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命题的编制策略

2016-05-07 05:06郑针权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路程直觉试卷

郑针权

[摘 要]在课程改革理念下,评价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评价不仅要达到启发学生智力的目的,更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试卷命题的编制是小学数学评价体系的核心,也是数学教育发展方向的指挥棒。试卷命题的编制要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导向培养,并适当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试卷命题 编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1-059

试卷命题的编制是考试评价的主要环节。教师应对传统的命题进行全面分析,摒弃其形式封闭单一、内容脱离学生和生活实际的弊端,不断优化命题的形式和内容。试卷命题的编制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命题的形式和内容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最大限度反映学生学习的现实状况。

一、提前告知答案范围,让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终身受益。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坦言他在幼儿园养成的习惯对他而言是最重要的,也是他成功的关键。这说明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编制试卷命题时,适当提示答案的范围,能促进学生养成自觉检查的好习惯。

例如命题1:公园里有杨树135棵,比柳树的3倍还多15棵,杨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温馨提示:答案不是185棵,也不是555棵)

又如命题2:公园里有杨树135棵,比柳树的3倍还多15棵,杨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温馨提示:答案在150~180棵之间)

命题1指出了学生的两个易错点,命题2则告知学生正确答案的范围。不管是命题1还是命题2,因为有了答案的提示,学生可以在解答问题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适当增加跨学科命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存在于其他学科之中。当数学命题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时,就会打破学科的界限,使命题的形式与类型更为丰富。

例如命题:我问开店李三公,众客来到此店中,一房七客多七客,一房九客一房空,问有几客几房中?这道题目乍看起来像是语文试题,但仔细读题后就会发现,这是一道跨数学和语文两个学科的综合题。此题的解答,既需良好的语文功底,也需扎实的数学基本功。

又如命题:含有26个英文字母的最短的英文句子是“The quick fox brown jumps over a lazy dog”,这个句子中共出现了几个字母?哪些字母只出现一次? 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哪个字母?它出现的比例是多少?

这样的命题能让学生找到新鲜感,既让学生巩固了英语,又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习了数学。而且这道题目的一些条件是隐藏起来的,而不是直接告知学生,如这个句子一共有多少个字母。这需要学生自己去数,无形中让学生学会了观察、统计与分析。这样的命题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丰富了命题的形式与类型。

三、立足未来,引导学生规划未来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教师可以在命题中渗透一些职业教育。

例如命题:如下图,要将两个相同的长方体纸盒拼成一个长方体进行包装,请至少设计一种比原方案更节省材料的方案,并说一说哪种方案所用的材料最省以及设计的注意事项。

又如命题:下表是2014年台州国美电器销售彩电的情况统计表:

(1)销售量最多的是( )月,共销售了( )台;

销售量最少的是( )月,共销售了( )台;

(2)( )月到( )月的销售量下降比较明显。

(3)你认为一月和十月销量最多的原因可能会是什么?

(4)如果你是这家商场的经理,你对2015年的销售有什么打算?

通过以上命题的编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

四、注重直觉思维的养成,培养第一判断力

解数学问题时,许多时候不需要计算,我们就已经能知道正确答案,这就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也称非逻辑思维,它是一种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与逻辑程序、依靠灵感或顿悟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和得出结论的思维。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思维,具有直接性、敏捷性、简缩性、跳跃性等特点。

曾有个故事,当一枚针掉到地上时,我们中国人会先估计针最可能掉落的一个较小区域,而后从这个小区域逐步扩大寻找范围,这也是直觉思维。而德国人会估计一个较大的区域,而后再把这个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小的分区,再从较边缘的小分区开始,一个小分区接一个小分区地寻找,这是逻辑思维。这两种方法很难说孰优孰劣,各有各的适用范围。教师教学时既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又要培育他们的直觉思维。

从思维方式上来看,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两者密不可分。有一种观点认为逻辑重于演绎,而直观重于分析。从侧重角度来看,此话不无道理,但侧重并不等于完全。数学逻辑中是否包含有直觉成分?数学直觉是否具有逻辑性?在学习中,特别是在做选择题时,学生往往一读完题就能立即写出答案。问其原因,有的学生却回答不出,甚至说是猜的;有的即使说出了理由,也是想半天才说清楚的。这实质上就是直觉思维的作用,它冲破了逻辑思维的模式,直接感知到正确答案,体现了直觉思维的敏捷性。数学最初的概念都是基于直觉,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发展的,问题解决也离不开直觉。

直觉思维往往要同时对若干个思维方向做出鉴别与选择,所以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敏捷性的有效方法。由于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已包含于所列的选项中,在发现题设条件与选项之间的关系时,迅速淘汰错误选项或识别正确选项的过程即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的敏捷性。

例如命题:现有一块长11米,面积是66平方米的大长方形木板,要截成长3米,宽2米,面积是6平方米的小长方形木板,最多可以做这样的木板( )?

A.11块 B.大于11块 C.小于11块

当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计算,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简单用大长方形木板的面积除以小长方形木板的面积,得到11块,那么得出的结果就是错误的。有些学生能很敏感地意识到大长方形木板截成小长方形木板时会存在浪费,所以答案应该小于11。只进行简单的判断,就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这就是直觉思维的优势所在。

五、展现思维过程,弥补知识缺陷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不仅仅是学习概念、记住定理和公式,更重要的是理解知识的本质。只有真正理解了本质,思路才能打开,思维才能得到锻炼。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那么作为评价学生主要手段的考试,试卷命题就要考虑数学思维的特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清晰地展现在教师面前,让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思维呈现很快地找出学生问题所在,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在命题时要多设计一些考查思维过程的命题,而不是只注重结果的命题。

例如命题:在长走健身比赛中,行程为10000米。张大爷以每分钟140米的速度,花30分钟走完第一段路程,然后又以每分钟120米的速度,用30分钟走完第二段路程,张大爷还要走多少米才能完成比赛?

你觉得第一步要先求( ),第二步求( ),第三步求( ),第四步求( )。(解题步骤可以少于四步)

A.求第一段路程 B.求第二段路程 C.求第一段路程和第二段路程的速度和 D.求第求第一段路程和第二段路程之和 E.张大爷还要走多远才能走完比赛 F.走完第一段路程后还剩下几米

六、要智育,更要德育

教育当以德育为首,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健康状况。因此,一张好的试卷不仅要能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体现它的教育功能。学生在完成试卷后对试卷的内容一般都会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所以试卷所能起到的德育效果比课堂教学要好一些。试卷命题的编制,要尽可能蕴含思想品德教育、国情教育、节能教育、环保教育等,把数学命题拔高到促进学生人格品性发展的高度,结合知识点的检测适当融入一些能够引起学生道德碰撞的因素。

例如命题:水是生命之源,如果一个漏水的水龙头一个月(30天)要白白流失360千克水,而每千克水可以救活10棵将近枯死的小树苗。算一算,这个水龙头一天流出的水可以救活多少棵小树苗?

这样的命题编制教育意义很浓厚,渗透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节能教育、国情教育和环保教育,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受到熏陶,逐步积累起人文素养。同时,这也让原本抽象严谨的数学命题蕴涵了人文色彩,增添了教育意义。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总之,数学的命题应集生活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文字于一体,关注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这样既能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又能合理评价学生数学知识的水平,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发展天地,让学生快乐且自在地成长。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路程直觉试卷
求最短路程勿忘勾股定理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多走的路程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多种方法求路程
走的路程短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