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永恒郭惠榕檀巧芳
(1.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福建 福州 350025;2.福州第一中学,福建 福州 350108)
构建教与学相契合的语文和谐课堂
应永恒1郭惠榕2檀巧芳2
(1.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福建 福州 350025;2.福州第一中学,福建 福州 350108)
不管语文教学的研讨有多么热闹,语文教学的“本然”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共同作用,教情和学情相融合,教师和学生相契合,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语文的和谐课堂。
教情;学情;共同构建;和谐课堂
课堂效率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教师和学生,教与学,构成了课堂。这个课堂的“本然”应是怎样的,关系到教学效果和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要构建科学课堂,和谐课堂。那么怎样的教与学的关系是合理的、科学的呢?充分尊重和发挥教与学的共同作用,教情和学情、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当发挥作用,两端都不可偏废。即要做到教情和学情相契合,要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引领者,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003版)》(以下简称《课标》)是语文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依据,教学目标的确立、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从《课标》出发。而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根据体裁或内容分单元编写的,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因此,这里所谓教情,是指参照《课标》和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篇目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法等。所谓学情,是指学生面对新的文本,通过预习而掌握的已知和产生的未知。教情和学情的契合,在理想状态下,学生的未知不解即是教学的重难点。学情的调研,课堂上契合单元目标解决学生的疑难是关键。
那么如何实现这种理想状态呢?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在预习环节中热情而真诚地发疑释疑,而教师在教学新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疑难之处,这样教情和学情就常常能契合无间了。陈日亮老师曾指出:“要把预习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把它看做是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教学训练的先行项目。”下面举例说明。
预习《荷塘月色》时,学生提出近50个问题,其中最集中的有:(1)如何理解“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2)作者为什么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句话有何意义和作用?(3)文中为何突然插入“采莲的事情”,看起来与前文并没有什么联系,是否突兀?(4)文中有大量写景的优美语句,其意只是单纯写景么?有无特别作用?
从这些问题中可以知道学生对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的理解存在困难,其实是对作者表达情感的这些句子与文中所描绘的景色之间的关系的疑惑,而这也正是我们课堂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对学情的了解,笔者确立了教学重点:(1)领悟作品中作者情感投射到景物,景物随作者的情感变化而变幻不定的写法。(2)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了解作者想要摆脱烦恼,从现实世界到另一个世界最后又跌回现实,最终没有超脱自己、超脱现实的思想变化过程。而这一教学重点也切合《课标》中“阅读与鉴赏”部分对学生能力发展提出的要求:(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但是,在借助预习了解学情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过分倚重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疑难,因为有时从《课标》及单元教学目标出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可能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几乎毫无感知的部分,这往往可能是因为学生的感受力和课程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可能是学生只关注单篇的“课文”而没有教师所要关注的“课程”。
在《蜀道难》的预习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赏析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诗人作《蜀道难》的用意。2.诗作反复咏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作用。而《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古代优秀作品时要“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本单元教材编写的要求是“要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但学生在预习环节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层面,对诗作的艺术旨趣和诗人的审美情趣却视而不见。
此时,学情和教情看似不相契合了、矛盾了。其实,这正体现了二者的契合:正因为学生无觉,才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之导之,“在语文教学中,越是重要的价值、基本的价值,越隐藏在语文教材的深处,越难发现,越难掌握”,陈日亮老师所说的“教出语文的核心价值”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要有依据“课程”发现“核心价值”的能力。
因而,这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体会到“天仙才子”李白的“幻化无方”。历史和传说、太阳和星辰、飞鸟和旅人,到了李白那里信手拈来,无不可入文,笔意何其纵横,气脉何等流畅;学生体味到浪漫主义的表征是夸张,内核是大胆的想象、自由的思想、充盈的激情。同时,这堂课还让学生体味到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忧患”传统的文学历史中,找到李白这样的另类实在不易,但这是一个多么宝贵而伟大的另类,他告诉我们人生除了忧患之外,还要学会审美,学会活得有滋有味,想得有情有趣,写得兴高采烈。
这堂课的教学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教情和学情契合时,要充分重视《课标》中的相关要求,要悉心研究把课程要求转化学生语文能力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切莫因为学情而简化教情,降低了教学要求。
从批判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到主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到主张师生平等,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个聚讼不已的话题。填鸭式的教学,彰显的是教师的话语霸权,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力却被扼杀了,这显然有悖于教育“培养雄健之国民”的初衷。但把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人的地位,把教师置于“客人”的地位,在尊重学生的思考和言说权利时,由于缺少教师的积极作为,思考和言说可能流于表面的热闹,而缺少智慧的分量和情感的深度。而师生平等,其实只能是人格意义上的平等,在智识上教师若与学生平等,教师又有何底气在三尺讲台上“指点江山”呢?
