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客”视角化解习作教学之尴尬

2016-04-16 07:33赵梓如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习作学生

赵梓如

“拍客”,定义为互联网时代下,利用各类相机、手机或DV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摄的图像或视频,通过编辑处理后,上传网络并分享、传播影像的人群。“拍客”并不是摄影技术高的人群称呼,而是拥有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利用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在学习工作之余用镜头记录下自己所思所想的一类人的总称。

纵观《语文课程标准》习作“阶段目标”,从第二学段“留心周围事物”,到第三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都对“留心观察”作出了要求,这与“拍客”视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笔者便有意识地将“拍客”融入习作教学,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拍客”视角,引导他们通过拍照、视频等形式关注生活点滴,记录社会现象,积累习作素材,并能在简单的摄影技巧中学会习作技能,提升写作能力。

一、拍什么与写什么

“学生拿起相机拍什么”是我们首先思考的问题,除了引导学生自由拍摄,拍摄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外,到底还能拍什么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积累素材,这需要我们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明确拍摄目的,有效积累材料。

1.思想前行,在日常生活中拍摄。

宁波大学冯铁山教授认为,我们往往将学生习作尴尬归因为“写作失语”“生活缺位”以及“思想贫乏”,但是“这一切现象的背后,无一不是‘思维凝滞’所致。”学生不会思维,更不会创造性地思维,当然不会表达。因此我们需要活化学生思维,以其独特的“拍客”视角让大千世界在他们大脑中活起来,那么他们观察到的就会更丰富、更深刻。

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说过:“生活,只要人活着,它就在那里。书本,你不读,不悟,它就不在这里。”生活要与读书相勾连。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将阅读时产生的疑问、受到的启发带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求问题的答案或与书籍描述不符的矛盾;在生活中置身与书籍相似或相反的场景或看到与书籍人物相仿的人群,去观察、去发现、去拍摄。不要停留于观察生活与事物的表面现象,要能找到现象与现象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让自己的思维动起来,这样,学生的“拍客”视角会更独特,拍摄作品会更丰富。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出击,做观察生活的“主人”。不能被动地等待偶遇生活中的瞬间,要学会主动地带着思想去观察与拍摄。你可以因为喜爱槐树而在生活中寻找槐树的身影、你可以因为厌恶不文明行为而去生活中拍摄各种占用盲道的现象、你还可以因为敬佩蚂蚁而去生活中寻找团结的力量……无论是带着某种思考,还是带着某一情感,当学生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捕捉时,就会发现,生活如此五彩斑斓,世界如此丰富多彩。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自我发现的过程,思维是学习过程的核心认知活动。因此,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拍摄,应着重了解学生真实的拍摄想法,引导学生学会带着思考去拍摄,形成独特的“拍客”视角,让他们的思维通过有效的点拨不再凝滞。

2.研究学生,在观察缺失处拍摄。

除了让学生自由拍摄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确定宽泛的拍摄主题。主题的确定应当站在学生立场思考,将他们的喜好考虑进去,拍些喜闻乐见的,激发他们观察生活之兴趣。当然,我们还应该特别关注学生观察视角的缺失之处。经笔者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学生在拍摄时喜欢关注动物、景物两大类。家里、小区里、学校中、游玩时,植物、动物是他们拍摄的主要内容,而他们对社会动态、家庭趣事、邻里亲情、校园生活等有关人物和事情拍摄不多。访谈后了解到,学生对这些不敏感,觉得如此稀松平常,没什么可以拍摄的。这便是学生观察视角的缺失,这种缺失也造成了学生在写事或状物时“无内容”“假内容”的现状。教师应该针对这种现象,给学生制定相应的拍摄主题,有效地引导学生多多关注发生在周围的人、事,从而丰富他们的习作素材,培养学生全面的“拍客”视角。

3.教材同行,从教材中寻找内容拍摄。

“拍客”视角的提出,并不是游离于教材的另一种写作课程,它应该与语文教材交互融合,给学生学习教材提供契机,降低难度。教者可以根据学生情况以及教材情况,从教科书中挖掘有价值的内容延伸至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和拍摄,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融合,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习作水平。

就拿教科书中的习作为例,不少习作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都是需要学生能提前在生活中获取素材。在以往的习作教学中,教师通常只能提前几天布置学生搜集素材,以备写作。一来学生没有形成观察习惯,观察的内容有可能流于表面或千篇一律;二来学生只有极短的时间搜集材料,往往不够深刻或胡编乱造。如果将“拍客”视角融入平时的习作教学,那就不一样了。

