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砚松
摘 要: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校企合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优越性得到一致认同,校企合作作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得到普遍重视。但从目前情况看,校企合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院校 校企合作 合作模式
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1.校企合作的内容比较局限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决定校企合作的程度和质量。职业教育要实现人才的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的功能,必须和企业紧密的合作,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形式还是比较单一,主要着重培养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形式也比较局限,仅仅局限于订单生产、共建合作基地、顶岗实习几方面,校企双方发展全面合作的经验还不多。
双方都花费了过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合作效益却不明显,距离我们需要的校企合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2.缺少互惠互利的机制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应该建立在利益双赢的基础上,产生利益是校企双方的根本动力。目前,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考虑最多的是怎样借助外部资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却很少思索怎样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特别是没有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建立起互惠互利机制。
所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往往不会主动承担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这样,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就很难深入发展下去。
3.缺少互动交流的平台
近年来,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大部分是临时的,往往在需要落实订单培养以及顶岗实习等事项时,有关人员才会通过联系商谈来确定安排。学校和企业都没有组建合作的机构部门,缺少固定的交流场所,尤其是缺乏共同合作章程、必要的校企合作资金等。因为缺乏互动交流的合作平台,发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就会举步维艰,校企合作的优势互补也会效果不明显。
校企双方参与合作的人员接触机会减少,就不可能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也就很难在深入合作的重要问题上进行讨论与研究。
二、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
目前,职业院校在选择校企合作的方式上不断进行探索,继续深化校企合作的进程,但是在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是缺少合理运行的保障体制。就我国现阶段校企合作的情况来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制度上的保障还不完善。在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进程中,地方政府在政策法规上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政策和法规太过笼统,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具体如何合作没有明文规定,往往只是面子工程。
(2)缺乏协调机构。校企合作处于发展不平衡状态,学校与企业之间一边热、一边冷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合作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多,合作的动力不足。
(3)中国重学历、轻技能的教育现状。在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过分注重本科院校,忽视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在发展上总是落后于本科教育的发展。这种特殊的教育现状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更好的发展。
2.缺少必要的激励政策,企业积极性比较低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国家应该制定出鼓励企业行业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激励政策。根据企业和职业教育对社会做出的贡献的大小,进行相应的政策照顾和奖励措施。
比如,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地方政府给予企业更加优惠的税收减免政策,或者给予一定程度的物质奖励或者企业表彰,对于在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进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负责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个人荣誉称号等等。
3.职业院校本身的科研能力还比较弱
职业院校目前普遍存在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不高的问题。因此,加强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积极开展有关科研活动,提高科研水平,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等方面都须寻求新的突破口。
三、完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对策
1.制定实施有关保障措施
必须结合校企合作的现实情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方法加强校企合作,形成制度,促进校企合作按照制度进一步向前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日前,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在思想上的重视是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迈出的第一步。我们的新闻媒体要对学校和企业在思想上进行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和强化,这样才能加强社会和企业在思想上对职业教育的认可。
借鉴国外成功的校企合作经验,针对中国的国情和特点进行实践,这样就能避免走很多弯路。但我们不能盲目跟风,学习国外的经验不在于学什么,关键是怎么学。
2.制定实施有关激励政策
我们需要的是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校企之间协同合作,搭建一个平台,这样企业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人才,学校可以获得可持续的校企合作,最终形成良性循环,这正是职业院校所追求的目标。
校企合作要想发展,作为学校首先要做的是从思想上放下架子,对校企合作的必然性进行彻底的认识,从而形成校企平等的合作基础。同时,学校要站在主动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基础上,深入发掘企业的潜能,强化服务企业的能力。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机制,学校可以利用自己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而企业的利益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利用学校资源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实现员工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提升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二是借助于职业院校的信息和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技术的改造等。
四、小结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具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没有固定的统一模式,各个专业根据各自的特点,其合作模式也不尽相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校企合作制度化的进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校企合作制度化的进程。如何进一步促使校企合作制度化是职业院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制度化问题的对策不仅仅有以上几点,还需要我们在校企合作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参考文献:
[1]吴万敏,李德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对策思考[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王慎行,李绍明.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的制度之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19).
[3]张有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困境与对策——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3).
[4]刘述丽,姚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8).
[5]韩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性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6).
(作者单位:邢台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