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莉莉
摘要:以教学过程中留下的遗憾为契机,对教学内容从“知识线——情境线——问题线——认知线”四个维度进行重构,采用问题驱动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遗憾;问题驱动;教学案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5-006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5.025
一、源于课堂的遗憾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在精心设计之后,经常还伴随着种种遗憾。“氯水的成分与性质”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第三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内容,在这节课初次上课结束后,许多学生来与我讨论本节内容中的问题,直到上课铃响后我才从教室“得以脱身”回到办公室,回想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有关。回顾本节教学,对于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水的成分、氯水的性质等内容,采用传授讲解式的教学方式来力图解决课堂难点。课后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发现,由于氯水中氯分子和水只发生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使得氯水的组成较为复杂,其性质也具有特殊性。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到具有多重性质的物质,仅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分析,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一问题,多数学生只是停留在记住结论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阶段,没有真正从微观上对氯水的成分与性质加以认识。
二、始于问题的思考
如何加深学生对氯水这一多重性质的物质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开始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到以下有关内容:
① 课程标准与教学建议
② 知识价值
氯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气及含氯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氯气与水反应是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原理所在,也是理解氯气与碱溶液反应的基础;生活中使用的漂白粉(液)是利用了氯气与碱溶液反应的原理生产的,是化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典型范例。课程标准、教材都侧重于挖掘氯气的知识价值,教师用书中建议增强教学的问题性与探究性。那么就使得此部分内容非常适合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知识学习、生活经验、观念建构、问题解决有机结合起来。
历晶、郑长龙学者指出:“优质课中最常见的认知方式是问题驱动式,在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概念,促进学生深刻全面地理解问题,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形成全面认识的一个必要理解”[3]。回想我的教学方法,我能不能尝试用问题驱动去改进本节课的设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进学生的理解呢?
三、思考之后的再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学习是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是自主的活动,学习者用自己的观点解读学习内容,进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出新知识。教学需要清晰的教学逻辑,因此我选择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深度参与教学活动这个方面进行教学重构,从“知识线——情境线——问题线——认知线”四个维度重新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设计。
围绕“氯水的成分与性质”的主题,采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探究—讨论—总结—应用”的教学方式,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创设问题组。利用问题组来驱动学生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明确的目标、任务,使得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采用这种改进后方法,首先通过演示实验提出问题组“什么物质使有色纸条褪色?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什么?氯水的成分是什么?”学生认识到是Cl2与水的反应产物具有漂白性,但究竟是什么物质引起了小组之间激烈的讨论。在分组实验中,通过观察氯水的颜色认识到Cl2分子的存在;根据提供的药品与试剂检验预测结果,不仅认识到氯水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并褪色,还不难排除盐酸中的H+、Cl-并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还会生成其他的产物。此时,及时引入讲解介绍HClO的性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氯气与水的反应方程式,并通过阅读课本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分析氯水的成分。对于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区别的这一问题,采用呈现真实情境引发矛盾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利用已有知识去解决,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与应用。
同时在课堂上设计课堂评价训练及时检验学习成果,并为下节课的知识回顾选择了贴近本节内容的高考题,力图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内容的价值(表1)。
4. 问题背后的成长
美国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说过:“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教学不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不可改变的计划,也不是教师被学生牵着走、偶然随意的教学活动。在课前需要加强对教材和学情的研究,将教学内容精思巧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感受、兴趣与需要,及时对教学方案进行判断与调整,以使教学深入持久的进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遗憾过后重新反思,在教学中重新生长,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2]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化学(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8-71
[3] 历晶,郑长龙.如何优化课堂教学逻辑——优质课的分析与启示[J].化学教育,2015,(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