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志勇
摘 要:文章针对矿山企业内部各机构的职责划分进行了有益探索。从职责划分应解决什么问题,职责分工的重要意义、如何划分职能,职能如何调整,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就某冶金矿山企业进行了实证举例,探索了一条科学的、切合企业实际的职责分工途径。
关键词:企业管理 职责分工 矩阵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233-03
职责分工是企业内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它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其活动范围和权限,明确其责任。同时,职责分工还是连接组织机构设置与岗位说明书的纽带,一个组织的机构确定后,就须为之赋予相应的职能及相应的责任和权力,使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职责确定后,部门内部就可以设定相应的岗位,提出岗位要求,形成说明书,这样就为配置相应素质的岗位人员提供了依据。
A矿业公司是T钢铁(集团)公司最大的分公司,多年来,在职责分工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科学的职责分工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也增强了企业的核心凝聚力和竞争力。
一、为什么要进行职责分工
人们常说三个和尚喝水的故事,这个故事表明,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个人就形成了“组织”。就需要一定的分工协作,才能发挥“1+1>2”的功效,使五个指头攥成更有力的拳头,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亚里士多德)的作用。
同样,在组织内的上下级之间也应有明确的分工,才能做到各司其职。明朝冯梦龙编写的《东周列国志》讲过一个故事,诸葛亮正在亲自核对账册,主簿杨顒看到后,劝说:“治理国家有一定的规则,上下职权不能彼此侵夺,就如一个家庭内,男仆耕种,女仆缝衣做饭,鸡管报时,狗管看门,牛拉车载重,马跑长途,这个家就井井有条,衣食无忧,结果这家主人忽然要亲自干这些事,结果弄得一事无成,身心俱疲。现在您亲自核对账册,整天汗流浃背,这不仅使自己劳累过度,而且会把各项事务打乱。”这个例子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个组织内部合理分工的重要性。
可以说,没有合理的分工,企业内势必陷入职责不清,扯皮推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境地。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管理理论最大的贡献是他关于分工的观点,他认为分工是增进劳动力的重要因素。在《国富论》中,他指出,把工作划分为一小部分,这样可以减少工作转化浪费的时间,并提高熟练性和技能,从而提高生产率。他的这个理论,使英国的工业革命插上了翅膀,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法约尔是法国一名管理工程师,在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确定的管理14条原则首先提到的就是分工、权力和责任。所以说古今中外,只要是涉及组织管理的观点和方法,都把职责分工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加以对待。
通过合理的职责设计,可以理顺流程与其上下左右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消除流程上的梗阻,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职责分工的合理性分析,有助于了解组织结构的弊端,并提出改进方案,从而使组织结构适应战略的变化,为下一步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和定岗定员提供依据。
二、职责分工的含义及其内容
所谓职责,实际是一个组合词,包含职务、职权和职责(任)三个方面的意思。职务针对的是企业内的单个人,对于一个机构来说,是指职能部门,职责分工的目的就是赋予个人或机构一定的责权,因此职务与机构的确定是职责分工的前提。其次是职权,指与职务相对应的权力,即对人、财、物、法、环、时诸方面的控制、指挥和支配的权力。从根本上说,职权是指组织内部授予的领导下属活动及其行为的决定权,这些决定一旦下达,下属必须服从。第三是职责,指对应于职务和职权承担的相应责任,每一个机构和每个特定岗位在企业中都负责一定工作,具有一定权力,因此也必须有与之配套的责任追究,来作为制约和保证手段,以使权力得到合理运用,职能得到切实履行。
其中,职权跟组织设计中的职位紧密相关,其拥有的大小取决于权力拥有者对资源的占有份额,组织在职责分工的设计中,必须根据任务活动的重要性程度,科学合理地分配这些资源,并使这些资源能够产生最大的效用。在实际的企业管理活动中,职权可以分为:
1.居于某一特殊职位所拥有的命令指挥权。
2.由于个人具备核心专长或高级技术知识而拥有的技术能力职权。
3.个人能够有效地激励、领导和影响他人而拥有的管理能力职权。
一个人(部门)承担一定的责任,必须拥有一定的权力。同样,一个人获取权力的同时就必须负担起责任,这种责任就叫做职责。职责与职权是有区别的。职权是一种权力,其合法性来自于组织中的职位,职权需要围绕职责而展开。另外,职权喻示着下属必须完成被指派的任务,而职责则喻示着下属所完成的任务必须符合上级所规定的标准。因此,权责必须一致,有职权而无职责必然会导致职权的滥用,而仅有职责也必然会导致执行者的无所适从。
三、职责分工如何进行
在职责分工的过程中,经常强调“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八个字。这八个字具有前后逻辑关系,只有职责全面清晰,分工才能科学合理。职责清晰是前提,分工明确是目的,通过将企业管理中涉及的所有事务进行清晰地描述,分工时才能不漏项、不空白,方能避免职责交叉,分工才能更合理。日常管理活动中,常常发生“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现象。其原因就是由于职责描述不全面,分工方法不科学造成的。
