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芷
(大连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44)
英语名词动用的语法转喻研究
王芷
(大连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 辽宁 大连116044)
摘要:论证英语名词动用过程中语法转喻的认知机制,基于Langacker认知参照点理论模型,结合来自Clark & Clark (1979)对名转动词分类中的语料及前人对英语名词动用现象研究中的语料,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和内省法,对该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对英语名词动用的语法转喻性及其认知方式进行探索,深化了人们对名词动用现象及对人类语言认知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名词动用; 语法转喻; 认知参照点模型; 认知机制
对英语名词动用的研究一直为国内外学者重视(Jesperson 1942;Zandvoort 1961;Quirk 1972,1985; Clark & Clark 1979; Driven 1986;Langacker 1990;Kiparsky 1982,1997;高芳、徐盛桓 2000a/b;刘正光 2000,2006,2007;傅瑜 2001;何星 2006),研究者从语法、语义、语用和认知等多个视角探讨了英语名词动用的分类、原生名词和名转动词的语义关系及名词动用的识解方式。这些研究着眼点多落在对名词动用分类的归纳和总结,其研究偏重在语言层面,即针对形式、句法操作、功能的研究,但对名词动用的语法转喻研究尚未得到足够的解释。
本文在认知语法框架下,基于观察法,结合来自Clark & Clark (1979)及前人对英语名词动用现象研究中的语料,运用Langacker(1993/2009)认知参照点理论模型详细分析各类名词动用现象的语料,对该现象作定性分析得出,英语名词动用中存在语法转喻关系。尝试得出以下发现:①名词动用是受转喻认知驱动的认知方式。②基于Langacker(1993/2009)认知参照点理论,解释英语名词动用现象从而证明英语名词动用中存在语法转喻关系。
一、 名词动用及其分类
认知语法通常认为,名词和动词作为普遍的语法范畴,将世界解构两类概念实体:事物与关系。事物是在空间和时间中具有稳定性的实体,在语言中表现为名词。关系是由两个或更多实体结合的产物,在语言中通常表现为动词、形容词、介词和连词。虽然名词和动词为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实体,但“关系”的概念所指的内容两个或更多实体之间的联系,需要不同的概念实体的共同参与,表示事物的名词才可以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关系中去。
名转动词的语法特征是名词转用作动词,担任句子的谓语动词,具有动词的词义及语法特征。如在I hammered the nail中,“hammer”原是名词,本意为“榔头,锤子”。在例句中用作动词译为“用锤子敲”,代表一个动作而不是事物实体。名词动用后的 “hammered”具有动词的意义和语法性状特征,以一般过去时 “-ed”的形式出现,而这一屈折变化形式只有动词才具备。那么,本文以Clark & Clark(1979)通过将格角色分析与传统意释关系的结合,把名词动用进行的分类为基础,尝试总结和再分名转动词为以下6类: 方位动词(locative verbs),延续动词(duration verbs),施事动词(agent verbs),体验动词(experiencer verbs),目标、宾源动词(goal and source verbs)工具动词(instrument verbs)。
(1) 方位动词其中包含Clark&Clark(1979)所提到的放置动词(locatum verbs)和位置动词(location verbs):
a. 放置动词(locatum verbs)。原生名词在小句中为宾格,描述的是一物相对于另一物的位置。例如:blanketthe bed,sheetthe furniture,paintthe ceiling,tilethe floor,roofthe house,powderher nose,dressthe boy,sweaterthe child,ringher finger,fencethe yard,bandagehis ankle,muzzlethe dog,stampthe passport,gasthe car,spicethe food...
