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本文就小学科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究,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小学阶段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小学科学 合作学习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073-02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不明确,任务不清楚
学生在讨论时,由于对讨论的目标不明确,任务不清楚,从而造成有的学生是在海阔天空自由讨论,有少数人不积极参与讨论,多数人是茫然无措的,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就这样时间一晃而过,白白浪费了讨论学习的机会,什么也没有学到。
(二)课堂无人监管,没有规则
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则,学生们各吹各的号,各干各的事。甚至有的小组以小组学习作为掩护,把小组讨论变成了他们说闲话、聊天的最佳场所,错过了讨论的时机。有时组内出现意见分岐,没有人协调,全组为一个问题而争论不休,把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心任务丢在一边,从而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背道而驰。
(三)好生包揽,后进生旁听
组内讨论发言表达的机会都让好生占去了,全是好生唱主角,后进生就成了旁听者、旁观者。有的后进生为此还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事事不如别人,最后造成后进生不仅在小组中得不到提高,还在小组讨论的掩护下,逃避学习责任,使他们形成了不学习也没人发现、没人批评的心态。
二、有效提高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
(一)注重科学分组
在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最常见到的分组形式是按座位自然分组,即座位前后左右四人或六人形成一个小组,这样的小组一般是按照学生的高矮和男女生搭配的,对于组织活动简便易行。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在这样的小组中,人员搭配极不合理,不利于小组间的角色分工,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势互补得不到体现,小组学习中,学生彼此间不能相互促进,所以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小学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科学分组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能力、性格等差异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促进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彼此促进,共同进步。需要强调一点,分好的小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动态的,有时可以根据主题和学生特长的需要重新组合,提高学习的参与兴趣。
(二)明确共同任务及个人的责任
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小组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讨论解决问题,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建立小组成员之间信任和团结关系。这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良性运行的核心所在。否则,合作学习只是形同虚设,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起不到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应体现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布置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让每个成员明确本组的共同任务,围绕任务,做好有效分工,落实责任。如谁负责记录,谁负责观察,谁负责实验操作等,尽可能使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最终达到合作学习的目标。
(三)进行科学指导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一个科学现象或者概念进行探究,其具体的探究与学习行为需要教师科学的指导。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尚不健全,因此,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进行明确,使每一位学生了解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安排合作学习与探究的步骤。合作前,小组成员要对学习与探究的方法进行讨论。合作中,各自发挥力量,共同促进科学知识的学习。合作后,要积极进行交流与讨论。而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学会倾听,了解学生在讨论些什么,注意学生的讨论方法,在学生讨论之后再进行学习方法与学术方面的纠正,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将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与大家分享。
(四)评价激励,促进合作发展
如何能使合作学习持续、有效并最终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方式,需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及时评价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况,能够使每位组员更清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老师给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要表达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自信心,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对小组学习的评价应该坚持以评集体为主,评个人为辅;以评全面为主,评特色为辅;以评过程为主,以评结果为辅。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就可以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素养。
[本文内容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罗晓艳省级课题《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JCJYC152201050。]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