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

2016-05-14 20:32阴智强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导学自主学习有效性

摘 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但是这种“浅易文言文”却让许多同学觉得索然寡味,痛苦不堪。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文言文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跟现代汉语相去甚远,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不多;但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文言文教学效率的低下。

【关键词】有效性;文言文核心价值;导学;自主学习

1 准确把握不同文言文文本的教学核心价值,兼顾文言文的“文”与“言”

文言文因其题材、体裁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人物传记、山水游记散文、议论性散文、抒情性散文、书信随笔等,其教学价值亦不尽相同:《滕王阁序》具有辞藻华丽、典故众多、铺陈对仗的骈文特质;《六国论》是气势磅礴、条分缕析、论说有力的说理文;《项脊轩志》则是情感真挚、亲切细腻的写人叙事散文。若上述文本都是以实词、虚词、活用、句式为教学重点,就违背了文言文教学内容的“四个方面”。因此,具体文本应具体对待:对于语句较难理解、文言知识较多的文言文,应将教学重点放在疏通文意上,逐字逐句翻译也未尝不可;对于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则应将教学重点放在鉴赏人文精神及其思想性上。同时,由于不同文本作者不同,在写作背景、创作风格、思想个性等方面也大相径庭,因此在教学上也应因文定教:如《项脊轩志》,可以从故事入手,抓住作者情感抒发这一主线,引导学生体味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滕王阁序》,教学时要把重心放在品味文本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典故以及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方面。

综上所述,准确把握文言文的教学核心价值,是兼顾“文”与“言”的前提。

钱梦龙先生曾于1997年提出这样的看法:“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有‘言而无‘文。”“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①然而,十几年过去了,“文”与“言”割裂的现象在文言文教学中仍然存在。文言文终归还是一篇文章,应当把它当作一篇文章来读,教师要深刻领会文本精髓,发现文本独特的“基因”,进而把握住教学的核心价值。带领学生依据“文”的环境去理解“言”,真正做到既重视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又达到“文”与“言”的和谐统一。

2 以导学为纽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文言文教学常常面临两难境地:教师若不“句句落实”则怕学生“吃不饱”;如果“字字计较”又有索然寡味之虞。在这样的两难境地中,许多教师把文言文上成了照本宣科似的“朗读注解”。

孙绍振这样写道:“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②诚哉斯言,优秀的教师把“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给“讲出”来。

文言文教学离不开“串讲直译”,但这绝非文言文教学的全部。一篇文言文,教师应先分析其文本核心价值,发现它独特的教学价值,指导阅读方法,通过“导学--生疑—合作—探究—释疑—总结”的方式,培养学生一系列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从而才有可能让文言文教学从枯燥的“一言堂”变成“百花齐放”。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导学模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进行文言文教学,简称其为“文言四读”。

第一步,课前“泛读”: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

学生找出字、词、句的障碍,在文中圈点批注,并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完成合作交流,最大程度消除阅读障碍。

第二步,课中“精读”:通过朗读、品味、鉴赏、比较,深入发掘文言文的 例如在《项脊轩志》的教学中,同学们通过朗读和品鉴,都觉得文章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感人至深,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我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将修改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与原作对比。同学们由此深入领会了文言的技法之妙和虚词之美。

第三步,课中小组“研读”:每位同学提交“问题”,学习小组组内相互释疑,各组之间交流,师生共同研习,教师总结。例如在《六国论》的教学中,先明确这篇政论文的核心价值,再围绕其论证的层次和论证的方法展开“研读”,把小组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生生合作与师生互动。这样的“研读”模式,既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有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第四步,课后拓展阅读:根据文本特点,推荐课外阅读文言篇目。通过阅读推荐篇目,比较与课内文言文的区别,强化文言文语法的落实,强化对文言文脉络的梳理以及文化、文学韵味的梳理。例如,学习完《项羽之死》,笔者给学生推荐《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分析了项羽和韩信这两个悲剧英雄的异同点,又赏析了司马迁刻画悲剧人物的方法。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笔者主要是发挥了组织、引领、激励、点拨的作用,点到为止,留有余地。

总之,文言文课堂教学要增强有效性,实现高效的课堂,必须做到“四重”:

(1)重视朗读。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现。”

(2)重视梳理。文言文知识点很多,字词句段篇都有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

(3)重视直译。学习文言文时不妨让学生多进行口头翻译,并要求尽量直译。

(4)重视记诵。对重点文言文篇目要求学生能背下来,加强检查,落实到人。

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教师应当切实深入文本,善于发现文本核心价值,引领学生走进文言世界。激发学生文言学习的热情,转变教学方式,摆脱无意义的重复和千篇一律的教学俗套,从而真正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厚江.一个“冤”字探到底——我教《窦娥冤》[J].语文教学通讯,2007(12).

[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06).

作者简介

阴智强(1979-),男,汉族。福建省宁化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泉州第九中学(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

泉州市第九中学 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

猜你喜欢
导学自主学习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