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2016-04-20 02:08孙建勋张彦芳刘笑梦曹姣玲尚艳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

孙建勋,张彦芳,刘笑梦,曹姣玲,尚艳芳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孙建勋,张彦芳*,刘笑梦,曹姣玲,尚艳芳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目的探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以2011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整合课程的方法,对照班按原计划进行,比较分析两班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和综合技能测评成绩。结果实验班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率及成绩与对照班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学生的综合技能考核中,实验班在沟通解释、评估判断、结果判断、健康指导方面均优于对照班,且与对照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强化技能训练、开展综合技能训练等方式可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与本科、中专类似,多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建筑式课程设置模式,不能体现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人格为本位的特点[1]。与国外相比,我国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课程中,医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所占比例大,而且护理专业课基本沿用医疗的分科体系,不能体现护理以健康促进和维护为己任的特色[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20门左右,在两年内完成;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同时开课,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和理解应用;每门课程都追求自己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存在交叉重复和偏难不实用的内容,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现行课程的管理和评价方式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不够重视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与目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不一致[3]。

目前我国高职护理教育的改革倾向是淡化学科界限,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压缩基础课程,增加人文社科课程,突出护理特色;压缩理论学时,强化实践训练,突出技能培养;加大设备投入,增加综合技能训练和模拟仿真考核,培养职业岗位能力[4]。本研究围绕教育部办公厅和卫生部办公厅2003年颁布的关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明确提出的护士职业能力[5],针对高职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展课程的优化整合及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改革,旨在培养高素质合格护理人才,现将相关研究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本校2011级大专护理1~14班中随机抽取3个班(124人)为实验班,3个班(111人)为对照班。

1.2研究方法

1.2.1课程设置对照班依照河南省护理专业(专科)指导性教学计划,先后开设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病理学、护理学基础、药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精神病护理学、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共19门课程。实验班以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岗位群服务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医学课程整合的经验,将原有19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整合,开设正常人体学、健康与疾病、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临床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及临床护理技能8门课程,其中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与整合前相比,内容变化不大,内容变化较大的课程如下。

将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横向整合,减少知识间的交叉重复,同时与妇产科护理学中的正常妊娠与分娩,儿科护理学中的儿童生长发育,老年护理学中的正常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纵向整合,形成正常人体学[6]。该课程从整体角度介绍胚胎的发生,生命的孕育,人体的生长、发育、成熟及老化的规律,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和生命各周期的结构及功能的特点。

将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病理学、外科护理学总论中的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健康评估中的常见症状横向整合,再与社区护理中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护理学基础中的消毒、灭菌及隔离知识,药物学、外科护理学总论中手术的基本知识及社区护理中的健康教育纵向整合,形成健康与疾病[7]。该课程从整体角度介绍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变化,包括疾病的发生和健康的维护。疾病的发生包括致病因素、病理变化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健康的维护包括疾病的预防、疾病的干预(药物、手术)、健康的促进与维持。

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精神病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横向整合为临床护理学[8]。该课程围绕生命周期分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护理、新生儿疾病病人的护理和成人常见病病人的护理,其中成人常见病按照人体系统分为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代谢、生殖、运动、神经、传染病、肿瘤、精神疾病等。

为进一步加强实践,突出能力培养,将护理学基础中常用的操作技术、健康评估技术及专科常用的护理技术(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和急救护理学中的常用技术与临床疾病纵向整合,形成临床护理技能[9]。该教材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诊疗护理过程为线索,创设项目,模拟临床情景,提出护理任务,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基本操作技能、专科操作技能、评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交流能力。

1.2.2教学计划对照班依照河南省护理专业(专科)指导性教学计划,第一学期开设系统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第二学期开设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第三学期开设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第四学期开设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精神病护理学、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各科的实验课同期进行;第五、第六学期为临床实习,共10个月;第六学期末返校参加毕业考试。校内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理论总学时为1 002学时,实践总学时为250学时,理论与实践比为4∶1。

