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心理疏导

2016-05-09 01:25王丽茹李奋生许若兰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

王丽茹, 李奋生, 许若兰

(成都理工大学 a. 马克思主义学院; b. 文法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9)



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心理疏导

王丽茹a, 李奋生b, 许若兰a

(成都理工大学 a. 马克思主义学院; b. 文法学院, 四川 成都610059)

摘要:探讨了在既定的社会利益分配制度下,建立健全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心理疏导机制。认为要建立健全心理疏导机制,应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合理选择参照群体;二是提高自身价值能力,合理设定价值期待;三是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农民工; 相对剥夺感; 心理疏导

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分化重组进一步加大,一个新的特殊社会群体——大学生农民工——继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之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然而,目前学界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度不足,并且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客观的制度因素层面,较为宏观,而对这一群体的心理因素探讨较少,更缺乏对该群体相对剥夺感的研究。大学生农民工由于自身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客观上处于社会利益分配体系中的不利地位,主观上由于参照群体选择的失当及与自身能力不一致的价值期望,极易引发失衡心理,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是基于特定参照物进行横、纵向比较的结果。横向比较是指与自身外的个人或群体进行比较。纵向比较意味着与自身的“期望”相比较。既然相对剥夺感是一种进行比较后的主观感受,本文便主要从主观心理层面寻找疏导机制,以缓解大学生农民工这一庞大、高知、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弱化这一群体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此研究无论是对维护社会稳定还是促进这一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 大学生农民工的概念及群体规模

大学生农民工是近年出现且在不断壮大的新群体,虽然学界对此有了一定关注,但对于该群体的概念界定尚不规范。本文在参考各学者的定义后,采用钱正武教授对该群体的定义。他的界定较为简洁、规范,且揭示出了该群体的深刻内涵。他认为,大学生农民工指的是“出身农村、受过高等教育且具有大学(大专)学历,毕业后进入城市但职业和生活境遇与进城农民工相同或相似,未能获取与城市居民同等“国民待遇”的年轻人群体[1]。该群体从知识储备量上来说是大学生,但从制度身份上来说仍属于农民,无法完全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近年来,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中,从外出而非本地农民工与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这两个统计量,可以了解到目前大学生农民工的大体数量。表1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2011—2014年的数据对大学生农民工的数量进行整理而得的。

表1 2011—2014年全国大学生农民工数量

图1 2010—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增长速度

从《全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得知,虽然2010—2014年外出农民工的增速有所回落(图1),但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仍在逐年增加,截至2014年,大学生农民工数量已达到15 643 530人。

二、 大学生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及其影响

“相对剥夺感”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在研究二战参战士兵的心理状态时提出的。之后,社会学家默顿使用参照群体理论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阐述,认为相对剥夺感是指“个体或群体相对于自身状况所持有的态度,是伴随着在比较之后对自身利益得失的判断和评价而产生的主观心理感受。”[2]此外,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古尔指出,相对剥夺感源于行动者对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说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不仅是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的结果,也与自身期望的比较有关 。

一方面,产生“相对剥夺感”的个体如果能够积极乐观地看待这一问题, 并从中看到自己与参照物之间的差距, 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努力缩小这种差距。 比如,如果以城市居民为参照群体,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农民工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 努力让自己的行为向想要加入的群体发展, 有利于其自身素质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大学生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带来的影响主要还是消极的, 从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层面上说, 严重的相对剥夺感会影响心理的健康状态, 产生妒忌、报复等不良心理,也会产生病态心理, 如愤怒、沮丧、抑郁,严重的会导致自杀[3]; 在群体层面, 如果大学生农民工群体中普遍存在相对剥夺感, 必然是社会不稳定的先决条件,相对剥夺的程度越高,社会紧张程度就越高, 严重的相对剥夺感有可能使群体产生集群行为, 造成较大的社会动荡。

三、 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原因

从以上学者对相对剥夺感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相对剥夺感是在进行比较后产生的主观心理感受,比较的对象可以是横向的参照群体,也可以是纵向的价值期待,以及进行比较时采用的公平标准,因此对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原因,主要从参照群体、价值期待、公平理念这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1. 失当的群体选择与混乱的比较规则

大学生农民工的心理参数往往是感性的,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参照群体选择的失当及比较规则的混乱导致的。

