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影响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

2016-05-14 21:35冯显志黄仕干
未来英才 2016年4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农村教育留守儿童

冯显志 黄仕干

摘要:进入新世纪,国家正在为不断接近世界水平而努力着,改革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我国各项事业正蒸蒸日上。尽管目前我国教育水平还是比较先进,但是广大农村地区教育仍然落后,现状令人担忧。本文着重于介绍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并从不同方面介绍影响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然后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挖掘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具体原因从而推动我国农村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留守儿童;义务教育

一、我国农村教育现状

生源减少导致很多村级小学撤并。广西隆安县总共有13个乡镇,每个乡镇只有一所完全小学。生源减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二是很多孩子随打工的父母外出求学。一般一个学校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20名左右学生。每个乡只有一所完全学校,意味着5~20公里开外的孩子只能在学校宿舍寄宿(这需要家长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因为每个月开饭要好多钱,有些农村家庭负担不起)。

老师数量不够、专业单一。好多村小学,只有二到三名老师。大家可能要问,一到四年级4个班,三名老师怎么够?那就只能采取复式教学。也就是一个教室同时坐2-3个班的学生,老师轮流给三个班的学生上课。一個班的学生在听老师讲授一年级语文,另一个班的同学可能正被老师布置写三年级的数学,还有一个班的同学可能被老师布置做二年级的语文作业。这样轮番教学,老师勉强够用。就专业性方面,每个老师都是全能,既教语文又教数学,有时还教音乐、舞蹈和画画。与全能相对应的是,其实每门都是业余水平。至于英语等教学,那就根本不用想了,没有这个师资力量!

部分学生上进心不足。由于大学费用较高以及就业压力,现在农村读书无用论越来越泛滥。许多家长认为,反正读多了书不一定找到好工作,并且还要加重家里人的负担,不如少读。在家长这样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学生从小学起就贪玩、散漫、厌学、逃学、抽烟喝酒,不认真读书,把读书看成是九年义务教育任务,抓紧时间混完玩完。

以上这些还只是中国中部省份不太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那些偏远地区,则还存在着校舍破烂、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学生无钱读书(虽然免了学费,但还有生活费等)等情况。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在目前中国的一些农村,由于条件限制,初中生的教育环境没办法实现多元化。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的态度,人生目标以及对将来学习或就业的展望,从当前的形势看都不是很理想。分析一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初中生除了在教育环境、师资队伍配备的方面与城镇初中生有很大差距之外,还因为绝大部分在外务工,对儿女们的学习生活监管不到,使得初中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而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低,想通过电话联系,配合学校监管,配合老师辅导、帮助小孩,但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一部分家长常年在外,四处奔波,与孩子感情疏淡,想通过多给零用钱来拉近感情,使得这些学生越来越懒散。所有这些都是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与城市初中生劳动素养有了很大差别的原因。

而且,由于监护人没有尽到应有责任,再加上有时学校监管不到位,好多农村初中生存迟到、早退、旷课、爬墙外出四处游逛,这些都给后来的劳动素养的缺失落下病根。很多农村中学生的父母虽然常年在外打工,但他们的家庭经济并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改善。因而,他们对现实、对未来有时会有恐惧感,抑或是迫于生活压力,把心思投入到赚钱兴家的打拼上,疏落了孩子的学习。而在好多城市中,大学生就业情况严峻,这使得好多人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不再全力以赴搞好学习。

三、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目前,虽然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多,但是继续教育却不能完全普及。撇开城镇,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的学生们并没有全面享受到义务教育的待遇。查找问题的根源:农村遥远偏僻,学校数量较多,分布疏散。以广西隆安县都结乡为例,全乡人口3.8万,20个村分布在各地。最近的村距乡政府有4公里,最远的20公里,有大部分村距乡政府十多公里,而都结乡距离县政府28公里。因此,分散的教学校点有时得不到国家的扶持,这样就会阻碍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另外,农村学校环境较差,交通闭塞,很少有人愿意来此教学。即便有人,也往往是人在心不在。师资能力差,这样便导致了办学环境差,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也就没办法得到保证,并且往往是恶性循环,这些都是没办法使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真正普及。

教育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而这一切又必须要有人力、财力、物力的付出。辟如教育教学场地、师生宿舍、教学仪器、图书室、教职工、行政领导等等。所有这些组成了教育资源,只有当这些得到真正改善,义务教育才有可能得到真正普及。

而在农村,无论是入学率、合格率、升学率、辍学率或者是就业率,不管从哪个率来看,这些数据都是大大落后于城市,更不要谈跟上世界水平。农村的孩子除了面临生活重担之外,还有一些女学生还遭受“性别歧视”而失去了继续受教育的机会。在农村,教学环境处于恶劣情况,校园面积狭小,学生不能得到适宜的课外活动机会。教学器材缺乏落后,与教育内容无法匹配,不能与时俱进。一些课程比如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根本没办法正常开展。加上教育和教学效率低、质量差,教育资源匮乏和浪费共存,都是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

从目前情况看,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支持与投入,教育部领导提出“把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既支持部分重点地区的集中化办学,也支持广大分散校点,协调了城市与广大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现象,也加强了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以切实保证农村中小学师资科学合理均衡配置为目标,以扩大有质量的教育为理念,为农村教育均衡发展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

四、结语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转向农村,关注农村教育问题,这个问题逐渐转变成关系国家战略的重大问题。义务教育无法理想地实施还有留守儿童的问题正是影响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行动,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进行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调整,集中化办学,规模化办学,城镇化办学。这些做法不仅重视公平,也重视效率,着重将科学规划代替人为划分,在重视该区域里经济较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也不忽视经济较落后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丽娟.农村中学信息化教育的瓶颈与突破[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0:17-19.

[2] 董庆超.农村小学教育瓶颈浅析——县城与农村教育之师资问题的差异[J].文教资料,2010,28:125-126.

[3] 张媛媛.硬环境建设:农村地区英语教育瓶颈突破的重大途径[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8:129-131.

[4] 汪龙.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农村教育留守儿童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