b. 位置动词(location verbs)。原生名词为位置格。例如:kennelthe dog,groundthe plane,beachthe boat,listthe participants,tablethe document,headquarterthe troops,closetthe clothes,canthe fruit,picturethe man,parcelthe presents,coffinthe body,bankthe money…
(2) 延续动词(duration verbs)。原生名词必须有表示一段时间的含意,并且由介词for引导。例如:summerin France,weekendat the cabin,honeymoonin Hawaii,Christmasin England…
(3) 施事动词(agent verbs)。原生名词为施事格。例如:butcherthe cow,tutorthe boy,guardthe jewels,monitorthe exam,motherthe child,chairmanthe department,foxthe people,parrotevery word,snakethrough the car,watchdogthe house…
(4) 体验动词(experiencer verbs)。Clark&Clark(1979)中仅有三个例子[1]:witnessthe accident,boycottthe store,badgerthe officals.
(5) 目标、宾源动词(goal and source verbs)。其中包含Clark&Clark(1979)所提到的目标动词(goal verbs)和宾源动词(source verbs)。目标动词是指原生名词是人被外力所赋予的角色,有时违背他们的意愿。例如:orphanthe child, baby the student,paradethe troops,pilethe money,loopthe rope,knotthe string,powderthe aspirin,crumbthe bread,copythe paper,fingerprintthe immigrant,creamthe butter,flamethe pudding……宾源动词,Clark & Clark (1979) 中只提到三个例子[1]:piecethe quilt together,wordthe sentence,letterthe sign.
(6) 工具动词(instrument verbs)。bicycleinto town,wheelthe patient into the surgery,tankerthe oil to the U.S,nail,pin,zipthe dress,buttonthe shirt,mopthe floor,spongethe window clean,shampooher hair,hammerthe nail into the board,netthe fish,damthe river,googlethe words,spadethe dirt,combher hair,school-bellthe class to order,dyethe cloth,X-raythe bone……
二、 认知参照点理论模型
认知语法把参照点能力(reference-point ability)看成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这一能力的本质在于通过一个实体的概念化建立与另一个实体的心理接触(mental contact),即在心理上有意识地辨别出该实体[2]。在参照点现象中,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实体上,然后将该实体作为参照点在心理上访问(access)另一个实体(在认知语法中称为目标)。
认知参照点理论模型(Reference-point Model)由Langacker(1991)提出,主要用于解释英语中出现的领属结构(possessive construction),其“认知参照点”的概念最先是由Rosch(1975)在研究原型范畴(prototypical)时首次提出。Langacker(1993)定义认知参照点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认知参照点模型图示
Langacker认为:认知参照点是人类一种基本认知能力,普遍存在于我们每时每刻的生活经验之中,他用“夜空现象”来解释认知参照点模型:夜夜的天空布满星星,如何从满天星空中找到一颗想要找的星[3]?观察者也就是如图1所示的C(认知主体)往往是先确定一个明亮的、易找的、凸显的星(R:参照点),然后以其为出发点来找到目标T。这种现象也适用于人类许多其他经验,如在超市里买鱼,在找鱼之前,购买者往往会在超市里找到冰鲜区,然后再以此为参照点来确定要买的鱼的位置就很容易了。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样的思维习惯已经成为人们的一般常识。那么,语言是反映思维的工具,这样的思维习惯在英语中也有所体现。
Langacker(2009)提出,名词用作动词的语言表达式反映了人们识解动词认知域视角的转变,即激活动作认知域的参照点发生转移,转移到名词的某一个凸显侧面上,所以名词动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转喻促动下的语法现象[4]。
三、 英语名词动用中语法转喻关系形成的认知参照点过程分析
传统语言学研究一直把转喻视为语词之间相互替代的一种语言手段,对转喻的研究主要归属于修辞学等领域。现代语言学逐渐认识到转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一种心理机制[5]。
名词转动词所侧重的事件关系形成一个整体,而被原生名词所激活的整体中的某个参与角色成为激活域。因此,整体和激活域之间存在一种不平衡性,导致了语法转喻关系的形成。Langacker(1993,2009)认为,人类的认知参照点能力可以解释这种不均衡的形成过程。他认为,参照点能力是人类的基本认知能力[6]。 参照点的选定主要取决于概念的凸显度,只要某一实体足够凸显才可以成为认知参照点。因此,原生名词整个实体作为较凸显的物体被设定为认知参照点R,R会激活与其相关的所有成分形成心理空间辖域D。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参照点R沿着一定的心理路径与目标T进行心理接触,完成由参照点到目标的认知参照过程。例如:
(1a) Jane paved ablanketon the bed.