1.职责如何才能做到全面、客观、清晰。职责分工具体操作比较科学的要想使职责做到全面、客观、清晰,首先要考虑职责的来源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职权来源于组织的顶层,即职权的发展由上至下,然后贯穿整个组织。因此,首先要明确企业的中长期战略、当前的目标任务,以及具体的内外部环境。当前无论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都特别强调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的任务不在于看清企业目前是什么样子,而在于预测企业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战略规划决定了企业前进的方向和途径,因此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也为了循着这样的途径不断前进,必须将长远的目标现实化,具体化,并将这些细化了的目标分解到相关的部门,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最终能实现。其次,职能还必须围绕企业当前的任务进行解析,不能只看长远,不管眼前,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眼前的任务更紧迫,更应该解决好,如果眼前的事处理不好,长远的目标也就失去了保证。
将企业的战略和当前的目标任务仔细分解就成为企业的管理活动,从人、财、物、法、环五个方面分析,大致有以下一些内容:战略决策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研发,设备管理;制造管理;品质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现场管理;市场销售管理。
这些管理活动,基本上涵盖了企业内绝大部分工作,将这些工作逐层展开,简明准确的描述后,就为进一步的分工打下了基础。
2.职责分工如何才能科学合理。什么样的分工才是合理的?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需要提出分工是否合理的判断标准(即分工的指导原则):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如下六原则:
(1)业务活动无空白,无交叉原则。这是职责分工的基本要求。
(2)责权统一的原则。在职责分工过程中,必须避免有责无权和有权无责的现象,权责要对等。
(3)责任主体唯一,业务活动相互独立原则。这是避免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同时还要保证流程之间的合理搭接,以提高工作效率。
(4)业务流程简约化,高效化原则。这是克服官僚主义的基本手段,也是提高办事效率,使企业管理行为更经济的方法。
(5)与组织的结构体制相适应。组织机构设置大致分为职能型、行政型、矩阵型三种,职责分工要与组织的运行体制相适应,否则会打乱组织的运行秩序。
(6)业务活动的描述要细化到可操作,防止表述不清,产生误解。
3.职责分工的操作方法。问题的思考是一个心智分析的过程,需要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逻辑推理、分析和抽象概括。这个分析与概括的过程,是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和“方法论”的。战国后期,著名的外交家苏秦、著名的纵横家张仪,他们运用纵横学说,将天下玩于股掌之间,这个“纵横”实际上就是一个坐标系,一个X轴,一个Y轴,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一个二维表格,表格最有用的用途是能产生对应关系,形成一种类似于函数图形的直观的表达形式。用表格的方法,纵向将职能活动细分,横向将部门铺开,很容易形成对应关系,也很容易筛选出单个部门的所有职责。最早运用矩阵表进行职责分工的是日本的三菱公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三菱公司进行内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划分即采用此法,此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职责的分配时,也采用了这个办法。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先将企业所有业务详细列出,使事物具体化,然后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归纳,最后汇总抽象,概括出具有代表性的、普遍性的事物特点,就形成了职责描述。
根据企业的中长期战略确定核心任务,即一级职能,结合本企业所处的实际情况,对前述所列管理活动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制造管理等进行修正和补充,形成二级职能;接下来再将每一项活动看作一个过程,按PDCA顺序将其细化为具体的工作,形成三级职能,如计划财务活动细化为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管理,而预算管理再细分为全面预算、对标管理、投资管理等业务即四级职能,如下图,形成一种树状结构。
第二,完成职责的分类描述以后,接下来就可明确每一项活动的责任和权力。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保证了职责无空白、无重复,同时权责能一一对应。也便于发现和改正职责分解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
第三,然后即可用表格矩阵的形式进行分工,使职能、责任、权力,三者与部门一一对应。如表1所示。
4.职责分工的调整。企业内部,由于新旧业务的更迭,人员的调整,机构的变化,会产生新的职责,也会有旧的职责分工需要重新调整现象。在单项职责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职责分工“六原则”进行,尤其是责权统一、责任主体单一、流程高效化、业务经济化等原则要始终坚持。
