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燕
课标在低段明确提出:“对写话有兴趣”。由此可见,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兴趣。
基于此,我尝试在低年级开展“图画作文”的实践研究。图画作文,不等同于我们常说的“看图写话”。看图写话,主动权在教师手上,学生只是被动学习。但“图画作文”的范围就非常的宽泛,记录生活的画面或真实场景,摘录或剪贴报刊书籍的图文资料,又或是学生信手涂鸦的图画与文字,都属于此范围。
刚刚接手一年级,我发现,学生特别喜欢画画。课间时画,午休时画,放学后还在画……他们用画笔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小学生对图画、动画等直观的形式有着强烈的兴趣,我抓住学生们对绘画感兴趣这一契机,顺势培养他们的写话兴趣。在学生画得热火朝天之际,我适时提出要求:孩子们,你们都是画画高手,不过,老师经常看不懂你们画的是什么?你们能不能给自己的图画配上文字,这样大家就能明白你画了什么,也会更喜欢你的画。
小家伙们一听,兴致来了,一个个拿出自己的画,在旁边信手写起来。不会写的字,有时候会问同学、老师或家长,有时候会用拼音。
就这样,“图画作文”的雏形新鲜出炉,孩子们用绚丽的色彩,稚嫩的文字,记录童年生活的酸甜苦辣。在他们的作品中,蚕宝宝从出生到长大,从小小的身体,到大口大口地吃桑叶,孩子们用好奇的眼睛观察着这些小小的生命,为它们的成长激动不已,为它们的中途夭折伤心落泪,为它们的破茧而出欢呼雀跃。在他们的作品中,一颗种子是怎样发芽,又怎样长出第一片叶子,甚至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这些生命的历程,都在孩子们的图画作文里一次又一次地呈现,丰富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滋养着孩子们的生命成长。随着一幅幅作品的诞生,孩子们更加喜欢观察生活,更加关注身边的世界,更加珍惜大自然里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图画作文,不仅是语文的教育,更是生命的教育。
没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仅仅是兴趣,又如何能让学生持久喜欢并热爱“图画作文”?为此,我把“图画作文”与日常生活、学习紧密相连。凡是有生活,就有图画作文;凡是有情绪,就有图画作文;凡是有活动,必有图画作文。那么“,图画作文”是如何渗透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的呢?
(一)丰富的画写内容。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充分引导孩子把自己在学校参加的活动,用图画作文记录下来。比如说:运动会、读书节、才艺汇演等。
随着物质生活的充裕,孩子们每逢节假日基本会外出游玩,这也给写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因此,我抓住节日的契机,放假前布置学生完成相关的图画作文。比如说:开心过春节、“五一”去哪儿?快乐的“六一”等。孩子们把沿途的风景画下来,再配上游玩时发生的趣事,一篇篇带着浓郁节日气氛的图画作文就出炉了。
对教材内容的二度开发,也是学生图画作文的来源之一。比如学习了诗歌《假如》,先让学生说说,假如自己也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会画些什么神奇的东西。再把想象的内容画下来,并配上文字。最初,学生的思维总围绕着人来说,思维比较局限。教师再加以引导:除了人,我们还可以帮助动物、植物、大自然里的万事万物,甚至是你喜欢的卡通片里的人物。经过引导,孩子们的思路拓宽了,有的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天上的星星画上一个面具,这样它就不会因为吸了污染的空气而咳嗽。有的说: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熊猫画上足够的竹子,这样它就不会饿肚子。
图画作文的教学还可以与课内的口语交际、说话写话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指导学生先说后写,并配上直观形象的图画。比如,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要求学生了解“奇妙的动物世界”并与同学交流,根据这一教学内容,我先让学生收集动物的图片和资料,了解动物的外形及生活习性等相关特点,学生根据资料设计图画作文的板块,图文结合,既加强巩固了课本知识,又拓展了课外知识,还训练了语言表达,一举多得。
(二)活泼的画写形式。
1.看图说写。
看图说写的图片来源,可以是学生自己收集来的,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图片的选择,以接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场景、故事为主。重在激发兴趣,进行说写训练。因为图片中的人物和场景是学生所熟悉、所喜爱的,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想象丰富,表达大胆,所以学生笔下的植物、动物有了生命的灵动。他们自由地看,自由地想,自由地说,愉快地写,充分发掘出自己潜在的创作潜力。
2.剪贴说写。
