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语境下非言语交际的模态协同

2016-05-09 01:25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多模态协同

林 美 珍

(福建农林大学 文法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大学英语教学语境下非言语交际的模态协同

林 美 珍

(福建农林大学 文法学院, 福建 福州350002)

摘要:尝试在自建小型教学竞赛视频语料库的基础上,探讨非言语交际模态的使用情况和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各类非言语交际模态相互协同配合,共同构建课堂话语意义。认为非言语交际模态的选择与语类有着密切联系。

关键词:教学语境; 多模态; 非言语交际模态; 协同

课堂话语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作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和手段,课堂话语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因此,“研究课堂教师话语是研究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1]。然而,21世纪是一个高度发展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多模态已成为人类言语交际的普遍特征”[2]。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大学英语教学领域,教师课堂话语不是以单一的语言模态呈现,而是以多种非言语交际模态同时共现。作为实现意义的复合话语,多模态课堂话语分析则把每一种模态都看作一个独立的意义生成资源,在教学中,语言和非言语交际模态融合共生,共同参与构建课堂话语意义。

随着多模态话语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应用与发展,国内外学者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角度探讨教师课堂多模态话语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对外语教学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然而,纵观国内外多模态课堂话语研究的文献不难发现,大多数研究仍停留于理论探讨的局面,少数应用研究成果大多来自对西方国家中小学文学课、音乐课、科学课等的课堂话语分析[3-7]。因此,针对大学课堂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仍存在诸多研究空间。而国内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来研究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尚不多见,更无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探讨大学英语教师非言语交际模态的特征、功能以及不同模态间的协同关系的相关专项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自建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竞赛视频为主的小型语料库,借助ELAN多模态话语分析软件,通过标注和统计,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分析大学英语教师非言语交际模态的特征和功能,以期引导教师改变单一以语言为核心的单模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中使用非言语交际模态的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话语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 研究设计

1. 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中使用非言语交际模态总体特征以及不同的非言语交际模态之间的协同关系。基于此,本文旨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①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中使用非言语交际模态呈现怎样的分布特征?②不同的非言语交际模态之间是如何协同配合共同参与构建课堂话语意义的?

2. 语料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语料来源于第二届和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总决赛综合组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的4名(男女各2名,并以教师1,教师2,教师3,教师4加以标注)获奖教师的教学视频[8]。每位教师的教学视频总长约20分钟。教学内容涉及成功、压力等主题。研究语料反映了多模态教学的理念,教学内容充实,教学过程严谨,避免了正常课堂的随意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作用。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导入、篇章结构分析、读中意义理解和读后的课堂表演等几个环节,涉及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模态。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①从比赛的教学光盘下载本研究的语料,自建了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竞赛视频为主的小型语料库,通过应用ELAN4.9.0多模态分析软件对语料库中的视频做多层级同步转写和标注。标注赋码见张佐成等的赋码表[9]。本研究共定义了六个层级,即文字转写、手势、空间距离、目光接触、头部动作和站姿。②参照张德禄[10]对非语言因素的分类方法对语料库中教师使用的非言语交际模态的各项指标进行分类检索,并统计其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和分布状况等。最后,根据量化统计结果,提炼本研究中教师使用非言语交际模态总体特征,分析说明不同的非言语交际模态之间是如何协同配合共同参与构建课堂话语意义机制。

二、 分析与讨论

1. 总体分布特征

本研究有关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中使用非言语交际模态的总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非言语交际模态的总体分布比率

如表1统计结果显示, 4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非言语交际模态呈现不均衡分布态势。其中,手势模态所占比例最大,共出现243次,占总比率37.1%,接下来依次是头部动作模态共出现138次,占总比率21.1%,目光接触模态共出现128次,占总比率19.5%和空间距离模态共出现103次,占总比率15.7%。站姿模态使用频率最低,出现43次,仅占总比率6.6%。从整体取向上看,语料库中非言语交际模态的分布比率基本符合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的特点以及教师使用非言语交际模态建构课堂话语意义的倾向。

2. 非言语交际模态的特征分析

(1) 手势模态。作为信息传递和意义建构的重要载体,手势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具象性手势、意象性手势、指示性手势和节奏性手势。从语料库的统计结果发现,4位教师都综合运用了大量的手势组织语篇、建构概念和人际互动意义。教师们更倾向于使用指示性手势,其次是节奏性手势和意象性手势。具象性手势使用最少。表2记录了手势模态的使用情况。

