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晋巧,郭 佳,靳俊杰,王文霞,杨晚英(长治学院外语系,山西长治 046011)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听说策略探析
——以长治学院为例
龙晋巧,郭佳,靳俊杰,王文霞,杨晚英
(长治学院外语系,山西长治046011)
摘要:为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及其策略现状,对学生施行了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多数学生对听说学习不够重视,有畏难情绪,听说能力有限,听说策略不足、运用不广、且灵活性小。文章探讨了具体的听说策略,得出学生要重视听说并调整听说策略,教师需培训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策略;现状
根据美国学者Cooper的调查,人在进行交际活动时,“听”占比例最高为42℅,其次是“说”占32℅,“读”占15℅,“写”占11℅。[1]103由此可见,听和说是人类交际的主要方式,在外语学习交流应用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听说学习策略,以便提高学生英语听说综合应用能力,正日益成为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都属于本科第二、三批招生的院校,生源状况不佳,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加之缺乏英语学习环境,在英语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学生“听不懂,说不出”,语音语调不标准,中式英语严重,学习英语数年却不能用英语与外国人正常交流。“聋哑英语”现象导致“应用型”院校的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听力和口语成为当前英语教学中公认的两大瓶颈。究其原因,可能有多方面因素,但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长期缺乏科学的听说学习策略。
长治学院位于山西省晋东南上党地区,属于地方性高校,近年来,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具体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及其策略状况,2015年9月,对该校206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两个问题展开:大学生对英语听说学习的态度如何?大学生听说学习策略大致状况如何?
(一)大学生对英语听说学习的态度
针对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的态度,问卷从“对听说的倾向程度”和“听说信心及能力自评”,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见表1。
表1 大学生对听说的态度
1、对听说的倾向程度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中的四大必修技能,也是语言传递中的四项必备技能,哪一项都不可或缺。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普遍认为,与读写相比,听说不重要,该比例高达80.6%。只有15.3%的学生认为听说读写一样重要。这表明学生不是很重视听说学习。对听说学习的难易程度,91.2%的学生认为听说难度大,不容易学习,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听说学习有畏难情绪。(见表1)
2、听说信心及能力自评
学生所持的负面态度倾向,影响了其实践信心。调查发现,只有32.4%,即大约1/3的人,敢于在公开场合与人大胆交流,其余的67.6%的多数人,由于担心错误(28.9%)或担心他人嘲笑(38.7%),缺乏听说交流的主动性。然而,语言的学习必须通过反复操练、不断实践应用,方能运用自如。不当的学习方法,势必导致听说能力薄弱。根据学生自评听说能力的数据发现,20.4%的学生评价自己能力较强,27.6%评价自己只属中等水平,52%评价自己较弱,即半数以上的学生对自己的听说能力并不满意。(见表1)
可见,许多大学生对听说重视程度不够,有畏难心理,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张不开口,说不出话”。这些不良学习态度对听说学习负面效应大,有待扭转。同时,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待提高。英语学习策略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促发成就感,激发学习自信心。所以,教学中有必要进行策略性听说操练。
(二)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策略概况
本次听说学习策略调查,主要从大学生对策略的了解、运用、调整三方面切入研究,表2为调查结果。
表2 大学生听说策略状况
4.你注意别人发音,并模仿?问题 选项 比例A.一直是 3 5 . 2 % B.有时是 8 4 . 7 % C.不是 1 6 . 1 % A.一直能 3 1 . 6 % 5.你能根据任务调整策略吗?B.有时能 4 5 . 7 % C.不能 2 2 . 7 %
1、了解状况
一般推理认为,进入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对英语学习应该了解到较全面的学习策略,能较好地应对英语听说学习中的困难。然而,调查发现,仅有23.5%的学生系统地了解听说学习策略,不到总人数的1/3,70.8%的学生仅仅是零零散散地了解一些听说策略,这必然大大阻碍听说学习,影响听说能力的提高。(见表2)
2、运用状况
在具体技能练习策略方面,发现平时学习中32.3%的学生听说练习较多,41.7%的人练习较少,26%的人表示自己没有时间一般不练习。可见,多数学生练习量严重不足,练习少和不练习的人共达到67.7%。(见表2)
在听音、辨音、发音中,除了17.2%的学生没有困难外,82.8%的学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24.1%的学生能够听辨音,但发不准音,50.3%的人能发准音但听辨音有困难,8.4%听辨发音都有困难。听音、辨音、发音是听说能力的三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无论哪一项出现困难,都将终止信息的顺利传递,难以实现正常的语言交流。(见表2)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大都来自县乡镇地区,由于师资状况和环境问题,普遍存在着语音语调问题。随时注意观察他人口型、并及时模仿标准语音语调,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听说学习策略。调查发现,能“一直”坚持模仿的人占35.2%,48.7%“有时”能,16.1%“不能”。说明学生不能充分运用模仿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听说能力的改善和提高。(见表2)
3、调整状况
在策略运用灵活性方面,31.6%的学生表示“一直能”根据任务的变化调整学习策略,45.7%的学生“有时能”,22.7%表示“不能”灵活调整策略。后两类学生的情况,可能与其听说策略掌握不全面有关,当应该运用某类专门策略处理某项学习内容时,学生因无策略而不知所措。(见表2)分析结果发现,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缺乏听说学习策略,策略运用不多、灵活性较小,学习技能较弱。事实上,不仅仅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存在听说薄弱现象,而且也是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所具有的普遍问题。为此,针对我国国情,2007年,我国教育部公开印发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十分清楚地要求高等学校把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且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且要求单独规定出听说课的学时,安排出足够的学分。[2]因此,探讨英语听说学习策略,不仅符合语言交际功能的特征,能满足学生目前最迫切的“听得懂,张开口”的应用需求,有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还能促进教师革新教法,对于改变大学生英语听说现状意义非凡。