语文教学的研讨历来是热闹的,但是语文教学的“本然”是不应改变的要建立教与学的科学关系,我们认为教师应当成为课堂的引领者,而学生应当是课堂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师学生都是和谐课堂的构建者,这是语文课堂的“本然”。
所谓课堂的引领者,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教情和学情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重难点,确立课堂教学的主问题,再围绕主问题设置环环相扣的分问题,并引领学生围绕问题进入文本,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王荣生老师曾在《教学艺术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一文中指出,好的课堂教学结构可比喻为一根筋,而所谓一根筋要求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主问题教学法,可以避免将文本“碎尸万段”,避免讲得过多过细,以至于窒息学生鲜活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情趣。所谓课堂的参与者,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心到、思到,并急于、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当教师提出的问题调足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当学生的观点超乎教师的预想,那么这样的课堂就会有火花、有生成。
在教学《祝福》时,结合学情,笔者设置了其中一课时的主问题:为什么“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祝福》中的“我”寄寓了作者的思想,因此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但在教学中,“我”这个形象常常被忽视了。教师关注到“我”在小说结构上的作用,往往简单带过,而通过教学主问题的探讨,能让学生对“我”这个人物有透彻的了解,也就能让学生理解《祝福》另一层深刻的含义,理解鲁迅先生把这篇小说收入《彷徨》一书的缘由。
笔者在教学《群英会蒋干中计》时,设置了教学主问题“在群英会上,蒋干为何会中计”,并围绕主问题,设计了环环相扣的分问题:蒋干中了何计——蒋干缘何中计——蒋干为何会走向“穷途末路”。通过这些问题,把对重点字词“面如土色”“惊愕”“愕然”等的揣摩也贯穿起来,这样,群英会上,主人公周瑜和蒋干的性格也就呼之欲出了。这堂课,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通过学习学生对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也有了更深的体味,而一些学生更是感叹《三国演义》高超的艺术技巧不细琢慢研不入法眼,一钻研佩服得不得了。
但是,语文教师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让学生真正参与的真实课堂,是不可能完全按教师围绕主问题设计的环环相扣的分问题的路子往下走的。这时,教师的底气和引领技巧就十分重要了,换一句话说就是教师的引领作用是一堂有“课程”意识的语文课的主脑。当学生的课堂民主意识被真正唤醒,积极投入课堂中来的时候,最要预防的是教师不置可否的“和稀泥”和“萝卜炒萝卜还是萝卜”的状况。当今的语文教学已经告别了教师话语霸权的时代,网络、教辅早已把过去神秘的教参赤裸裸地暴露在学生面前。信息渠道四通八达,学生能看到的资料并不比教师少,特别是我们语文教学这个行当,挑战性尤其大。因而,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凭什么教”比“教什么”“怎么教”来得更为重要。先不谈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文本解读功夫,单就课堂来说,教师除了提出问题,还可以适时地设置话题。问题和话题的区别在于:问题指向性明确,答案相对固定,课堂生成的认识和发现相对较少,教师的预设性较强;话题答案意识淡化,学生可以围绕话题各抒己见,课堂生成的认识和发现相对较丰富。
二者相比较,话题型的课堂更容易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和表达的欲望。而有些课既可以用问题法,也可用话题法来引领全课,如同样是教授《祝福》,也可以提供几个话题让学生讨论:1.关于“我”;2.关于四叔;3.关于鲁镇上的人;4.关于祥林嫂;5.关于祝福。围绕着这些话题,学生们不仅注意到了文本中关键的、富有意味的情节,而且对人物也提出了多元而丰富的认识。如关于四叔,单是关于他的书房,学生们就抓住了以下细节:1.书房的壁上挂的是陈抟老祖写的“寿”字;2.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3.一部《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脱落的对联和这两本理学的入门书籍,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四叔学识的浅薄,对求知的不甚上心。而一些学生甚至从陈抟老祖写的寿字,而非一般人写的寿字,体会到四叔真正热衷的不是理学,而是道家,是自己的富贵寿延。鲁迅当年写四叔书房中的寿字有何特别意味,已不得而知,但话题的好处正在于,鼓励学生去发现,言之成理即可。
应当看到,问题或是话题,在很多情况下是杂糅着使用的,共同推进课堂。问题也好,话题也罢,科学的课堂,和谐的教与学的关系,总是教师和学生的两头热,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你问我答,你来我往,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共同享受着课堂之乐,也共同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读书、作文的能力。这里要强调的是,作为课堂的引领者的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轻松的氛围,组织和调控师生之间的对话,让对话过程成为师生智慧和情感的花火相互碰撞的过程。
在构建科学的教与学的关系时,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教师常遇到的尴尬是: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王栋生老师曾在他的文章《学生为何不愿发言》中写道:当提出一个问题希望学生各抒己见时,参与的学生总是极少,一般情况下,没有学生愿意主动回答;经过动员,勉强会有一两位学生举手回答;提下一个问题,还是这几位学生回答。王栋生老师的“烦恼”也是众多高中语文老师的苦恼。
笔者曾在高三学生中就语文学习状况展开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写作中、日常生活中经常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学生比例分别为:23%、47%、59%。这三者的差距表明:越是在“正式”的场合,尤其是在课堂上,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上越显得忸怩和不自信。学生在课堂上不愿、不敢积极参与,与我们的古训“言多必失”“为人要恭谦低调”不无关系,恰如王栋生老师在文中所说: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消极的东西,总是能自觉地迅速地传给下一代。
因此,要构建健康、科学的“本然语文”课堂,社会和学校都应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像鲁迅所期待的那样“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在我们班上,有几个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活跃,而其中一位甚为突出,刚入学时,同学们常视他为“异类”,但教师在课堂上屡屡褒奖他的质疑和思辨精神,时时保护他的赤子之心。久而久之,同学们不仅接受他,而且也常常和他一样在课堂上,急于表达自己,勇于展现自我。
所以,教师“导”的还不仅仅是教学的内容(这是教情),还有课堂良好的教学氛围的营造,还有对学生因社会、家庭、学校、传统、文化等影响形成的不良心理的疏导(这些是学情)。因为,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老成于世故,墨守于陈规,都难有和谐之课堂,难有富有生命力之课堂。无论是引领课堂的教师,还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都应是富有生活热情、求知欲望、创造渴求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共创和谐之课堂,本然之课堂。
[1]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陈日亮.如是我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应永恒.本然语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中国分类号:G633.3A
1673-9884(2016)05-0009-04
2016-04-21
应永恒(1958-),男,浙江永康人,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