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德育在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2016-05-14 02:11豆雪瑜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育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在德育实施中,运用交往德育作用,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德育的层次,増强中等职业校园德育的实效。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深刻分析新时期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正确审视新形势下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校园德育提供切合实际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德育教育;交往德育;职业学校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的急剧增长、世界范围的人口流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社会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中国社会处于复杂的国际环境,德育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传统的封闭、单一的德育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具备相关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业人才的重任。在德育实施中,运用交往德育作用,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德育的层次,増强中等职业校园德育的实效。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知道,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只有融入社会之中,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人类的一个道德理想。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要求三个主要的道德关系是和谐的。其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其二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融洽,其三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友善。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也就是说社会的和谐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和谐决定的,而人是具有思想意识的社会行为主体,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德育解决的正是人的思想和精神层面的问题。因此要改进校园德育工作,就必须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深刻分析新时期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正确审视新形势下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校园德育提供切合实际的理论依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校园德育面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协调发展的态势下,如何思考校园德育转型问题,从而让其更具有实效性,更好地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 走向交往德育,传统德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传统德育正面临主体单一、脱离生活、唯理性灌输,甚至失效等一系列困境。为了更好的完成校园德育审视人类自己、展示自己未来的使命,校园德育应把握德育与交往的互动关系,构建交往德育理论,从而解决德育本身的问题,走出困境。与知识化德育截然不同的交往德育,所要传达的既不是人云亦云的声音、也不是抽象程式化结论、枯燥深奥的理论,而是从德育主体的品德实际、心理特点等前提出发,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时所产生的师生之间的碰撞和相互启发、深入的交往而获得深刻的生命体验以及对人类精神进行的反思与直观所得的真知灼见,目的在于提高个性的思想解放和精神境界。交往德育,它很好地体现了德育主体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统一,并建构起校园德育通向社会生活的桥梁,把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建立在对话、沟通、理解、协调以及解决矛盾的基础上,注重道德规范的内化,是对灌输德育的扬弃与超越。

2 转变灌输德育理念为“以人为本”德育理念

在德育过程中,传统德育将校园德育当作知识来操作,将德育内容限定在所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内,用没有任何证据的“教条”来束缚学生自由选择与交往的价值空间,知识是统治者,学生是盛装知识的“容器”,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始终保持着教育者认为学生“应当……”的状态。

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德育理念造成德育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也就是过分地强调了政治性,缺乏层次性,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外部把道德规范、政治准则灌输给学生,把道德规范、政治准则变为学生行为,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非政治性内容,忽视人的发展,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因此,我们必须转换灌输德育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特征相适应,才能使德育更具魅力和实效。交往德育是把“以人为本”理念深入贯彻到德育中去,它更多的关注人的需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强调把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投放到德育主体身上,关注每一个德育主体的个性特点及原有基础水平,研究每一个德育主体特定思想形成的原因,兼顾个人利益和需要,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识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并且通过自觉、有效的交往,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通过德育交往鼓励向真、向善,培养良知和爱心,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和发挥学生的道德交往能力和觉解能力,从而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现实的、和谐发展的人。因此,首先要转变灌输德育理念为“以人为本”德育理念,发展人的主体性,加速交往德育的实现。

3 转变封闭的说教灌输方法为开放的“交往”方法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下,中职学校师生思想大多数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因此,单纯地依靠专制式的封闭的说教灌输方法进行德育教育,是很难达到树立全员德育意识的目标。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校园德育工作中需要加强引导性的工作,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交往德育就是从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反思、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创新能力和交往能力等方面出发,超越灌输的德育方法,采用“交往”的方法,体现教师和学生在启发式、对话式、反思式的德育过程中通过教师激励与师生对话。

德育过程的实质也就是不断推进人的社会化过程。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只有融入社会之中,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的个性总是充满了社会性内容,因而德育社会化早已成为社会要求。人际关系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在德育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家庭、学校、社会以不同的形式占据了每个人的全部生活,这也就决定了德育这一系统工程中,必然与家庭德育、校园德育和社会德育紧密联系,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失控,都会导致整个德育出现漏洞,给不良思想道德影响以可乘之机,危害年轻一代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支柱之间的沟通都需要交往来完成,交往德育可以在一种良好的人际环境中,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同时它也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这样他们在日后的社会交往中社会化特征就会有所强化,就可以自信地融入社会,从而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交往德育已成为德育社会化得必然模式。

4 结语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校园德育面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协调发展的态势下,如何思考校园德育转型问题,从而让其更具有实效性,更好地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那么本文力图将交往引入校园德育理念,在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交往德育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基础上,通过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校园德育交往缺失的根源与表现,有的放失的实施和谐理念下的交往德育,并进而认真剖析高校交往德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中的重要意义,从交往视域出发来发展校园德育,作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实施交往德育的这一思考,一方面为德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教育哲学,另一方面还为校园德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往外部环境。并且对于促进校园德育进行转型具有积极的理论借鉴价值;同时,对于构建中职学校中师生之间、师师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思想和精神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起着积极的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中的德育,要紧随时代步伐,适应时代要求,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中职学校交往德育的实施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实现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德育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晶.探析中职德育的有效性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2]孙海滨.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典型教育的改革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3]李东元.论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工作[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7).

[4]全宏伟.试论加强中职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J].成才之路,2009(18).

[5]王艺宝,王敏灵.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6).

作者简介:

豆雪瑜(1989~ ),硕士,郑州市商业贸易高级技工学校助理讲师。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德育教育
档案管理在职业学校评估中的作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让管理更有效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