(1b) Janeblanketedthe bed.
在例句(1a)中,paved a blanket描述的整个事件与例句(1b)中动词blanketed 所侧重的事件关系(包括施事、受事、工具、时间、目的地、目标等)为同一事件,其中例句(1a)中blanket为名词实体“毛毯”在整个事件中最为凸显,成为认知参照过程中的认知参照点R,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参照点R (blanket)沿着一定的心理路径与目标T(动词blanketed “用毯覆盖…”所侧重的事件关系中的受事这一角色)进行心理接触,完成由参照点到目标的认知参照过程。同时,在例句(1a)和(1b)之间的认知参照过程分析中,可以看出名词blanket激活事件关系中受事这一角色所形成的激活域和动词blanketed所侧重的事件关系形成的辖域整体之间的不平衡性导致了部分代替整体的语法转喻关系的形成。
(2a) Kenneth drove the dog in thekennel.
(2b) Kennethkenneledthe dog.
如例句(2a)所示,drove the dog in the kennel描述的整个事件与例句(2b)中动词kenneled 所侧重的事件关系为同一事件,其中例句(2a)中地点状语in the kennel中的kennel为名词实体,意为“狗窝”,在整个事件中最为凸显,成为认知参照过程中的认知参照点R,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参照点R (kennel)沿着一定的心理路径与目标T(动词kenneled “关进狗窝”所侧重的事件关系中的目的地这一角色)进行心理接触,完成由参照点到目标的认知参照过程。同时,在例句(2a)和(2b)之间的认知参照过程分析中,可以看出名词kennel激活事件关系中目的地这一角色所形成的激活域和动词kenneled所侧重的事件关系形成的辖域整体之间的不平衡性导致了部分代替整体的语法转喻关系的形成。
(3a) Julia stayed in Paris for thesummer.
(3b) Juliasummeredin Paris.
在例句(3a)中,stayed in Paris for the summer描述的整个事件与例句(3b)中动词summered所侧重的事件关系为同一事件, 其中例句(3a)中时间状语for the summer中的summer意为“狗窝”,在整个事件中最为凸显,成为认知参照过程中的认知参照点R,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参照点R(summer)沿着一定的心理路径与目标T(动词summered “度过夏天”所侧重的事件关系中的时间这一角色)进行心理接触,完成由参照点到事件关系中时间这一角色的认知参照过程。
同时,在例句(3a)和(3b)之间的认知参照过程分析中,可以看出名词summer激活事件关系中时间这一角色所形成的激活域和动词summered所侧重的事件关系形成的辖域整体之间的不平衡性导致了部分代替整体的语法转喻关系的形成。
(4a) John, thebutcherkilled the cow.
(4b) Johnbutcheredthe cow.
如例句(4a)所示,the butcher killed the cow描述的整个事件与例句(4b)中动词butchered 所侧重的事件关系为同一事件,其中例句(4a)中butcher为名词实体,意为“屠夫”,在整个事件中最为凸显,成为认知参照过程中的认知参照点R,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参照点R (butcher)沿着一定的心理路径与目标T(动词butchered“屠宰”所侧重的事件关系中的施事这一角色)进行心理接触,完成由参照点到事件关系中施事这一角色的认知参照过程。
与此同时,在例句(4a)和(4b)之间的认知参照过程分析中,可以看出名词butcher激活事件关系中施事这一角色所形成的激活域和动词butchered所侧重的事件关系形成的辖域整体之间的不平衡性导致了部分代替整体的语法转喻关系的形成。
(5a) Edward made the aspirin to becomepowder.
