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冰
【摘要】 一节课能否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关键在于课堂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本文从知识衔接、学生认知能力和实现历史学科价值的角度分析以时事新闻作引子提高高一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可行性。
【关键词】 时事新闻 学习效率 学习兴趣 求知欲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5-023-02
0
布鲁纳的“发现法”认为,“只要教师认真地引领,学生就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在这个认知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种兴奋感和自信心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由此,一节课能否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关键在于课堂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从新学期开始,我就对将要实验的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是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比例是56.3%,这其中包括高一新生对一切都特感新鲜,特感兴趣和对学习高度热情的情感因素,往届的后续调查结果是数据会不断下降。这一学期,我从时事新闻中寻找素材精心设计导入,坚持了一个学期以后,我对实验学生再次做了调查,实验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的比例是92.7%,愿意在所有科目中选择历史进行终身学习的学生占86.3%,数据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上升,大部分的学生把对历史的兴趣归因为“老师让我们明白历史就在身边”和“历史不难学”。由此可见,在历史课上选取时事新闻作为引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是可行而有效的。这其中包括有三方面的因素:
1.从知识衔接的角度分析
高一第一学期,学生要学习人教版的必修一——古今中外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要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够更清醒地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然而,在初中阶段,历史科是以副科的形式存在,不需要参加升中考试而导致了历史课在学生和家长甚至部分老师的心目中可有可无的地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非常薄弱。我校刚上高一的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数出我国古代的朝代顺序,有的学生不知道具体有哪些朝代,更不明白制度的更替与朝代的更换有什么区别;他们无法理解人治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内涵,更无法理解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如果教师再进行单纯的知识讲授只会让学生囫囵吞枣地掌握历史知识,也只能把学生推向应试的学习模式当中,这与新课改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违背。由此,可以尝试从学生的身边寻找素材,利用时事新闻的时效性和现实性,让通俗而实在的新闻事件作引子带领学生寻求历史的渊源,从而掌握历史的内涵和外延。
如人教版必修一的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课也是高一学生的第一节历史课,学生在这节课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他日后的历史学习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让学生形成“历史就在身边”的亲近感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效率,我选取2013年中央台播放的成龙回安徽老家认祖归宗的新闻片段。明星成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导入认祖归宗是我们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源于三千年前的西周实行的宗法制。一则时事新闻把相距三千年的事件连接起来,把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学生豁然开朗之余还真切地认识到身边的很多事情就是历史的延续,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实,而每个人的今天都是明天的历史。在学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告诉我他们不再相信“历史无用论”并对历史产生了兴趣。
2.从学生认知能力的角度分析
高一的学生一般是16岁左右,“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逐渐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喜欢把事物由简单的认识向规律化和理论化转变,同时,他们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他们对社会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一切新事物都有兴趣,都想了解、想探索、想趋近、想尝试。”所以,只要老师能找准材料,找准切入点就能在导入的几分钟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然后,他们就会像加足马力的列车一样顺着轨道飞速向前去发现他们不知道的领域。
如在讲授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时,我引用了中央台新闻联播中山东招远麦当劳杀人案的视频和主犯张立冬与采访记者的对话。血腥的暴力场面,很多学生初步的感觉是惊讶和害怕。接着播放记者采访张立冬的一段对话:“记者:你们信的这个教叫什么名字?张立冬(犯罪嫌疑人):全能神。记者:你信这个教多长时间了?张立冬:七年。记者:你之前认识她吗?张立冬:不认识。记者:5月28号的晚上,为什么要在麦当劳餐厅殴打他人?张立冬:因为她是恶魔,她是邪灵,目的就是打死她。记者:那你们心里不考虑法律吗?张立冬:不考虑。记者:也不害怕法律吗?张立冬:不害怕,我们相信神。”对于这样活生生地发生在身边的毫无悔意的暴力事件,学生们都表现得很激动,也迫不及待地发表着自己的想法,整个班的气氛被几个学生的发言带动起来了,大家都集中于如何惩治罪犯的问题上。到此,我引入了“法”的概念,同时提出“世界近代的法治社会从什么时候,从哪个国家开始?”由此导入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在整节课中,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对课堂强烈的参与意愿,由此往年用一节半的课时才能完成的内容这次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完成了,而且,学生在做相关高考习题的命中率比以前高,说明其对这一课的内容理解得比较全面而到位。
3.从实现历史学科价值的角度分析
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主要是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历史教师对这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历史知识包罗万象而纷繁复杂,单纯依靠课堂的知识传授并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作为相对落后地区学校的高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他们的知识面比较狭窄,价值观比较狭隘和偏激,学习资源比较单一。由此,在讲授远离学生日常生活的历史知识时,教师有针对性地选取时事新闻作引子,一方面,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从现实中寻求历史的渊源,从历史中窥探现实的发展,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实现历史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世界和人类社会,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教育价值。
如《抗日战争》这一课,课标要求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教师除了让学生认识侵华日军的罪行和中国军民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感、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操。这个过程单纯依靠书本内容或者教师的讲述都很难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毕竟教师没有亲历那样的历史过程,无法把理性知识以外的情感价值体现出来,也就无法很好地实现历史课的教育价值。由此,我选取了中央台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新闻片段作导入。那则新闻播放的是公祭日当天南京城内市民的悲痛表情,同一时刻车船一起鸣笛致哀的情景,当年亲历者泣不成声的回忆以及外国亲历者的沉重描述和惨不忍睹的现场照片,还有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参与祭祀的镜头。这些情景让学生马上感受到了沉重悲痛的气氛,体会着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极大伤害,民族情感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顺势导入,在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很快掌握抗日战争的相关基础知识。通过课堂的反馈,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和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还能形成和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而新奇的,历史知识是,时事新闻也是(我对这届高一新生做过调查,结果发现有看新闻习惯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到6%。),他们都想知道也想探究,所以,利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求知欲,以可以触摸的时事新闻来连接无法触摸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认识当下社会的现实情况可以最大化地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价值。当然,高一的学生各方面还不成熟,如价值观还不明确,是非辨别能力不强等,我们在引入时事新闻的时候还要注意对学生作正面积极的引导和正向价值观的传播。
[ 参 考 文 献 ]
[1]杨翠蓉轴承军《布鲁纳“认知法宪说”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比较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第21卷第2期2004年6月.
[2]《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版.
[3]章永生著《教育心理学》河北出版社2004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