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特级教师)
相似论是思维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事物的异中之同,就能使千头万绪的现象变得简明、清晰;研究事物的同中之异,又能使我们看到事物间关系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使我们的头脑不至僵化,并把握住现代科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实质。
比较阅读的素材可以取自教科书,也可以从书外选择;可以是两篇,也可以是三篇,酌情而定,依需而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由简返博,突破一个个知识点,去寻找它们的相似性,联想对比,放大学生思维,以“无限”的比较获取更多有益的信息。比较阅读可以是新知和旧知之比,好与坏之比,美与丑之比,也可以是不同文体之比,不同结构之比,相同场景不同描述之比等等。通过比较阅读,能够掌握由静态相似过渡到动态相似的本领;能够从微观相似的一言一行的行为中表露人物宏观相似的气质和性格;能够从结构相似和功能相似中把握题材、体裁、素材的综合应用。
学习犹如走路,一条道路过于熟悉,我们往往会忽略其他路径的存在,比较阅读就是另辟蹊径。事物一经比较,表面之同与内在之异便可显现。我们的思维如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中展开,就会更加严谨而深刻,开放而充满创造。
比较阅读教学,教师不会拘泥于文本照本宣科,而会跳出文本,让学生进行思维发散,从若干相同、相似或不同中深入思考。在比较阅读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指导思想、教学方法,还是信息挖掘、输送与传达,乃至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尝试,都应该重视训练学生的辨析力,训练思维的开放性和发散性,这样方能引导他们到更加广阔、更为新奇的语文天地中去探索,并获得多种能力的提升。
比较阅读就是比较文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中掌握一般规律,认识特殊现象的一种思维活动。相似论中最为强调比较,往往把比较与鉴别联系为一体,即有比较才有鉴别。而从人大脑的智能角度看,比较可以产生强烈的刺激,促进思维活动,因此,比较又是促进大脑智力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作为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之一,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无不包含着比较,无一不经过比较,比较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是最朴素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比较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其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广泛性。
相似论强调事物彼此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相同、相近、相通或者相反、相对、相关的联系,而这些联系就是比较阅读存在的基础,它就像一条线,可以连接看起来不相关联的事物。鲁迅先生曾说过:“教师愈会比较,就会愈有益处。”叶圣陶先生把“比较”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他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
文章的题目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把握文章主旨,通过题目的比较,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比较对象之间的区别和相同之处。
如比较苏教版第九册19课《天火之谜》和21课《诺贝尔》的题目,会发现《天火之谜》是就“天火之谜”事件命题,而《诺贝尔》则是以人为题。浏览全文,根据两篇文章截然不同的脉络会发现:《天火之谜》开头先写天火的可怕,再写了如何探究天火,最后描述了避开天火,详细描述了天火之谜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诺贝尔》先写了诺贝尔的生卒时间,接着写他研究炸药的经历,最后还写了影响深远的诺贝尔奖,这些都是围绕诺贝尔这个人而写的。通过《天火之谜》和《诺贝尔》的对比,发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文题的比较不仅可以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也可以帮助学生理顺文章的脉络,掌握文题的确定技巧。
单看单篇文章的结构,难以发觉其中特点,如果将两篇或多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异同、特色和精彩之处就会彰显出来。
将寓言故事《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进行比较阅读,不难发现,《纪昌学射》中除了抓住纪昌勤学苦练基本功这一“明线”外,还可依次找出描述纪昌对自己练习满意度的词语,如“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等等,这是一条“暗线”,可以得知成功的秘诀不仅得益于老师飞卫的指点与鼓励,以及自己的勤学苦练,而且也是自己克服自满,战胜自我的结果。《扁鹊治病》从现象看,扁鹊一次次去为蔡桓公治病遭拒绝,而实际上也暗含蔡桓公病情由最初的小病到病入膏肓的过程。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就可以看出文章中的双线结构。
让学生调动左右脑,大胆地进行内容上的置换。
如上文提到的《诺贝尔》《天火之谜》的比较阅读中,教师设问:将《诺贝尔》的题目换成表述事情的《炸药之路》,而将《天火之谜》的题目换成《富兰克林》如何?
