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素芳+张继河
摘 要: 本文以江西某高校在校本科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围绕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着重考察了在校大学生的政治观、就业观、集体观、时间观、金钱观、婚恋观、公德观、公益观和环保观等价值观。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价值观总体较为健康,体现出了一些典型性规律,为高校管理者引导在校大学生形成科学价值观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价值观 实证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要深化教育改革[1]。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全面改革的最前沿,在新旧思想的碰撞中,规划自己的人生,构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2]。价值观主要是指对事物的价值的基本判断,是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内心的基本准则,本文所指的在价值体系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是主导价值观[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复杂多样,在这种环境下,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发挥教育的引导功能,促进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科学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西农业大学在校本科生价值观的发展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在具体了解该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客观真实地反映该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建议,加快学校教育改革,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一、样本情况介绍
课题组主要通过网络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3个学院的1733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每个班级随机3-9人,共回收问卷1471份,回收率为84.88%。剔除回答不完整和不符合要求的问卷,最后整理出有效问卷1375份,有效率为93.47%。由于调查期间,毕业班学生大多在外,样本偏向在校生,所参与调查学生的具体情况如下,大一学生586人,占33.81%;大二学生496人,占28.62%;大三学生475人,占27.41%;大四学生176人,占10.16%,其中党员154人,占8.9%,非党员1578人,占91.06%,信教学生130人,占7.5%,不信教92.44%。本文采用统计的方法,客观呈现在校大学生政治观、就业观、集体观等价值观的特点和趋势,探索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典型性规律。
二、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在校大学生政治观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科学的政治观是在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大学生群体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接受先进的知识思想,头脑灵活,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热心关心国家大事,对国内外政治敏感,具有独特的见解。因此,在校大学生对政治的基本判断对社会的长久稳定和社会政治风向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学生的基本价值判断和态度上,对于“对外交往应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借鉴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判断上超过70%的人是完全同意;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自身建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判断上超过60%的人是完全同意;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共存和斗争是长期的”判断上超过50%的人是完全同意。对于具体现实的判断上,如“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综合国力强大,社会文化加快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政治体制深化改革及各种经济社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判断上,超过50%的人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从以上结果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校大学生对基本政治价值有科学的判断和健康的态度,学生的政治态度高度符合社会主流,对现实政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对长远的、宏观的问题某些学生仍表现出一定的怀疑态度。在大学生入党的动机上,在“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上有入党意愿的大学生和已是党员身份的大学生比例分别是47.4%和60.7%,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端正入党动机,而且在经过党的教育之后,大学生对于理想与信念的追求的比例明显增加。此外,“寻求政治上的归宿感”、“一种身份的标志”等入党的动机在大学生党员和非党员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入党前后变化不是很大。对于入党“直接有利于就业”,“谋求仕途的发展”在非党员占据一定的比例,党员中则有所下降,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大学生入党更多的是希望在精神和思想上的提升。从以上简单分析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够端正入党动机。
(二)在校大学生就业观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科学的就业观是在校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基础。调查主要从生涯规划现状、生涯辅导内容、生涯辅导方式、影响因素四个维度了解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发现:在生涯规划现状上,绝大部分学生想过自己的生涯规划,40.6%的学生确定了职业生涯方向,59.4%的学生有待帮助,而且毕业年级深入思考过的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并且生涯规划程度高于其他年级。党员、男生、独生子女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比例相对也高。在校大学生生涯规划的辅导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认识自己,二是认识外界,三是沟通内外的方法。学生最需要的协助是认识自己,“了解自我优势特质”及“澄清自我需求与价值”学生占57.3%以上,而且发现女性、非独生子女的比例高于男性和独生子女。认识外界,主要是学生掌握各种信息及自我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毕业班级、独生子女及党员的比例相对较高,高年级学生对外界的兴趣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沟通内外的方法体现在生涯选择与规划的方法上,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处于起步阶段,需求程度低,在方法的指导上需求相对较高,高年级学生侧重于就业、面试等方法的指导。在校大学生生涯辅导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与老师的沟通、毕业校友的经验、团体辅导、一对一咨询、心理测验等方式使学生自认自我、认识外界和掌握一定的生涯规划的方法。在认识自我的辅导方式中,需求从高到低分别是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和心理测验。在认识外界的两个选项中,“与院系老师沟通”和“校友返校座谈”占比最高,达46.6%,而且排在样本总体比例的前两位,这要求学校应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和校友在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中的作用。生涯规划课程是在校大学生获得生涯规划的方法的主要途径之一,结果发现只有44.9%的人认为生涯规划课程,超过五成的人认为生涯规划课程一般或者不适用。因此,有必要按照“了解外界”和“认识自我”两大方面改进课程教学和辅导方式。在影响因素中,超过七成在校大学生认为“实现自我”是影响自身就业的首要因素,这要求学校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需求与价值,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奠定自己的基础和优势。仅次自我实现的,其中重要程度依次是工作本身的特点、工作的稳定性、收入的高低、工作的舒适度、为社会进步作贡献。专业对口、工作地点和社会地位、声望等社会影响重要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以自身的发展需求为基础,结合社会影响,从长远利益出发,形成科学的就业观。