表2 手势模态的分布比率

视频语料库的分析结果还发现,教师在使用指示性手势时常常伴随节奏性手势来降低教学难度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增强授课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教师2在读中意义理解阶段即15分16秒至16分23秒处,双手手掌相对,平行放置于胸前,同时双手向左或向右有节奏地摆动,引导学生寻找课文中起过渡作用的词句。具象性手势和意象性手势具有构建概念意义的功能,“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而起到示范和降低任务难度的认知支架功能”[11]。 语料库的分析结果还显示,在读中意义理解阶段,教师更倾向于使用意象性手势(共51次)。例如,教师3在9分2秒至11分25秒处通过意象性手势,设计的Word Network(listlessness) 将课文中相近的近反义词汇串联起来,形成词汇网络,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有效地降低了学习难度、减轻了学生的课堂焦虑。而具象性手势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比例最少,这可能源于“概念的具体形象可以通过图片更直接显示”[12]。

(2) 头部动作模态。与手势模态相似,头部动作模态同样可以传递积极的人际互动信息。作为反映人的心理活动和状态,头部动作模态分别传递赞许、同意、反对、不满、质疑、惊讶等情感。表3记录了头部动作模态分布情况。

表3 头部动作模态的分布比率

如表3所示,4位教师均善于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共使用74次,占总比率53.6%以及恰当的头肩部动作共使用64次,占总比率46.4%来维持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构建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灵活有效地使用该模态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消除学生对学习难度的畏惧感,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表3的统计结果也显示,教师们更趋向于应用微笑和点头这一积极的人际策略,其频率高达89.1%。值得一提的是,皱眉和摇头同样具有人际意义,它传达不满意和消极的情绪,对其他模态起着补充和强化作用。鉴于教学竞赛的特殊语境,教师们使用摇头模态的频率不高,仅出现3次,主要出现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或对答案不满意时,如教师共使用2次该模态。视频分析还发现,仅教师3高频使用10次皱眉模态,这可能源于该教师日常表情习惯所致,之后的电邮访谈证实了这种猜测。

(3) 目光接触模态。心理学研究表明,眼睛可以传递无声语言,透过眼神传达出的丰富词汇往往比有声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目光接触模态传递友善、兴趣、吸引力、理解等正能量信息。表4记录了统计结果。

表4 目光接触模态的分布比率

从语料库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授课各环节中,4位教师始终保持与学生的目光接触,时而凝视某一学生,该模态共使用11次,占总比率8.6%;时而扫视全体学生,该模态共使用71次,占总比率55.5%,表达出渴望与学生进行人际互动交流的意愿。但由于采用多媒体授课,教师们在授课各环节中也大量使用面向屏幕的模态共使用46次,占总比率35.9%,构建语篇意义。但却无读PPT的陋习,体现了授课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能和较高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例如,在读中意义理解阶段,教师4运用目光扫视全体学生和面向屏幕两种模态,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两个问题:①Who should be blamed for the man’s fall?Why?;②What’s your interpretation of success?两种模态的融合应用,该教师完成了向学生“索取”答案和“提供”信息,从而建构了人际和语篇功能,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促进了学生有效学习。尽管教师们更倾向于使用扫视全体学生模态构建与全体学生平等、亲密的人际关系,却较少使用凝视个人这一非言语交际模态,但在课堂教学语境下,它与其他类别模态是相互协作配合,传递教师对学生的赞许、关注或鼓励等人际意义。

(4) 空间距离模态。在多模态教学环境下,教师通过身体移动如在教室内的走动调节和改变着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亲疏关系。Kress & van Leeuwen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4]。 空间距离的远近反映了交际双方心理距离的亲疏关系,即空间距离越近,双方关系越亲密,心理距离也就越近。反之亦然。基于多模态课堂教学特点,本研究标注的课堂距离分为讲台后的公众距离,站在讲台下的社交距离和站在过道或靠近某位学生的个人距离。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空间距离模态的分布比率