这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创造性写话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通过剪剪贴贴组合成新的“图画”,完成后,让学生介绍成图过程和图中事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3.联想续画编话。
续编图画故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展现一幅留有悬念的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补上事情的悬念部分,再让学生将故事的内容写下来。另一种是挖空连环画,使其残缺,让学生根据其他图画的内容来猜想、推断被挖空的图中应有的人物和场景,并续编故事。
4.自编连环画。
学生非常喜欢看连环画。可以让他们学习这种表现手法,编写“连续剧”。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许多学生俨然成了小小的漫画家,翻开他们的图画作文本,一副副充满童趣的图画,一段段奇思妙想的短文,让人忍俊不禁,又深深感动。
(三)多样的激励手段。
每次孩子们把作品交上来,我都会先初看一遍,然后把作品分类:最佳绘画奖、最佳书写奖、最佳构图奖、最佳语言奖等等。然后拍成照片,在投影上与大家一起欣赏品评。每个同学都可以得到奖励。哪怕是做得不太好的同学,我也会用放大镜在他的作品中寻找闪光点:一个用得比较准确的词语,一个比较通顺的句子,又或是书写上的进步,我都会竭尽所能地表扬与鼓励,从而激发每一个孩子的创作兴趣。
孩子们的作品越来越丰富,图画精美,语言鲜活生动,富有情趣。我把每次的作品收集起来,根据内容编成了图画作文作品系列。有“多彩的节日”、“神奇的大自然”、“我的观察日记”等。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编成了一本本“图画书”,创作的兴趣更浓厚了。
展示,是激发兴趣的又一举措。我把孩子们的图画作文拍照,在班群展示,在年级甚至学校的板报展示,在自己与家长的微信朋友圈展示。各种形式的展示,随时随地的展示,孩子们得到了来自各方的鼓励与肯定,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感与自信心,图画作文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如何让儿童写好作文,这点不管对应试教育还是对孩子的一生来说,都很关键。让孩子们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达,无非是期望能激发其写作兴趣,在画画写写,剪剪贴贴的过程中,自然无痕地开启儿童写作之旅。从这个意义上说,画图作文,具有写作启蒙的作用。
1.降低儿童对习作的畏惧感。
如何在儿童写作的起始阶段,降低儿童对习作的畏惧感?关键是要打开孩子们的“生活之眼”。写作文,不是在屋子里憋出来的,而是要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些时候,教师刻意让孩子们观察,而这种以写作为目的的观察,可能只是任务驱动式的走马观花,常常忽略了事物的特别之处,写出来的作文只是条条纲纲,缺少要点与细节。而图画作文本身就需要孩子们通过直观的图画,展现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观察,当有了直观的形象,再用文字来进行表达就容易多了。显然,绘画在生活观察与文字表达中间架起一座桥梁,画写结合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儿童写作的难度。
2.为第二学段习作奠定基础。
三年级,孩子们开始真正面对单元习作,孩子们的画写能力,如何转变为他们在写作方面的优势呢!经过反复思考,我把图画作文与习作素材收集相结合,做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以人教版三上第一单元习作《我的课余生活》为例,我先让学生拍照或手绘自己的课余生活,接着让孩子们图文结合,制作表格,记录自己一周的课余生活及感受。因为有了观察与记录,孩子们的第一次单元习作显得得心应手。
3.激活每个儿童的创意天赋。
作为最直观的外在形式,图形与色彩的感染与表达力对孩子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孩子们对某些事物的喜好恰恰可以带动他们实际参与的热情。他们在图画作文中展开无限想象,编创他们喜欢的故事。比如去动物园游玩,当孩子坐上彩色石凳小猪的时候,他们会编一个“可爱小猪飞行记”的故事;当孩子看见那些安静的羊驼时,他们会编一个“骑着羊驼去游园”的故事。实际上,图画作文的创作来源就在每一处生活的细节中。当有同学转学了,孩子们‘画’封信来表达思念。这是一封多么美丽的图画信啊!信上有宽敞的教室,漂亮的操场,同学们在教室里学习,在操场上跳绳……每个同学写上一句想念的话语,图画作文巧妙地融合进孩子们童真的世界,激活了每个孩子的创意天赋。
“图画作文”作为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爱好,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积极状态下尽情地画,自由地写,真实地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孩子们在这种主动的创作过程中,培养写话与绘画双重能力,对全面提升低年级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尤其对启蒙写作,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