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国
[摘 要]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是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其中审题过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小学生由于缺乏阅读技巧,往往会出现解题错误。从审题技巧入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帮助学生修炼解题内功。
[关键词]审题能力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1-081
事实表明,学生的解题错误大部分是因为对题目中表述数量关系的语言或图表理解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默读,把握关键词语
很多练习题会故意设置陷阱,将大量不相关的条件混在其中,扰乱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根本找不到问题的关键,从而导致解答出现低级错误。很多时候,学生只是抓住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对数量关系和数学情境不加分析,就直接套用解题模式,造成错误。由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加引导,带领学生找出关键词,帮助学生排除干扰。
例如,习题:一根绳子长10米,第一次用了3米,第二次用了5米,这根绳子短了多少米?不少学生都列式:3+5=8(米),10-8=2(米)。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我询问了几个学生,找到了问题所在:首先,学生根据题目中10米这个条件,认为这个数字必须要用到解题过程中;其次,对题目中求的“短了多少米”没有充分理解;再次,大部分学生存在定式思维,根据以往解题的经验和习惯,不假思索地以为要求的肯定是剩下多少米。
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思考:哪个句子是最关键的?哪个字眼是最关键的?你怎么理解的?学生通过默读,从“短了多少米”这个问题中把握关键词,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两次一共用了多少米。”根据这样的表述,学生就能够抛开10米这个多余条件的干扰,轻松越过思维的障碍,顺利打开审题的通道,找到解题方案。
二、对比辨析,凸显数学本质
不少习题由于一字之差而词意迥异,学生也因弄不清楚而给出错误的解答。如何让学生发现细微的差异,体会解法的多变,这是教师需要重点引导的地方。
例如,习题:学校计划十月份用煤吨,实际比计划节约了。实际用煤多少吨?为了增强对比的深度和广度,我根据这一练习设计了另外两道习题:(1)学校计划十月份用煤吨,实际比计划节约了吨。实际用煤多少吨?(2)学校计划十月份用煤吨,实际比计划节约了。实际比计划节约了多少吨?引导学生展开有序对比和辨析:三道习题的已知条件有何相同和不同?解法为何不同?学生发现,三道题中一个共同的条件,就是“实际用煤吨”,最大的不同就是“节约了”和“节约了吨”,由此解法有了最大的不同,前者的是分数比率,后者是一个分数的数量,因而前者要分两步,而后者只需要简单的一步。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对简单和复杂的分数问题有了初步理解,也能够有效把握分数表示比率和分数表示数量的数学本质。
学生通过比对辨析,对数学的本质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突破审题误区。因此,对比训练不但是思维训练的素材,更是审题训练的好素材。
三、推敲重述,把握数量关系
文字题与应用题是典型的数学应用,也是训练学生技能的重要练习题,但题目中往往会有些数学术语和数量关系,学生并不能有效理解,由此给解答造成了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推敲习题中的语言和隐含在其中的数量关系。例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题意进行重述,这种重述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再思考的过程。
例如,习题:一个深2米的游泳池有甲乙两个管注水,如果只用甲管,20分钟可以注满;如果只用乙管,30分钟可以注满,现在甲、乙两管同时注水,中间因故障乙管停注2分钟,注到水面距离池口0.5米处时,乙管注了几分钟?针对这道复杂的练习题,很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从何着手,此时我让学生从已知条件中隐含的数量关系着手:求乙管注了几分钟,就是求乙管的工作时间,那么梳理整个数量关系,就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另外,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水池并没有注满,而且水面离池口0.5米,说明只注了1.5米的水,而1.5米又是2米的,就可以把此题的工作总量看作1,此时乙管注水的工作时间,就是两管同时注水的时间,由此可以列出算式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有效把握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了有效的解题路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审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教师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积累审题技巧,修炼解题内功。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