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拟人化教学,活化数学课堂

2016-05-14 14:12童宗雨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活力课堂

童宗雨

摘要:很多学生因为数学知识以及数学课堂的枯燥乏味而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喜爱和信心,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对数学课堂的引导要更加艺术化,而数学课堂中的拟人化教学方法的尝试旨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落实知识点,营造轻松幽默的课堂氛围,体会数学的趣味性,进一步培养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拟人化教学;故事情境教学;活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41

数学是一种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从本质上反映了客观自然的纷繁复杂和多姿多彩;但大部分内容却表现为抽象和乏味。数学知识具有连贯性,解题需要条理性、逻辑性、严密性等,因此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存在畏惧和退缩心理。

课堂作为我们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互动载体,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效,学生学得更加简单,轻松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认真去思考的一个问题!事实上,具有活力与生机的课堂,才能使数学学习过程顺利地、完美地进行。

为了营造这种轻松、生机、活力的数学课堂,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多次的探索和尝试,总结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拟人化教学!笔者定义的拟人化教学,就是在数学课堂中,将数学中的图形、代数式赋予任人物的角色,用拟人化的方式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拟人化的教学方式之后,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更加清晰深刻!

回顾这些年的教学过程,我们浙教版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都可以用拟人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加以理解!

一、“数”的拟人化

案例一:七年级上册《2.1有理数的加法》

课堂中,教师也和教材的设计一样,利用数轴表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很好地掌握。然而,课堂中归纳的同号两数相加法则、异号两数相加法则、互为相反数相加法则,绝大部分的孩子被这种文字游戏吓到了,原本轻松简单的数学课堂活生生让学生感觉变成了语文课。因此,学生利用法则去练习时,往往出错的可能性就很大,这一点从学生的作业反馈可见一斑。

这种法则意识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有点难度,需要慢慢的通过实例去感受和巩固,那么是不是我们可以换一种更加简单的方法让孩子们学的稍微轻松,有趣一点呢?

在作业校对课上,笔者就抛开了数轴、抛开了法则。笔者尝试了拟人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加法。在数的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数,就和人的世界一样,人有好坏之分,我们姑且将数也进行好坏之分吧!正数,正直不阿,是好人;负数,负债累累,是坏人;0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那么:

同号两数相加:

(+5)+(+3)=? 表示:5个好人+3个好人=8个好人=+8

(-2)+(-4)=? 表示:2个坏人+4个坏人=6个好人=-6

相反两数相加:

(+5)+(-5)=? 表示:5个好人PK5个坏人,最终灰飞烟灭咯!=0

异号两数相加:

(+5)+(-3)=? 表示:5个好人PK3个坏人=2个好人=+2

(-5)+(+3)=? 表示:5个坏人PK3个好人=2个坏人=-2

通过以上拟人化的教学,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运算就变成了孩子们想象中的游戏,每一条数学式子,在孩子们眼中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大PK,学生们学的有趣,算的开心,课堂也因此变得更加轻松!

二、“形”的拟人化

相信很多九年级数学教师在教授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一个图形。如图,在Rt△ABC中,CD⊥AB于点D,则图中有哪些相似三角形?

显然,这里的大的直角三角形和里面两个小的直角三角形都是相似三角形。而鉴于作业的练习当中往往经多次出现这个图形,所以很多教师也在课堂中将这个图形进行了归纳!用拟人化的方法将大的直角三角形比喻为妈妈,里面两个小的直角三角形比喻成两个儿子,妈妈和儿子们长得很像,因此称这个图形为“母子相似图”。

其实这就是我们课堂中常用的拟人化的教学方法,将这种方法适当用于几何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往往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几何知识点有一定清晰的理解,而且印象深刻。同样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几何的拟人化教学也做了一定的尝试和努力!

案例二:九上《3.4-3.5圆心角、圆周角复习课》

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经常对圆心角、圆周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转化关系一头雾水,虽然学生都知道以上的几个量中,一对量相等,那其余的各对量也都相等(如图所示)。

新课中,教材的处理让人感觉是由圆心角相等,得出弦相等,再得出弦心距相等,最后得出弧相等。教材的编排中,把弧相等放在最后的位置,让教师和学生感觉这些量之间的关系略显复杂、生涩、不自然。因此,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当他们面对各式各样的题型时,总是摸不清楚根据已知相等一对量去选择哪些量相等进行求解,究其原因,就是对这些量之间的相等的先后关系传递性产生了混乱。

所以,教师在复习课中,有必要对这些量之间的关系再做一次清晰的梳理。为了区别于新课的讲解,也为学生更清晰地理解这些量之间的关系。教师尝试了用拟人化的教学方法将这些量进行了拟人化,再配合上一定的故事情境,对这些量重要程度以及推导的先后顺序进行了点拨。

师:圆心角定理中的五个量:圆心角、圆周角、(上接第41页)弧、弦、弦心距,哪一个你认为最关键,起到一个衔接的作用?

生:圆心角吗?是弧吗?!(不太确定)

师:实际上,这个问题并没有确切的标准答案.就我个人理解,的确是“弧”的作用最为关键,起到一个衔接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如图:

这五个量当中,圆心角和圆周角的本质是“角”,弦长和弦心距的本质是“线段”,而角度和线段之间是靠弧来联系衔接的!可见弧在五个量当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教师借助图表帮助学生梳理了这五个量之间的关系,一部分学生若有所思,也有一部分学生不以为然,为了再次增加孩子们的直观感受和深刻印象,教师对这个图标又进行了故事情境的拟人化!

师:同学们,其实这五个量之间就是我们古代一个非常感人的爱情故事啊!弯弯的“弧”像桥梁,桥梁架于银河上,“角”是力量的象征,尤其是牛角,而牛角的代表就是牛郎哇!“线”是温柔的表现,女子挑针引线,就是织女呀!难道这不就是一个浑然天成的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爱情故事吗?

生:哈哈哈(老师有点扯,但似乎扯的有点道理哦)

笔者认为,经历这样故事情境的拟人化教学,学生对这个量之间的关系应该会理解的更加深刻而且彻底!再增加课堂轻松活跃氛围的同时,学生也很好的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笔者认为这样的知识点在学生今后的记忆中,应该会是非常难忘的一种收获。或许,某些学生也会因为你老是的“老不正经,天马行空”而喜欢上你的数学课,这种轻松幽默式的拟人化教学也更能走进现在孩子们的内心。

所以,一位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很多时候也体现在教师的语言表达、肢体动作等方面。一直以来,笔者都以“轻松、幽默”的数学课堂要求自己,通过类似于“拟人化教学”的方式,希望使学生喜爱数学,进而喜爱学习。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安玉智.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活力[J].吉林教育,2010(17).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 325000)

猜你喜欢
活力课堂
构建有效教学活力课堂的思考
以师生为本的小学语文活力课堂初探
关于构建小学数学活力课堂的思考
构建活力四射的高中语文课堂
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在玩中学,学中练,打造小学体育活力课堂
运用兵教兵策略构建活力英语课堂研究
推行合作学习, 构建活力课堂
探索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活力课堂构成要素
小学语文营造趣味活力课堂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