四、A矿业公司职责分工的实践
从以上所述我们既回答了划分哪些职责,又解决了怎么划分职责的问题,A矿业公司在为机关各部门进行职责划分的实践中,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操作的。
A矿业公司是隶属于T钢铁(集团)公司最大的分公司,主要产品有铁精矿、球团矿、白云石矿、冶金白灰、复合板、铬铁等。下辖三座铁矿山、一个白云石矿、两座石灰石矿、民爆公司。有在职职工7600余人。机关有12个部门,分别为生产部、安全部、设备部、技术部、组织人事部、计划财务部、采购部、宣传文化部、监察审计部以及办公室,共100余人。年产铁精矿粉1000万吨,球团矿200万吨,白云石矿100万吨,石灰石矿130万吨,复合板2万吨。
首先,明确认识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及集团公司赋予矿业公司的战略任务,T钢铁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到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成为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围绕这个目标,提出了实施资源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等战略任务。矿业公司作为集团公司实施资源战略的主要阵地,必须围绕资源的获取和开发利用进行职能梳理。因此,赋予的任务就是获取和加工利用资源,低成本的开发利用资源,并且为新矿山的开发提供人员、技术的支持。
其次,内外部环境要求。内部要求包括人员培养、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现场环境改善、生活设施配套、教育医疗配套等方面的内容。外部环境包括地方发展规划限制,周边环境干扰、地域跨度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等方面的内容。
以此作为核心,定义矿业公司的二级职能,从“人、财、物、法、环”五个方面进行考虑,并比照前述九项管理活动进行补充,同时加一些特定的职能如党建工作。得到如表2所示共27项职能:
对以上二级职能按“过程方法”进行再细分,就可得到三级职能,如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细分为:人员招聘、培训开发、考评激励、人员流动、福利保险、外协管理等三级职能。财务管理细分为:价格管理、资金管理、税费管理等三级职能。
在此基础上,将每项业务进行文字描述后,就可得到全公司针对机关部门的完整的职责表,将这些职能用表格的形式分解到相关部门,再将责任和相应的权力进行描述,就得到一张职责分工表,如表3。
根据矩阵表,可以很方便地提取出每个部门的职能,如计划财务部的主要职能为: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对标管理、投资管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账务管理、价格管理、资金管理、税费缴纳);会计管理(综合统计、会计核算)。
详细的职能描述有:(1)全面预算管理:一是全面预算。编制公司预算和重点工作,组织预算平衡会议,预算执行情况检查考核;重点工作落实,预算完成情况分析。二是对标管理。对标指标的选定与优化,差距分析与改进跟踪;标准成本制定、检查、考核。三是投资管理。项目投资计划的下达和项目费用控制与监督。(2)财务管理(略);(3)会计管理(略)。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机构经常调整,业务也经常有变化,职责需要重新调整,因此经常遇到职责分配的困境:一项职责,划分给甲部门合适还是乙部门合适,常常令人无所适从。在实践中,我们也采用表格矩阵的形式,在第一列将判断的标准列示,第二、三列将调整的方案列示,按照标准对所列方案进行对比判断,择优而定。现举该公司矿产品涉外管理一例说明,在矿产品涉外业务中,现状是由各矿组织招投标,但责任主体是生产部,因此导致相互指责推诿,为了理顺职能,拟重新调整职责分工,如表4。
五、结语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就是事物的规律,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在努力寻找事物的本源以及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指出了一些基本的思路和方法。儒家学说也讲到“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讲的就是将所研究的对象用“窗格”一样的格子来细分,找出其中的规律,这个“格子”其实就指用纵、横两个维度将事物进行剖析。中国还有句话叫“条理清晰”,也包含有这层意思,“条”是指纵向,“理”是指横向,与上述孔子的思想异曲同工。到了近现代,人类研究事物的方法逐步成熟并多样化,一部分规律也已为人类所掌握。在企业管理方面,经过改革开发的几十年发展,中国的企业大量引进和吸收了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逐步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手段,该矿业公司在职责分工——这个企业管理的基础环节的探索也正是对事物自身规律的一种探索,而这种探索也正是在前人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进步。
参考文献:
[1]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2003
[2] 亚当·斯密.国富论,2001
[3] [法]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96
[4] 周三多,陈传明.编著.管理学,2000
[5] 王恩亮编.工业工程手册,2006
[6] [美]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李维安译1999
[7] 林明清编著.工业安全生产知识手册,1984
(作者单位:山西太钢(集团)公司矿业分公司组织人事部 山西太原 03000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