(三)在校本科生集体观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集体观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大学生主动融入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是大学生学习、参加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大学期间是大学形成稳定成熟集体观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校园生活是集体观念形成的重要环境。因此,有必要考虑时机和环境对于大学生集体观形成的影响,培养具有鲜明主体意识的集体人。81.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很强,集体观念、团体观念深入学生人心。在坚守集体观念、团队观念的同时,在校学生的集体观念也出现了初步的分化,10.5%的学生完全同意“我更喜欢自己一个人做事”,而且主要集中在低年级,高年级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的集体观明显要高于低年级的同学。这说明在校大学的集体生活对学生集体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校期间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科学健康的集体观念,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形成集体观的同时充分培养学生的活力与自信。
(四)在校大学生时间观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时间观在校本科生价值观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典型周时间花费看,花费时间最多的前五项依次是:上课及做实验、与朋友交往、自习及做作业、看电视及电影和体育锻炼。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前三项占据了学生时间花费的一半以上;男生、非党员、独生子女、高年级学生花在电子游戏方面的时间相对要多一些;女生、党员、独生子女、一年级学生花在学习方面的时间,相对要多一些;就休闲娱乐来看,体育活动、电视电影、电子游戏每周平均时间11.1小时;其中,学生看电影的时间比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明显要多,并比体育锻炼要多0.4个小时。学习实验、体育运动及交友的时间占在校大学生利用时间的大多数,表明学生有较强的时间意识和责任意识,校园生活较充实。
(五)在校大学生金钱观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金钱观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本科学生对待金钱的态度是学生健康生活的保障。据调查发现,58.8%的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花销还是很谨慎的,但同时有58.3%的学生具有节约花费的意识但很难落实到行动中。在金钱与人格的对比中,68.6%的在校本科学生选择了“人格”,同时又有部分学生(21.8%)认为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总体上学生的金钱观是健康的,但某些同学存在错误的金钱观,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学生除学费住宿费(包括电、水费)外,月均花费为765.6元,非毕业年级学生月均为770.4元,比较来说,毕业生737.5元花费更为谨慎。非毕业生月均花费为770.4元,其中大一学生的花费最多,月均将达到800元,大二、大三学生相差不大。大部分学生对待金钱的态度是很谨慎的,但不可否认金钱在校大学生的诱惑,某些学生没有抵制住金钱的诱惑,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总体上来看,在校大学生花钱较谨慎,大多采用家教、勤工俭学、自己做生意等正当途径赚取零花钱。
(六)在校本科生婚恋观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婚恋观是在校大学生年龄阶段形成的价值观之一。爱与被爱是在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也是大学生人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调查发现,大部分在校本科生有过恋爱的想法和冲动,约半数的学生大学期间有过恋爱经历,约31.7%的学生在校期间有过一次恋爱经历,约4.8%成的学生,谈恋爱的次数在2次及以上。在选择男女朋友因素中,主要看对方内在的因素。人品是大多数学生的第一选择,逾8成,其次分别是性格和才能,分别逾7成和6成,这三者相加占所有选项的3/4。外在因素“非主流”,包括身外的社会地位、职业、财产、家庭背景,合计只占所有选项的4.1%,这表明在考虑婚恋对象时还是更注重对方的内在品质,提高自身的修养是取得幸福婚恋对象的基础。
(七)在校大学生公德、公益、环保观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公德观、公益观和环保观是在校学生必须形成的价值观之一。在校大学生在公德意识上,学生公德意识较强,公德更多地表现为具体的行为,公德意识获得学生的高度认同,如有89.2%和88.7%的学生认为“在图书馆把手机调成静音”和“在图书馆小声说话”,80.9%的学生认为“自己曾经给老人让过座位”,65%的学生认为“自己曾没有丢过垃圾及”。但是在“与恋人在公共场合亲热无碍他人”上,52.8%的学生持否定的态度。表明在校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公德意识,但还是有待强化。
在公益观念上,公益观念深入学生人心,学生热心公益事业,如有70.5%的学生同意“欣赏支持公益事业成品牌”,有68.4%的学生“愿意无偿参与公益事业”,但在面临具体的选择时,某些学生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取舍,如在业余时间,面临着志愿服务和赚钱时,有51.4%的学生表现出犹豫不决的态度,10.3%的学生反对这样做。这表明公益事业深入人心,但是在面临着金钱的诱惑的时候,某些人表现出了犹豫的态度。
在环保观念上,绝大部分学生环保意识非常强烈,85%的学生认为“绿色不仅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更是一种生活价值”,但是具体行动方面还有潜力可挖,相比较环保观念,有19.9%的学生“常常以具体的行动支持环保”。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是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力度不够。
三、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典型规律和学校教育的建议
(一)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背景环境的时代性与具体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社会改革,新旧思想交流与碰撞,青年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但是以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广大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同时,价值观的形成又受具体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日常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在校大学生思维活跃,觉悟较高,更容易接受社会先进思想的影响,体现社会主流思想,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流。因此,从总体看在校大学生价值观是科学的、积极向上,对政治、金钱、婚恋、道德和当下社会发展的方向有正确的态度,但与此同时,受到具体环境的影响,包括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师风及所在区域文化的影响,也有一些学生形成了一些不科学、不健康的价值观,如某些学生时间观念不明确,集体观念有待提高、道德实践有待加强。
因此,学校教育要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和具体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力量之一,要以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具体的实践能力为评价标准,以具体的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手段,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全面发挥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从整体上规划保证学生形成科学的、积极的价值观。