实验班以护理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将评估能力、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采用先理论,后实践,再理论;先知识,后应用;先单项,后综合,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培养理念。第一学期开设整合的正常人体学,第二学期开设整合的健康与疾病、护理学基础,第三学期开设健康评估、临床护理学,第四学期开设临床护理学、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学,各科的实验课同期进行,即将临床护理技能课的内容融入实验课中,同时安排临床见习。所有课程较对照班提前2个月结束,第五、第六学期为临床实习8个月、社区及老人院实习2个月,最后2个月返校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及毕业考试。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理论总学时为770学时,实践总学时为400学时,见习总学时84学时,理论与实践比为1.6∶1。

2 结果

2.1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于2014年5月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实验班3人因病未能参加,对照班1人考试报名未成功。两班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平均成绩及合格率(专业实务≥77分且实践能力≥79分)[10]的比较见表1。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及合格率的比较(±s,分)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及合格率的比较(±s,分)

内容专业实务实践能力合格率(%)实验班(n=121)92.29±10.73 93.14±12.01 84.30对照班(n=110)93.25±10.34 92.93±11.96 87.27 t/χ20.71 0.05 0.42 P 0.49 0.89 0.52

统计学显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成绩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0.71,P=0.49;t= 0.05,P=0.89),实验班与对照班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42,P=0.52),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无差异。

2.2核心职业能力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毕业考试时均增加了以项目为导向的综合技能考核,评委由临床护理专家担任,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自愿结合的方式考核,从13个典型的临床护理项目中抽取一题,在标准化病人或模型人上操作,教师当场从基本素质、沟通解释、评估判断、操作水平、结果判断和健康指导方面考核。实验班与对照班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考查项目基本素质(5分)沟通解释(5分)评估判断(5分)操作水平(70分)结果判断(5分)健康指导(10分)总成绩(100分)实验班4.00±0.00 3.50±0.71 3.50±0.71 61.00±7.07 4.00±0.00 7.00±1.41 83.00±9.90对照班4.49±0.50 2.85±0.66 2.74±0.71 64.20±3.20 2.65±0.72 5.01±0.91 81.92±5.19 t P 0.16 10.92 11.18 7.10 10.84 10.70 1.26 0.87 0.00 0.00 0.00 0.00 0.00 0.21

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技能考核总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26,P=0.21),但在各项素质、能力的评价中,除基本素质两班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16,P=0.87)外,其余各项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班在沟通解释、评估判断、结果判断和健康指导方面均优于对照班,而对照班在操作水平方面优于实验班。

3 讨论

3.1生源素质的下降与人才标准的升高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

近些年,随着考生人数的下降和本科院校的扩招,加之人们对职业院校的偏见,高职院校的生源愈发紧张,学生的入学基础越来越差。我省高职护理学生入学时的分数较高专低100多分,较三本低200多分。高职和高专护理专业所开科目基本相同,3年均在30门左右,与本科护理专业所开课程也相差无几,而本科学制为4年,专科和高职学制为3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新药物的应用,人们对护士的要求日益提高,行业对护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这种认知基础与目标要求相矛盾的情况下,如何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护理特色和职业教育特点,强化技能训练,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等是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3.2护理专业的特点与现行制度影响了工学结合

护理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的职业教育,其面对的是人,研究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需求,人的各项指标会随着环境而不断变化,为保证人的安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经过模拟病房和模拟人的训练。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医疗纠纷的增多,学生在病人身上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且医院对医学生培养的职责不明确,医院自身要生存、发展,提供给学生的训练岗位有限,因此护理职业教育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较困难。加强综合实训,培养岗位适应能力是学生向护士转变的“必修课”。

3.3深化教学改革是走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培养困境的主要途径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才的缺口更大。高职护理教育肩负着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护理人才的重任,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紧密结合护理教育实际,对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性教学体系、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等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以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晓云.三年制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6):300-301.

[2]井坤娟,王彦.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改革的研究进展[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22(1):66-67.

[3]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杨国样,丁钢.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确定职业院校开展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S].2003.

[6]鲍建英.正常人体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7]杨红.疾病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8]夏泉源.临床护理(上、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9]曹允芳,许翠萍,邢爱红.临床护理技能[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

[10]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委员会.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委员会关于确定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线的通知[S].2014.

(*通讯作者:张彦芳)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教改研究项目(2012SJGLX348)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4-0098-03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