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的习得性无助现状及干预策略

2016-05-14 22:05胡志萍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中职生策略

胡志萍

摘 要 为了了解中职生习得性无助的现状,采用《中职生习得无助感问卷》对210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职生在认知无助、情绪无助、行为无助维度上及习得性无助总分显著高于中学生,在归因无助上,中职生的得分显著低于中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得分上仅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从而进一步提出减少中职生习得性无助的策略,为完善健全中职生的人格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职生;习得性无助;策略

1 引言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也被称为习得性自暴自弃。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情感,对个体的成长非常不利。

目前习得性无助的现象越来越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对习得性无助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有的研究表明中职生是习得性无助的易感群体,表现为低成就动机、低自我概念、低自我效能感、消极定势等四个方面;高中生上网聊天后者游戏时间与习得性无助呈显著正相关;中小学生的学业习得性无助感不容乐观,学业无助感有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从已有的研究现状看,大多数关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为质性研究,量化的研究相对来说还较少,基本上每个年龄段是学生都有涉及,涉及的学生范围面较广。

在所有的学生群体中,中职生应算较为特殊的群体,因为在中职院校就读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在初中阶段被分流的学生,中职生相当于和大部分的同龄群体分道扬镳进入不同的领域。中职阶段和高中阶段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区别,高中阶段还是一个单纯的学习时期,而中职阶段相当于进入一个小型的社会;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高考,而中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就业;就读高中的地域大多离学生的家距离较近,而中职院校大多在省会或较发达的城市,大多的中职生需要远离家乡。相比高中生,中职生遇到更多的挑战,而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大多是学业不良者有一定的习得性无助感,到了中职阶段,其习得性无助感如何?是否会因为群体中大多数人都为学业不良者而获得缓解?还是因为和自己熟悉的同龄群体走不同的人生道路而加重其习得性无助感?本研究旨在了解中职生的习得性无助感现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从而为提升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中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厦门市某中职院校210名的一、二年级的中职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210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问卷为196份,有效回收率为93.3%。

2.2 研究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按照统一的指导语,问卷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研究工具为《中职生习得无助感问卷》,该问卷有认知无助、情绪无助、行为无助、归因无助四个维度,该量表的Cronbach alpha 一致性系数是0.874,分半信度是0.821,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3 统计处理

采用问卷调查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处理,具体运用描述统计法、独立样本t检验法、方差分析、事后检验法。

3 研究结果

3.1 中职生习得性无助整体情况

对中职生的习得性无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职生在情绪无助和行为无助上的得分排在前列,归因无助的得分最低,而中学生整体的归因无助得分最高。将中职生的习得性无助得分和中学的习得性无助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职生在认知无助、情绪无助、行为无助维度上及习得性无助总分显著高于中学生,在归因无助上,中职生的得分显著低于中学生。

对中职生的习得性无助得分进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习得性无助的得分上仅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情绪无助、行为无助、归因无助维度上的得分及习得性无助的总分上职一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职二年级的得分。

4 讨论与分析

4.1 中职生习得性无助得分的整体情况

本研究显示中职生在情绪无助和行为无助的得分上最高和已有的研究中职生在归因无助上的得分最高存在一定的差异。原因可能在于:对照组的数据来源相对来说较早,在发现中职生的归因无助得分高的情况下,广大中职院校采取了一定的相关措施来解决该问题,数据表明中职生的归因无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缓解,故在和中学生相比较,中职生的归因无助得分显著低于中学生。中职生的认知无助、情绪无助、行为无助维度上及习得性无助总分显著高于中学生,原因可能在于: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属于学业不良者,遇到许多的学习问题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由于堆积太多的学习问题,有一定程度上的自卑心理,遇到不会的问题不敢也不愿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故在遇到问题时,大多数都是不知该如何解决,也不知如何向他人寻求有效的帮助,该状态已经形成一种习惯,短时期内较难改变,从而持续到中职阶段,故其在认知无助和行为无助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中学生;由于其学业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来自老师言语或行为的处罚,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都有尊重的需要,在被处罚的同时,个体内心有很不愉悦的感受,对老师和其同学而言该个体已经习惯被批评,故没有对其进行安慰,而对个体而言是一种被大家忽视自己情绪的体验,在遭遇大部分的负性情绪时都没有应有的社会支持,故久而久之形成了情绪无助,故中职生的整体习得性无助总分高于中学生。

4.2 中职生习得性无助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职一年级的学生在情绪无助、行为无助、归因无助、习得性无助的总得分上显著高于职二年级的学生。该现象是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表明随着在中职院校的学习,个体的习得性无助感下降,当然由于本次研究职三的学生大多出去实习了,故而没有数据支撑,在今后的研究可以对该现象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职二年级的学生其习得性无助感得分显著低于职一的学生,原因可能在于:中职生在初中大多数是被集体忽视的个体,个体的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实现,而到了中职阶段,个体之间的差异缩小,彼此之间的学习能力都大同小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体的内心体验到较积极的存在感,加上同学之间彼此能力相差不大,故而在班级的大小事中,个体有胜任的机会,故总而言之,在中职阶段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有利的,需要广大中职教师共同努力。

5 对策与建议

中职生在认知无助、情绪无助、行为无助及习得性无助的总分上显著高于中学生,更进一步表明中职生是习得性无助的易感群体,对该现象广大的中职教师应予重视,中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更是责无旁贷。

对于习得性无助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借助于团体辅导,先筛选出高习得性无助得分的同质性团体,然后定期对其进行辅导,在同质性团体中,让所有的个体在活动中感悟,在分享中成长,对个体的认知及行为的转变有很大的益处;心理健康老师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在新生适应、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应对挫折、青春期问题上给中职生进行辅导,帮助中职生解决适应和情绪困扰等问题,学会处理宿舍内和班级之间的人际关系,能够积极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正确看待青春期困惑,从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水平。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月等一系列活动,通过黑板报、手抄报、主题班会、心理剧等多种形式,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小的成功提高自信心,从而降低习得性无助水平。

心理健康教师还可以对班主任进行讲座培训,针对习得性无助中的具体维度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认知、行为和情绪无助上,指导班主任引导班集体树立互帮互助的意识,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合理理性情绪疗法,让其摒弃自身的非理性信念。

对广大教师而言,要对中职生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爱,尽量减少对其惩罚,当其犯错误时,更多的是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整体而言,中职生大多数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广大中职教师应因材施教,多关注表扬他们,若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可对其进行自信训练,对中职生今后 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生自身要有锐意进取的态度,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成长,不断完善自身让自己成为21世纪的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水珍.中小学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形成、表现及其治疗[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2(01):75-78.

[2]Seligman,M.E.and S.F.Maier. Failure to escape traumatic shock[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67(74).

[3]倪海.“习得性无助”学生及教育对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05):29-32.

[4]席天鸿,韩哲,林芳.高中生上网聊天或游戏时间与习得性无助的相关研究[J]. 校园心理,2013,03:172-175.

[5]戴育红,熊少严.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助感现状调查[J].中国德育,2015,16:13-17.

[6]曾莹.中职生学习习得性无助感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

[7]赵莉莉.中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及其与学业自我效能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

[8]武任恒,曾莹.中职生学习习得性无助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2(11):87-90.

作者单位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福建省厦门市 361100

猜你喜欢
习得性无助中职生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让孩子善于习得乐观
在物理学习中教师如何避免学生的习得性无助
军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案例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