(5b) Edwardpowderedthe aspirin.
在例句(5a)中,made the aspirin to become powder描述的整个事件与例句(5b)中动词powdered 所侧重的事件关系为同一事件,其中例句(5a)中powder为名词实体,意为“粉末”,在整个事件中最为凸显,成为认知参照过程中的认知参照点R,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参照点R (powder)沿着一定的心理路径与目标T(动词powdered“使……成为粉末”所侧重的事件关系中的目标这一角色)进行心理接触,完成由参照点到事件关系中目标这一角色的认知参照过程。同时,通过对在例句(5a)和(5b)之间名词动用现象的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出名词powder激活事件关系中目的这一角色所形成的激活域和动词powdered所侧重的事件关系形成的辖域整体之间的不平衡性导致了部分代替整体的语法转喻关系的形成。
(6a) X made the quilt from the pieces.
(6b)Xpiecedthe quilt together.
在例句(6a)中,made the quilt from the pieces描述的整个事件与例句(6b)中动词pieced所侧重的事件关系为同一事件, 其中例句(6a)中pieces意为“(布)片,块”,在整个事件中最为凸显,成为认知参照过程中的认知参照点R,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参照点R (piece沿着一定的心理路径与目标T(动词pieced“将……拼凑”所侧重的事件关系中的源头、来源这一角色)进行心理接触,完成由参照点到事件关系中源头、来源这一角色的认知参照过程。
同时,在例句(6a)和(6b)之间的认知参照过程分析中,可以看出名词piece激活事件关系中源头、来源这一角色所形成的激活域和动词pieced所侧重的事件关系形成的辖域整体之间的不平衡性导致了部分代替整体的语法转喻关系的形成。
(7a) John went to town by bicycle.
(7b) Johnbicycledin to town.
在例句(7a)中,went to town by bicycle描述的整个事件与例句(7b)中动词bicycled所侧重的事件关系为同一事件,其中例句(7a)中bicycle为名词实体,意为“自行车”,在整个事件中最为凸显,成为认知参照过程中的认知参照点R,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参照点R (bicycle)沿着一定的心理路径与目标T(动词bicycled“骑自行车”所侧重的事件关系中的工具这一角色)进行心理接触,完成由参照点到事件关系中目标这一角色的认知参照过程。同时,通过对在例句(7a)和(7b)之间名词动用现象的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出名词bicycle激活事件关系中工具这一角色所形成的激活域和动词bicycled所侧重的事件关系形成的辖域整体之间的不平衡性导致了部分代替整体的语法转喻关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CLARK E V, CLARK H H. When nouns surface as verbs[J]. Language, 1979(4):769-777.
[2] 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II: Descriptive application[M]. New York: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170.
[3] LANGACKER R..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4):5-6.
[4] LANGACKER R.. Metonymy in grammar[C]∥Investigation in Cognitive Grammar.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9:46.
[5] 宋宏. 转喻理论视阈下的语篇间接回指研究[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29-131.
[6] 王寅. 认知参照点原则与语篇连贯[J]. 中国外语, 2005(5):19.
【责任编辑张跃双】
A Grammatical Metonymy Account of EnglishDenominal Verbs
WangZhi
(English Language School,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116044, China)
Abstract: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grammatical metonymy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nominal verbs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by Langacker, combining the corpus of noun-converted verbs by Clark & Clark (1979) and the corpus of previous researches in denominal verbs, adopting qualitative methods and the introspective method,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are made. The grammatical metonymy of denominal verbs and its cognitive way are investigated, which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denominal verbs and human language cognitive law,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field and relevant ones.
Key words:denominal verbs; grammatical metonymy;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model; cognitive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H 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464(2016)02-0232-04
作者简介:王芷(1990-),女,山东安丘人,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