一石掀起千层浪,不少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发表了若干见解。教师抓住契机进行比较式追问:如果一定要将《诺贝尔》的题目换成《炸药之路》,《天火之谜》的题目换成《富兰克林》,那么文章内容如何修改呢?学生思维完全打开了,各种为切合题目而进行修改的内容自然也会纷纷出台。
以上的比较阅读无疑很好地解决了语文知识中文题与文体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两篇文章的对比,使学生有了借鉴,激发了他们谋篇布局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敢于挑战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实践中,如让学生以思维导图或表格的形式再现课文内容,可产生强烈而鲜明的对比效果。
如品读《诺贝尔》《天火之谜》中描述实验部分的文字有何异同,可借助图表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进行比较。(如下图)
《诺贝尔》第8自然段
《天火之谜》第4自然段
通过比较,两个迥然不同、各有侧重点的细节描写就生动地浮现出来了,《诺贝尔》这段心理活动描写,突出人的表现;而《天火之谜》浓墨重彩地渲染雷电的一步步逼近,突出事情的发展。
借助图表形式的比较阅读会让学生更加明白:同样是层层推进的表达,却各有所侧重。
一篇文章可以是另一篇文章的具体例证,如《观书有感》与《大自然的文字》。虽然前文是朱熹的诗,后篇是伊林的科普文,有感性与理性之别;前文是古人所书,后篇为今人所著,有古今之别;前文为国人所写,后篇为外国人所写,是中外之别。但比较后却发现了两篇文章的相似处:《观书有感》中朱熹用“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很好地例证了伊林的“大自然处处都有自己的文字”的观点,这比单教一篇《大自然的文字》更有说服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观书有感》的理解。
在阅读中为了突出其中的关键语句,有时采用删去部分课文内容,进行比较的方法。比如在《诺贝尔》第8自然段中:
原文: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
删减后: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
通过比较,发现删减后似乎缺少了扣人心弦的惊险描述,因为所删的部分是这次实验的过程描写。由此看出,过程描写有时至关重要。
以上六种比较阅读教学方法,都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教学生学。对于阅读中的问题,教师不要给学生提供现成方法,而是引导学生,“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联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联想来找别的办法,解决别的问题。”(陶行知语)这里所谓的“相类的经验”和“相类的联想”,就是相似的经验和相似的理解、相似的想象。
当然,比较阅读内容的选择也很关键,要具有可比性,具有一定的关联度和契合度,确实具有能通过对比、对照后而更加清晰明了的性能。
比较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形式之一,并非排斥单篇阅读教学,那比较阅读的功能何在呢?
基于相似论的比较阅读是阅读的一种形式,和当前国内存在的“单元整合教学”“群文阅读”有相似之处,但比较阅读更是思维深化的重要手段,更倾向于用思辨的方式去阅读、去思考、去质疑。
比较阅读在国际上也是得到认同的,国际PISA测试中关于阅读能力测评,并不重视基础的阅读技巧,而主要是测量学生从文本中获取、理解信息的能力,以及思考和判断能力。
规律就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进行对比阅读后可以发现,纵然作家是从纷繁的生活中汲取素材,但也难于离开过去和当代的文学、艺术在创作题材和体裁上的那些相似的基本轨迹。正如原苏联著名的英国文学专家阿尼克斯特在研究了莎士比亚的大量资料之后说:“莎士比亚所写的37部剧本中,有34部是从各色作品中借用来的情况为基础的。只有3部剧作没有找到借用情节的原始材料。”借助比较阅读,就是要积极探寻语文学科思维方法中存在的本质规律。
单篇阅读强调一篇一篇读,注重集中思维和求同思维,这属于正向思维的训练;而比较阅读强调一组一组读,更注重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这些属于逆向思维的训练。集中思维易于系统地接受知识,但不利于学生质疑。只强调集中思维,很难有超越,很难有创造性的萌芽。借助比较阅读,可以激起学生的发散思维,同中求异,正向求反,多向辐射,这种对立统一的思想,对于人的认知发展,打破思维定势有很好的作用。
在已有经验和旧知的影响和束缚下,教师和学生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按照经验、固有倾向和心理准备行事,久而久之,会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比如,一位教师在长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拿到课文就先读,再解释词语,再分段,分析,最后归纳总结;也可能先提问题,让学生预习找答案,接着引导学生讨论、定结论,最后小结等。
诚然,这样的教学借助定势思维的正面效应,确实能给学生提供一条学习和巩固知识的熟路。但如长期不变,就会使得教学变得机械、僵硬,缺乏生机,毫无新意可言。对于“喜新求异”的学生来说,就会产生“嚼蜡”之感,逆反、厌倦自然出现。
处于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应着力改变陈旧模式,引导学生敞开思维,变被动参与为主动探究,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事物间的相似性,从而形成一种诱因来提高学习效果和控制课堂活动。发现相似性愈多,动机就愈加强烈,学习效果也愈好。
信息是思维的基本素材,输入信息可以激发大脑中原已存贮的相似块——相似信息组块,将新信息与记忆系统中的其它信息重新组合,人脑用这种以相似块为核心的有关知识去解释和理解输入信息的意义,还可以将相似块以某种模式加以新的综合,进行创造,即接受美学中所说的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以得到全新的认知结果,这是基于相似论的比较阅读的一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