语篇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和语篇意识,从而提高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质量。
附注
① ProQuest 学位论文数据库见http://pqdt.lib.sjtu.edu.cn/SearthResults.aspx?c=29&pm=0。
参考文献
Chafe, W. 1986. Evidentiality in English conversation and academic writing [A]. In W. Chafe & J. Nicholas (eds.).Evidentiality:TheLinguisticCodingofEpistemology[C]. Norwood: Ablex. 261-72.
Cole, R. R. & D. L. Shaw. 1974. “Power” verbs and “body language”: Does the reader notice? [J].JournalismQuarterly51: 62-66.
Glanville, R. 1998. A cybemeticm using language and science in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J].CybemeticsandHumanKnowledge(4):79-96.
Hyland, K. 2000.DisciplinaryDiscourses:SocialInteractionsinAcademicWriting[M]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Hyland, K. & J. Milton. 1997. Qualification and certainty in L1 and L2 students’ writing [J].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6(2):183-206.
Viechnicki, G. B. 2002. Evidentiality in scientific discourse [D]. Illino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胡壮麟. 1995. 汉语的可证性和语篇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2-23.
连淑能. 2010. 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孙自挥、陈渝. 2010. 大学生英语论文写作的言据性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5):14-17.
谢天振. 2005. 外国语言文学学位论文:用什么语言写作?——谈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文的写作规范[J].中国外语(5):43-47.
徐昉、龚晶. 2014. 二语学术写作言据性资源使用的实证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4):12-21.
杨林秀. 2009. 英语科研论文中的言据性[D]. 厦门大学.
俞碧芳. 2015. 跨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摘要的言据性及其人际意义[J].当代外语研究(4):29-36.
(责任编辑吴诗玉)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921-(2016)02-0021-07
作者简介:王淑雯,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电子邮箱: wangshuwenswpu@163.com
*本文系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外石油天然气类英语学术语篇的言据性研究”(编号2015ZR0156)和西南石油大学研究项目“理工类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渗透式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编号 2015JXYJ-3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