英语听说两大技能紧密相关,运用听的策略有利于促进口语交流的顺利进行,而口语策略的提高能拓宽听力理解的途径。
(一)听的策略
听的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提高听力设法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听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状态调控:听的时候,保持良好心态,树立自信。听到生词时,可以先依据发音记下音标,随后再根据音标推测词汇。遇到听不懂的词,果断放弃,紧跟播放内容,注意整体大意。
(2)要素筛选:在听的过程中,尤其在听较长材料时,要注意抓整体语篇大意,而不是个别词语的词义。注意掌握材料中的人物、地点、时间、事情、原因、进展等核心信息。
(3)信息预测:听前,认真阅读试题,捕捉题干中流露出来的信息,预测即将听到的材料;听中,以上文已获得的信息为预测线索,捕捉说话者的思路、态度,掌握材料中的逻辑关系。
(4)做笔记:在听的活动中,所听到的语言内容通常速度快,转瞬即逝,新内容在连续的话语中不断释放。所以,为了避免遗忘,有必要做笔记,及时记录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价格、电话、年龄等数字。
(5)推理:就是根据听到的新信息,推测意义,填补新旧信息之间空白部分的策略。需要记忆新信息、预测新内容、选择要点、填补信息差,并推断生词、中心思想以及材料深层含义。故此,推理策略综合性较强,需要在不断操练中掌握。
(二)口语策略
语言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流,而口语表达要以一定的口语策略为保障。常见的口语策略有以下几种。
(1)个体单练:就是学习者个人单独进行口语练习。可以背诵精选素材(精品范文、优美段落等)、复述已学材料(使用原文中的核心词、重要句型等)、模拟标准发音(跟着教师、音频、视频等标准发音模仿,从口型到音位,从单音到复合音,从单词到句子,从语音到语调)、自我独白(如自思、自语等形式)。
(2)社会交际:在交际语境中练习口语。可以采取口头汇报、看图描述、口头作文、主题辩论、小组研讨、原声电影配音等形式进行口语交际。为了克服“哑巴”问题,首先要勇于开口,然后再追求流利。
(3)资源利用:设法利用各种媒体资源练习口语。利用计算机、手机、电视机、MP机、电影等,眼睛看,耳朵听,口模仿,视听说相结合。可以先从单词、短语、简单句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长而复杂的句子。
(4)迂回表达:学生在口语交际中,难免会遇到单词遗忘、找不到恰当词、忘记句型等情形,可以采用迂回表达策略,即改用其它办法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可以用近义词代替、用简单句解释、向对方求助。也可以使用插入语、语气词等,延长思考时间。
(5)身势语:指口头交际时,使用非言语手段,如微笑、点头、皱眉等神态、手势传递语言所无法传达的信息。借助该策略可以填补信息空白,使交谈更顺畅地进行。
目前,许多应用型高校,都顺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时代趋势,正在努力扭转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现状,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细化分类,开设了专门的听力课和口语课,进行单独授课、考试、计分等教学活动,这是一个良好的势头。在听力和口语两门课程教学中,适当进行策略教学,将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听力和口语技能的提高是一个“教”与“学”共同作用的过程。
一方面,大学生要重视听说学习,掌握听说学习策略,借助有效的学习策略,树立听说自信心,摆脱畏难情绪。并根据学习内容,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阶段性反思,并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调整,摸索出一套系统的听说学习策略。
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听和说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创造各种实践机会,从而使他们不仅能听懂一定难度的材料,而且最终还能说出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
参考文献:
[1]Cooper,Pamela J.Speech Communication for the Classroom teacher[M]. New York: Gorsuch Scarisbrick Publishers,1988.
[2]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EB/O L].2007-07-10 [2015-9-2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iles/moe/s3857/201011/xxgk110825.html.
(责任编辑郭佳)
Analysis of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trategie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A case of Changzhi university
Long Jin-qiao, Guo Jia, Jin Jun-jie, Wang Wen-xia, Yang Wan-ying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of Changzhi University, Changzhi Shanxi 046011)
Abstract: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learn the situations of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learning, and 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trategie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not only neglect listening and speaking but harbor fear of difficulty toward related learning, that their listening and their speaking abilities are limited, and that listening and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neither sufficiently mastered nor widely or flexibly used. Specific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The conclusions are that student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nd adjust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trategies. Teachers need train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learning strategies;current situation
作者简介:龙晋巧(1972—)女,山西沁源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06
基金项目:2015年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院校明晰式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J2015115);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地方师范教育服务山西基础教育模式研究”(ZL-1100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14(2016)01-00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