(1) 参照群体选择失当。一般情况下,人们倾向于选择空间距离小、亲密程度高的对象作为参照群体,但Andrews 等人的研究表明,“教育程度会使得人们的比较参照对象从内部群体扩展到外部群体,教育程度越高的员工,越倾向与群体外的个体进行比较”[4]。因此,作为大学生农民工,较高的知识储备量让他们具有了较为开阔的眼界。他们倾向于把参照群体的范围扩大,与群体外的个体进行比较。而一旦他们无视自己的条件,选择与自己的情况、条件相差较远的群体为参照群体时,相对剥夺感就很容易产生。

(2) 比较规则混乱。大学生农民工相较于受教育层次较低的农民工而言,他们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具备较好的市民化基础,在许多方面与城市居民趋同,因此更倾向于以城市居民而非农民为自身的参照群体。但是,大学生农民工由于自身社会阅历及思维的局限性,很难对参照群体有全面的认知,片面地对某一群体进行认知,产生“仇富”“仇官”心理。同时,比较的惯性荣誉导致人们在进行比较时经常倾向于无规则无方向的比较,用自己不足的方面与参照群体优势的方面进行比较,导致许多人总觉得自己的收获不如别人,由此滋生自身的相对剥夺感。

2. 价值期望与价值能力不一致

社会心理学家泰迪·古尔在《人民为什么反叛》一书中指出,相对剥夺感是行动者对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其中,价值期望是人们认为他们应当获得的一般价值地位,与人们固有的观念、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及能力等有关。而价值能力是人们认为他们能够获得或保有的一般价值地位,与努力程度、社会资源分配制度及利益分配制度有关。对于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农民工大学生而言:他们有着更高的教育成本投入,承载着太多的家庭期盼;他们的心理预期比一般的农民工高,有着更高的价值期待,渴望更多的发展利益以弥补他们的高投入。然而,现实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资源分配制度及利益分配制度的制约,导致他们自身的价值能力与自身价值期望的不一致。因此,当他们面临残酷的就业现实而被迫加入农民工队伍时会产生强烈的落差感,从而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然而,除去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价值期望与价值能力的失衡外,自身的努力程度也是造成二者不一致的重要主观因素。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如果盲目倚重学历,没有通过努力获取知识,抑或是盲目努力,没有及时关注劳动力市场随时变化的用人需求,都会导致价值期望与价值能力的失衡。

3. 狭隘的公平理念

平等与公平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二者的实现条件有很大差异。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论述讲得十分清楚。他们曾多次强调,不平等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如果想要真正的实现平等就只有在阶级和旧的分工消灭之后,因此,“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5],只有等到阶级消灭之后,才能使公平和平等重合,人类才有可能从平等的角度来界定公平,在这之前,如果把公平与平等混为一谈,那么这种平等只能是一种毫无实际意义的空洞概念。因此,正确认识公平与平等二者间的区别,对于大学生农民工确定合理的公平理念至关重要。我国现阶段存在两种公平理念,一种是基于平等理念之上的,另一种是基于公平理念之上的。由于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农民工在与城市居民相比较时,难以忍受各方面不平等的现实,极易导致相对剥夺感的产生。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利益分配格局不断整合,后一种公平理念将日益深入人心,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将主要源自对人与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合理性的质疑。

四、 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心理疏导机制

根据上述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一群体进行相对剥夺感的心理疏导。

1. 引导大学生农民工选择合适的参照群体

李俊在《相对剥夺理论与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一文中说:“当前我国的社会分层机制正在由身份制向财产制转变,因此,大学生农民工群体也应及时意识到这种转变,做到以财富为分层中轴选择合适的参照群体。当然,从身份制向财产制的转变并不是说财富是唯一的分层标准,而是说财富的多少对确定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具有突出作用。”[6]大学生农民工在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和生活上的贫困性是这一群体的基本特征。因此,在进行参照群体的选择时,应当引导大学生农民工选择与自己的经济状况近似但又不同的参照群体。这样,可以鼓励该群体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向着参照群体迈进,又可以消解过当的比较,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在确定好合适的参照群体后还要注意,在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时,由于人们习惯的是“向上性动机”而非“向下性动机”,总以自己的弱势和他人的优势相比,导致许多人总觉得自己的收获不如别人。因此,有必要引导大学生农民工对参照群体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参照群体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自身的长处与短处,坚持比较规则的合理性与方向性。

