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系统的构建

2016-04-20 02:08谢广明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校

谢广明

(徐州医学院,江苏徐州221004)



论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系统的构建

谢广明

(徐州医学院,江苏徐州221004)

摘要: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是开展资助工作的基础,而现有的指标认定系统存在信息采集不全面、指标的精细化程度不高、指标信息模糊不清等问题。要充分挖掘影响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的因素,合理设计和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系统量表,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科学、合理的指标系统。

关键词:贫困生认定;指标系统;高校

贫困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国家、社会、学校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采取各种措施关心帮助他们,不断完善各项资助措施和政策。高校对贫困生身份认定也都建立起了比较详细的指标系统,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指标系统覆盖面不全,指标的细化程度不高,实际操作的应用性不强,甚至有些指标信息含糊不清,未能达到彻底量化的标准。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细化程度高、实际操作性强的贫困生认定指标系统是当前高校解决贫困生认定难题的重要前提[1]。

1 当前高校认定指标系统存在的问题

1.1指标信息本身缺乏真实性

信息的真实性是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前提。然而,目前我国收入申报制度和监控机制不够健全,不能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通过税收记录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从而准确判断学生的困难程度。所以,高校不得不把学生本人当作其家庭经济信息的主要提供者[2]。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提供的信息不准确,甚至弄虚作假,给认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并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调查发现,有45%的学生认为学生填写的本人家庭情况调查表不真实。由于观念心态差异等原因,有些学生故意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而有些学生却故意隐瞒家庭经济困难事实。

此外,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开具困难证明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导致近年来有些学生通过弄虚作假获得资助,使得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证据——困难证明的真实性受到质疑。调查中,有12.8%的学生认为困难证明没必要。

1.2指标信息采集缺乏全面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实质是在对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与否及其困难程度的判断。因此,必须全面采集能够反映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有关信息。然而,目前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的描述比较模糊,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如“低保标准以上、低保标准150%及以下家庭的高校学生或因突发事件及因灾、因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可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采集哪些信息,借助什么途径和方式采集,如何制订比较科学的认定指标体系,是高校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

尽管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已形成一套自己的做法,但在认定过程中主观性较强,主要凭经验、工作人员的素质与业务能力进行,直接影响到认定结果的准确性,不同学院、班级之间认定结果横向可比性差。调查统计发现,有23.5%的学生认为目前对影响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信息采集不够全面。

1.3指标信息处理缺乏科学性

对于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诸多信息,仅凭经验、主观臆断难以准确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目前高校开展认定工作的模式普遍比较落后,信息采集的载体还是纸质材料,信息加工的方式仍停留在手工操作上,信息管理的工具依旧是箱子和柜子。在处理信息时,如何确定不同的信息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程度,赋予其多大权重,工作人员的素质与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认定结果的准确性[3]。调查发现,当前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准确率在75%左右。如何提高认定结果的准确性是高校实际认定工作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

2 指标系统构建的原则

指标系统构建的原则主要有:(1)科学性原则,即对指标的设计要做到科学、系统;指标内容的叙述精炼、清楚、确切,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家庭的经济困难情况。(2)选择性原则,即选择一些比较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同时又可以被量化的指标,能达到认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及其困难程度的目的即可。(3)独立性原则,即各指标之间以及各指标对应的具体内容之间彼此不存在交叉、因果关系,相对独立,指标体系层次分明。(4)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也称真实性原则,由于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分析、判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可能很直观,但不能否认它的客观性。所以,设计的指标应克服主观臆断,符合客观实际。(5)规范性原则,即设计的指标符合一定的规范,避免认定工作受工作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影响,提高规范化程度,确保认定结果的准确性。(6)可操作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建立后,根据认定方法就能够判断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

3 认定指标系统构建的内容

由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问题,关键在于构建能够全面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指标体系。由于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中有些是有定量要求的,而有些只能定性描述,因此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

在认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时,必须充分挖掘导致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的因素,可以对贫困学生认定系统量表进行设计和优化。该系统量表包括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所在地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健康情况、家庭成员工作情况、家庭受灾情况、家庭年收入情况、家庭教育负担情况、家庭负债情况、家庭提供的生活费情况、学生贷款情况10项一级指标,再将10项一级指标包含的信息按照影响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不同进行区分与细化,形成了42项二级指标,见表1。

表1 高校贫困学生认定指标内容及权重

4 认定指标体系的量化

指标量化是准确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重要环节。一套完整的指标系统不但要有可判断的内容,还要有可判断的尺度,凭个人经验主观判断无法满足高校认定工作的要求[5]。在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指标,赋予权重。具体做法是:在设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后,将两个系数对应相乘就得到二级指标的权重值。为了方便比较和精确计算整个认定体系中的权重系数,将每项权重系数乘以100%,并保留一位小数,得出百分权重值,即表1中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值。

5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量化实证分析

为检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量化表》是否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笔者将该量化表在徐州医学院华方学院进行了实地测试。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采用了随机样本调查和固定样本调查的方法。

鉴于现在学生选课的多样性和跨专业性,随机样本调查采取随机走访学生课堂的形式。笔者共走访3次课堂,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19份,有效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9.17%。通过进一步调研发现,有5名学生调查结果与实际认定结果不符。通过与每位学生面谈证实,有1名学生是因为有意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导致量表得分较高;有2名学生的家庭情况确实和调查问卷所测结果一致,但是本来不应该被认定为困难而被认定为困难;有1名学生的家庭情况确实困难而未被认定;还有1名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与所测结果一致,只是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时自己没有申报。随机调查结果见图1。

图1 随机调查样本在不同量化得分上的分布

固定样本调查选取华方学院4个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通过对调查问卷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有9名学生调查结果与实际认定结果不符。通过与每名学生单独访谈得知,有3名学生是因为有意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导致调查结果与实际家庭经济状况不符;有2名学生的家庭情况确实和调查问卷所测结果一致,但是本来不应该被认定为困难而被认定为困难;有2名学生家庭经济确实困难而未被认定为困难;还有2名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与所测结果一致,只是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时自己没有申报。固定调查学生样本在不同量化得分上的分布见图2。

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家庭经济非困难学生存在一个“分水岭”(22~20分),其中随机调查样本中得分在22分以上的学生所占比例为19.38%,固定样本中得分在22分以上的学生所占比例为19.17%,可以说该量表能够很好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鉴于学生能否如实填写自己家庭的基本信息是决定认定结果是否准确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将该量表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信息责任追究机制配套使用,有利于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化认定。

图2 固定调查样本在不同量化得分上的分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是一项系统工程,评定指标的合理性、评定方法的科学性是客观、公正评定的关键所在[6]。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在评定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才能探索出适合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贫困生评定体系。在评定过程中,要坚持以提高贫困生能力为导向,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校规校纪,帮助学生形成自立自强、感恩诚信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黄永斌.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认定与资助模式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77-79.

[2]毕鹤霞.国内外高校贫困生认定与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9 (1):23-24.

[3]胡海滨.灰色关联分析法在高校贫困生认定中的应用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5):121-123.

[4]李庆,蔡向朝,黄勇.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的实证分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7(4):44-46.

[5]郭小蕾.独立学院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7(35):56-57.

[6]林炯捷.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4-0019-03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