(二)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基础的阶段性与稳定性
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稳定性,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体现了阶段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从开始上学,学生就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不仅体现在知识文化的增长上,而且体现在科学价值观的逐步完善上,在各个学龄段,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大学期间,大部分学生大约处在17/18-21/22这个年龄阶段,自我认知逐渐明确,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独立性进一步确立。开始明确自己的宗教信仰、政治理想,政治觉悟进一步提高,真正开始关心和思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开始思考和确定自己的未来职业,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命运。逐渐形成爱情、家庭、婚姻信念和交友的原则,乐于与人交往,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初步的规划。能够合理地安排和利用时间,以具体的实践行动表现自己的公德、公益和环保观。因此,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步完善,就业观、婚恋观等开始逐步形成,政治观、集体观、时间观、公德公益和环保观进一步趋向完善。
因此,学校教育要针对在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以价值观形成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为指导,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具有针对性,既要继承前一阶段学校的特点和学生价值观发展的基础,又要结合大学生未来整体全面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要坚持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特点,从而进行有序的、针对性的教育,实现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继承性和发展性[4]。例如,在政治观、集体观上,尽量避免中学时代的说教式的理论灌输,以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对当前国家大事和社会现状的思考;在就业观上,要针对不同的年级开展不同内容的教育,并且将就业实践活动贯穿其中,锻炼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在公德公益环保观上,要坚持以弘扬优良传统和社会公德为己任,将具体鲜明的人物事迹贯穿教育活动中。
(三)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内容的片面性与完整性
大学生群体从小接受正规的系统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学时代中规中矩,表现优异,知识水平较高,全面发展较为全面。因此,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基本上能够形成全面的健康的价值观。但受校园文化影响和接受的社会实践面窄,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片面性。在政治观上,接受的爱国理论教育较多,缺乏相应的亲身社会实践;在集体观上,以学生为基础形成的集体缺乏社会其他群体所具有的属性和环境;在婚恋观上,是建立在感情的萌芽和对未来美好的畅想的基础上,缺乏社会实践的考虑;在时间观上,仍然是在学校整体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分配,缺乏对时间的自主支配等。从总体上看,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在以系统知识和良好的校园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方面表现出了内容上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另一方面表现出了形成基础的片面性。
因此,学校教育要以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发展为核心,强调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实践性。首先,要以系统的科学教育和广泛的社会实践为基础,从而保障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其次,要以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的核心的教育根本任务;最后,要把实践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方式的自发性与干预性
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自发性和干预性是大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生存发展和内在的需求在学校教育干预下而自发形成的特点,这是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学生价值观的一种持续发展。一方面,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不断觉醒,要求从内在建立一种稳定的价值评价体系,这是价值观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另一方面学生在校接受代表国家意志的正规教育,这种教育就要求学生的思想必须符合国家大众的价值评价标准,因此具有干预性、强制性。例如,在政治观上,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是自我对于党和国家的认同和教育引导之下而形成的。在就业观上:一方面,学生根据自己和社会的需求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自主确立价值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从而适应将来从事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素质。在公德、公益、环保观上:一方面,学生对社会公德、公益、环保观上有正确的认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学校通过课程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发展。
因此,学校教育要坚持在学校的引导下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坚持学生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一方面,在校大学生身心素质发展较全面,具有自我教育的可能性和基础,而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具备自我教育能力。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复杂性和干扰特点,要求学校教育在学生价值观发展的关键阶段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5]。因此,有必要保持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一致性,凸显大学生的思想活力。
此外,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还体现出了理论认识与言行不一致性、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等特征,因此,高校必须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承担起促进学生思想素质全面发展的责任,保证在校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杨银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4(1):4-19.
[2]苏晓笑.嬗变与重塑:21世纪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10(4):115-117.
[3]屠冬梅.我国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建构与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归的审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8:11-18.
[4]于俊如,史佳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与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9(1):32-38.
[5]袁晓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价值观念体系重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