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诗歌母爱主题的对比分析

2016-05-14 21:09武亮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游子吟

武亮

摘 要 母爱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的话题和共通的情感,中西方无数优秀的诗人都极尽所能地歌颂这一伟大的主题。本文通过韵律、意向、用词、意境和母爱内涵等方面将《游子吟》和Mother To Son作为典型来分析中西母爱主题诗歌的异同。

【关键词】中西诗歌;母爱主题;《游子吟》;Mother to Son

《游子吟》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代表作,其中吟唱母爱的经典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流传至今,家喻户晓,令身处异地的游子们有了思乡和想念母亲的寄托。美国诗人Langston Hughes的Mother To Son也同样以母爱为主题,流露出对母亲的赞扬和歌颂。诗中采用了平实的语言,以母亲的谆谆教诲为形式,表达了最质朴的亲情。血浓于水,剪不断的是母亲和子女间的联系。这样的取材是相同的,情感上是相通的,并且在描绘图景和语言的使用上都很平淡朴实。但是,在具体细节上,两首诗歌又反映出很多不同之处。主要从一下几点阐述:

首先,诗歌韵律有所差异。《游子吟》是中国典型的五言律诗,其特点是长度一致,句式整齐,清晰简洁,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和谐美。在诗律方面,这首唐诗是平仄诗律。此外,中国诗歌里语言的对偶也是十分关键。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不仅要求形式上工整,而且在意义上也要交相呼应。例如诗中“慈母”对“游子”,“手中”对“身上”,“线”对“衣”,“密密”对“迟迟”和“寸草心”对“三春晖”,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识记。相比之下, Mother To Son则是典型的西方自由体诗歌,长短不一,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西方诗歌重视音步音格。采用了对话的韵律和言语模式,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对儿子的忠告,通过自身在生活中与困难抗争来鼓励儿子勇敢地面对生活,永不被打败。整个诗歌都是母亲一步步地劝导,旨在传达思想。

其次,诗歌意向的选取和修辞的使用不同。《游子吟》中,诗人选取“慈母”、“游子”、“线”、“衣”等意象表达了母子的难舍难分,慈母和游子如同线和衣,水乳交融。“寸草心”和“三春晖”之中,“寸草”比喻子女,“晖”(阳光)比为慈母之恩。这种明喻直接显示出喻体和本体,使得形象生动具体。句尾的反问手法,将二者进行对比,差异就愈发凸显。小小如萱草的孝心实在无法回报母亲如春日般温暖的恩情。Mother To Son中使用了“stair”,“tacks”, “splinters” , “carpet”, “floor”, “light”等意象,诗人其实是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生喻为“stair”,将“tacks”和“splinters”比作人生道路上的苦难。正如这个比喻,整个人生的过程就仿佛是攀登楼梯的过程,困难险阻不可避免,而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放弃,就是坚持不懈。另外诗歌中的辅音也省略了句尾的“g”的。如“reachin”, “turnin”, “goin”, “landin”, “climbin”。

第三,从诗中用词来看,两首诗鲜明地表现出中西诗歌的差异。《游子吟》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密密”二字表现母亲对子女远行的担忧和美好的期望,而一个“恐”字又生动地描绘了母亲内心的恐惧。这样的动作和心理描写都是从侧面描写,将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托在情境和实物之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这便是中国诗歌的显著特点,看重意境,“此时无声胜有声”。人们只能身临其境,才能与诗人心灵相通,了解诗歌的精髓。而西方诗歌则大相径庭。Mother To Son语言则是南美地方方言,诗歌是从一位受教育不多的母亲口中所道出的。例如“aint been no”指“hast been” , “Ise been” 是美洲土著居民使用语,代替“Im”,“Ive”的使用,“set”指 “sit”。这位母亲虽然学识并不渊博,来自社会的下层阶级,从她娓娓道来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虽然没有那些深刻的哲理,但是选取的都是来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作为暗喻,因此全诗整体风格自然、诚恳可信、感情真挚,也能被大众接受和理解。在描写人生的艰苦时,从第七行到第十二行使用了“landins”, “corners”, “dark” 层层递进的方式来说明母亲经历的不同阶段的艰苦生活。诗中两个破折号的分别代表对上一句的进一步解释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第二句(Life for me aint been no crystal stair.)和最后一句交相呼应,行文紧凑。倒数第二句(Ise still goin.)直接传达了“壮心不予年俱衰,死去犹能做鬼雄。”的精神品质。母亲对儿子的激励通过这样的诗句直白道出。这便是中西方在诗歌意境创造上的差异。东方讲究含蓄之美,而西方人则更为大方直率。

第四,诗歌创造的情境含义不同。虽说同样都是在刻画场景,以母爱为主线。但是,不同的场景背后折射出的是深层次的文化差异。《游子吟》诗中选取的是年迈的母亲在儿子临赴战场前,为儿子缝制衣物的情境,这是符合中国古代人的真实生活的。古人有云,战衣缝制地越密,游子便能越早地归家。母亲并没有用眼泪或者是言语来表达对儿子即将远行的不舍,只默默地通过密密地缝制衣服这一举动来传递伤心和担忧。而Mother To Son中母亲她自身就勇于攀登,永不言弃。由此可以以身作则地作为青年奋发向上的典范,塑造了反抗阶级压迫与种族压迫而不懈斗争的黑人战士的光辉形象。这就是西方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生动体现。因此,中西方之间的内在文化区别才是造成这些外在印象迥异的根本原因。

最后,两首诗歌对于母爱内涵的差异也很明显的。《游子吟》中除反映了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和不舍,也同时饱含子女对母亲恩情无以回报的痛苦和矛盾。全诗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便是这种惆怅的升华。相反, Mother To Son诗中 “So, boy, dont you turn back”紧接着的两个“dont”语句(“Dont you set down on the steps”,“Dont you fall now —”)都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引导和期望,宣扬的主题也是告诫和建议。母亲希望儿子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最后成功地抵达人生顶峰。这与西方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观念息息相关,即崇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是自由的,有其自己的思想和不可侵犯的权利。尤其是在成年之后,更要为自己负责,独立而不依赖,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

总之,不管是诗歌韵律上带来的感官差异,意象和修辞带来的想象差异,用词带来的直观差异,还是情境描绘和母爱内涵的理解差异,这都充分地说明了中西方在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根本性区别。然而,文化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传统亦是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只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和学习,各种文化需要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世界的文明才能不断传承、源远流长。

作者单位

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125

猜你喜欢
游子吟
游子吟
游子吟
游子吟
游子吟
孟郊《游子吟》赏析
学一个成语,记一首古诗词(上)
唐诗赏读——游子吟
从功能对等论来分析《游子吟》的三个译本
游子吟
学者认为《游子吟》也是一首励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