2. 引导大学生农民工设定合理的价值期待

从上文对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产生原因的分析中发现,价值期待与价值能力的不一致,也可以说“应然”与“实然”的不一致,是导致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原因之一。

(1) 提高价值能力。价值能力与“实然”同义,与努力程度、社会资源分配制度及利益分配制度有关。与城市户籍的大学生相比,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毕业求职,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由于其特殊的经济及社会地位,处于利益分配体系的不利地位。归因理论认为:内控型的人即把问题归因为自身的努力程度而非外界的环境,则更具有自我效能感;而对于外控型的人来说,他们倾向于把原因归为外在环境而非自身可控的因素,在面对自己的失败、他人的成功时较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对于个体而言,无法决定社会资源及利益分配制度,但如何在既有的分配制度下,培养自身内控型的归因方式,通过自身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价值能力,以达到预期的价值期待,是大学生农民工弱化相对剥夺感的有效途径。

(2) 价值期待的合理设置。价值期望与“应然”同义,与人们固有的观念、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及能力等有关。大学生农民工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知识储备量较高。同时,他们也承受着较重的教育成本,较高的家庭期望。这些都使得这一群体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及生活水平有着较高的心理预期,导致价值期待的设定值过高。价值期待的合理设置,应基于自身实际的价值能力,同时要随着自身价值能力的改变加以适当调节。不能在无视自身价值能力的前提下,虚设价值期待。否则过高的价值期待只会徒增失望,助长自身的相对剥夺感。大学生农民工应正视自身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下降的事实,根据自身实际能力,设置合理的价值期待。

3. 引导大学生农民工树立正确的公平理念

大学生农民工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具有强烈的平等意愿和权利意识。但由于受 “不患寡而患不均” 的绝对平均主义传统的影响,大学生农民工并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公平与平等二者间的区别,很容易使自身的公平观衍化为一种简单、绝对的平均。这种基于绝对平等概念上的公平理念,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面对社会中经济、政治地位不一致时极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因此,对于大学生农民工而言,促进这一群体的公平理念从否定差异性、实行平均主义、强调结果平等的公正观,向承认差异性、实行机会及过程平等的公正观转变,让这一群体认识到每个人的差异性,针对每个人贡献值的不同给于不同的回报,也是一种公平。只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公平理念,大学生农民工才不会对任何结果上的不公产生不满。但大学生农民工正确公平理念的树立,还需要社会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坚持分配领域的相对公平,以保障过程及机会的平等。

参考文献:

[1] 钱正武,何虹. 城乡二元结构的烙印:“大学生农民工”现象解读[J]. 中国青年研究, 2014(3):74-78.

[2] 罗桂芬. 社会改革中人们的”相对剥夺感”心理浅析[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0(4):84-89.

[3] 张杰. 自杀的“压力不协调理论”初探[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11):778-782.

[4] ANDREWS I R, HENRY M. Management attitudes toward pay[J]. Industrial Belations, 1963,3(l):29-39.

[5] 恩格斯. 反杜林论[M]∥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48.

[6] 李俊. 相对剥夺理论与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J]. 社会科学, 2004(4):74-78.

【责任编辑刘晓鸥】

Psychological Guidance for Relative Deprivation of College Graduated Migrant Worker

WangLirua,LiFenshengb,XuRuolana

(a. School of Marxism; b.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Abstract:The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guidance mechanism for relative deprivation of college graduated migrant workers in the established social benefits distribution system are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choosing a reasonable reference group, improving their own ability and setting reasonable value anticipation, and establishing a correct concept of fairness.

Key words:college graduated migrant worker; relative deprivat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中图分类号:B 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464(2016)02-0217-04

作者简介:王丽茹(1990-),女,四川江油人,成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许若兰(1954-),女,四川成都人,成都理工大学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Z018)。

收稿日期:2015-11-23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
浅谈心理疏导在基层公务员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从严治院”背景下的学生心理疏导对策研究
梅花针叩刺加拔罐配合护理及心理疏导治疗神经性皮炎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运用心理疏导的体会
浅析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与作文教学相辅相成的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