表5统计结果显示,4位教师均较少使用公众距离,仅使用8次,占总比率7.8%,主要采用集体互动的社交距离共使用68次,占总比率66.0%,个人距离共使用27次,占总比率26.2%。其目的是要拉近师生之间亲密的人际关系,淡化教师作为学术权威的身份,从而营造平等友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互动。从视频语料分析发现,教师3更善于运用个人距离。教师3共使用了10次该模态用以调节因讲台和讲桌位置的摆放树立起的师生不平等的权位关系。例如,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3走下讲台,要求一位学生触摸塑料做的橙子和一片真实的树叶,希望通过该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会触觉模态的重要性,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焦虑和畏惧感,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公众距离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最低,主要原因是基于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于教学竞赛这一特殊的教学语境。为证实这一猜测,之后通过研究者对本校一名优秀教师随机听课所采集的真实课堂视频语料的分析发现,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为了操作多媒体设备,更多的是站在讲台后与学生保持公众距离。

(5) 站姿模态。尽管语料库中站姿模态出现频率最低,仅出现43次,占总比率6.6%,但是站姿模态作为非言语交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它可以帮助教师传递积极的人际互动意义,对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起着辅助和促进作用。语料库的分析结果显示,4位教师高频使用身体向前倾的开放型站姿共出现42次,占总比率97.7%,表达对学生的关注、兴趣和交往的人际愿望。例如,在师生互动环节中,4位教师均通过前倾式开放型站姿以及微笑等面部表情模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交流,调动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和热情,优化了课堂教学氛围和学习语境。对视频语料分析中还发现,仅教师4在授课10分33秒至10分54秒中采用1次双手抱在胸前的封闭型站姿,但随之很快地改用前倾式开放型站姿邀请学生参与其课堂话题讨论,克服了封闭型站姿传递出的消极的人际互动意义。

三、 结语

通过分析非言语交际模态在教学视频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和分布状况,揭示了非言语交际模态在语料库中的使用特征,说明了非言语交际模态之间协同配合共同参与构建课堂话语意义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在构建课堂话语意义中使用大量的非言语交际模态资源,以实现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但使用各类非言语交际模态呈现不均衡分布态势。教师更倾向使用手势模态,然后依次是头部动作模态、目光接触模态和空间距离模态。站姿模态使用频率最低,从整体取向上看,这符合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的语类特点及教师使用非言语交际模态建构课堂话语意义的倾向。

尽管囿于条件所限,本研究只是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所得出的研究结果仍需在更庞大的教学视频语料库中加以验证[11],是其研究结果很可能对于如何合理利用非言语交际模态资源来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 1 ] 程晓堂.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8.

[ 2 ] 杨信彰. 多模态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J]. 外语教学, 2009(4):11-14.

[ 3 ] KRESS G, Van LEEUWEN T.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 London: Edward Arnold, 2001:8-12.

[ 4 ] KRESS G, Van LEEUWEN T. English in urban classroom: a multimodal perspective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M]. London: Routledge, 2005:1-36.

[ 5 ] JEWITT C. Technology, literacy and learning: a multimodal approach[M]. London: Routledge, 2006:1-5.

[ 6 ] JEWITT C.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multimodal analysis[C]. London: Routledge, 2009:1.

[ 7 ] STEIN P. Multimodal pedagogies in diverse classroom[M]. New York: Routledge, 2008:1-68.

[ 8 ] 张佐成,邢建玉,王彦,等. 多模态即席话语研究[M]. 广州: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4:69-70.

[ 9 ] 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 中国外语, 2009(1):24-30.

[10] 胥国红. 教师课堂上的“言”与“行”——对一堂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7-11.

[11] 张立新. 基于ELAN的多模态话语研究——以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 2012(7):54-58.

[12] 林美珍. 基于语料分析的英语互动元话语评价功能[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93-96.

【责任编辑李美丽】

Synergy Study 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Mode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ontext

LinMeizhe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Abstract:Based on a small-sized corpus of teaching video clips from SFLEP N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ontest,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modes in the corpus are explor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various type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modes interwork in constructing the classroom discourse meaning. It is considered tha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modes u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nre.

Key words:teaching context; multimodality;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modes; synergy

中图分类号:H 31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464(2016)02-0205-04

作者简介:林美珍(1972-),女,福建福清人,福建农林大学讲师。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JA13140S);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FJJKCG14-123)。

收稿日期:2015-11-09

猜你喜欢
多模态协同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多模态话语中的詹姆斯·卡梅隆电影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