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伯龙
【摘要】 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打造高品质数学课堂,本文结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实际,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果;提高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形成梯度教学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形成梯度型教学模式,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获得提高和发展. 只有采用层次教学法,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学习活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面对相同的学习材料,有的能够满腔热情投入学习活动,而有的只能成为旁观者. 因此,教师在选择学习资料时,一定要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基本情况,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引导学生全面参与,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和面积”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练习:给学生提供圆形的硬纸片、一把尺子、一条线,要求学生运用以上物品测量圆的周长,计算圆的面积.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用对折法直接量出圆的直径,然后根据直径求出圆的面积;还可以用对折法量出圆的半径,然后利用半径求出圆的面积;还可以用绕线法测量圆的周长,然后计算出圆的半径,从而求出圆形的面积. 学生在实践测量和动手过程中,不但巩固了直径、半径、周长、面积等概念和计算方法,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照顾到了不同层面的学生,对于基础较差,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只找到一种解决方法即可;而对于基础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要尽量找到更多的解决办法,提高学生思维的多面性.
二、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口、脑等各个感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自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摆一摆、做一做,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小组事先准备一堆沙子、一个圆柱体、一个与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 让小组成员相互配合,用圆锥体装满沙子后,将其倒入圆柱体,结果,小组中的每一名学生都发现,这样来回倒三次,正好将圆柱体装满. 这样一来,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加上教师的细心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很容易的理解圆柱体积是跟它等底等高圆锥体体积的三倍,而反过来理解,就是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由此导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促使小组成员相互配合,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此,我们要努力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了一个小熊坐汽车的画面,但汽车的轮子和实际生活中的不同,不是圆形而是正方形的. 同学们一边观察老师一边提问:“同学们,这种汽车坐起来舒服吗?”同学们立即回答道:“圆形轮子的汽车坐起来才舒服. ”接着又为学生展示了另外一幅动画,小汽车的轮子是圆的,但车轴却在圆心以外,这时又问:“轮子是圆的,但这种汽车坐起来舒服吗?”同学们立刻想到车轴应该位于车轮的中心,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引导学会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从一类问题中掌握问题的根本,学会举一反三,做到触类旁通,能够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上主动提出问题,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面积的变化》这节课的时候,首先给学生留出自学的时间,让学生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通过之前学习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这些图形的相关知识,同学们想到了面积是否会和图形的边长变化有关系?是不是所有图形面积都和图形的边长变化有关系?图形面积变化和周长变化的规律是否相同呢?为什么要学习面积变化规律,这对解决问题有什么意义?同学们能够提出这些问题说明学生有着强烈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于是,笔者让学生交流合作,一起讨论这些问题,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举一反三,做到触类旁通,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要想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就需要广大数学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努力实现素质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艳玲.浅谈实施小学数学快乐教学的基本策略[J].学周刊,2011,(20).
[2]欧明霞.小学数学中的几个“为什么”[J].中小学数学,2011,(04).
[3]张海蝶.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构[J].科技创新导报,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