习作要求 “拍客”主题习作1:选择一个老师,写写他在某些方面(如外貌、性格、教育方法等)的特点,也可以写他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主题 1:最“美”的老师主题2:谢谢您,敬爱的老师习作2:认真观察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主题1:它竟然是这样的!主题2:心爱的动物宝贝习作3:到野外去,到山上去,到公园去,观察叶子的颜色与形状,写成一篇习作。主题1:一叶知秋主题2:与众不同的叶子习作5: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主题1:快乐,无处不在主题2:我,不想这样!主题 3:____(填心情)的自拍照主题1:科学实验全记录主题2:冬天悄悄来临主题3:春节的气息习作7:(1)我喜欢的一篇课文;(2)有趣的一次实验;(3)冬天;(4)盼春节。以上题目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也可以自己选择更好的写作内容。

上表是笔者根据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习作制定的拍客主题。笔者在学期初就纵观本册所有习作,找寻并归纳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习作,根据其要求制定相应的拍客主题,引导学生提前在生活中观察、拍摄、上传、互动……等到教学相应习作时,学生脑中就有丰富的资源库,其中有自己的,也有他人的,写作时也就“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了。

最后,笔者需要强调“拍什么”和“写什么”之间的关系。“拍什么”,就可以“写什么”,也就是说,拍下的内容都是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所得的内容,是其丰富的写作素材,可以写下。但是“写什么”不仅仅来源于“拍什么”,学生在拍摄的过程中有不同的经历与体验,如为了拍摄爬树但摔跤了,想拍鸟可鸟飞走了,想拍弟弟但是他一点也不配合……无论是拍到了还是没拍到,拍摄的体验与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值得回味的,那么这些不也是“写什么”的内容吗?

二、怎么拍与怎么写

“拍客”视角承载的不仅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教学功能,还有指导写作方法的功能。摄影是门学问,想要拍出好作品是需要摄影技巧的。经研究发现,其实摄影的构图就和文章的构思一样,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那么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简单的拍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构思习作。

1.在摄影技巧中辐射写作技能。

在平常的习作教学中,无论是作前指导还是作后评改,教师都会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方法,这样强烈的教学意图反而让写作失去了原本的属性,难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及能力方面的潜力。巧妙运用拍照技巧辐射到写作,既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又能弱化强烈的教学意图,学生写作兴趣得到保持,写作能力也能得以提升。

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1为例,其要求如下:

请你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

基于此,拍客主题定位《自然现象的变化》,请学生拍照时运用两种摄影技术:

(1)连续性拍摄

拍摄要求:请你仔细观察一种自然现象的变化,连续性拍摄记录它的变化,至少拍摄8张,然后从中选择3~4张形成组图上传网络,注意展示事物变化。

这一拍摄要求旨在让学生抓住事物变化的规律,在变化中找出能展示事物质变的图片,即变化的几个要处,学会取舍,形成组图。辐射到习作上,就是能帮助学生组织思想,谋篇布局,删繁就简,形成合理的习作架构。课堂上,教者就可以巧妙运用学生上交的组图进行教学,在欣赏、对比、点拨中指导学生抓住变化规律构思文章。

(2)局部性聚焦

拍摄要求:请你在拍摄变化的图片时,调整好焦距,突出变化特点。

焦距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简单点说,就是相机或手机调试画面远近的工具。如果你想拍摄远景,焦距可以调试远一些,拍全貌;如果你想拍摄近景,焦距可以调试近一点,拍特写。可以说,这是人们常常使用的简单摄影技巧,它清晰地突出主要事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个简单的拍摄技巧运用至习作中,学生特写的过程就是抓住每处变化描写重点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特写观察其形状、颜色等变化,加以想象,将习作写“具体”。

其实摄影技巧在习作中的运用还不止于此,如虚化,现在的智能手机打开拍照功能,在最想要突出显示的拍摄画面上轻轻一点,那部分会变得很清晰,而其周围的背景便会比较模糊,这就是虚化。它能强化重要事物,弱化次要事物,辐射到写作上,则是教会学生详略得当,突出重点。诸如此类简单的、一学就会的摄影技巧完全可以为习作教学服务,让学生在“拍客”这个角色中,玩得开心,拍得专业,也让学生在形成“拍客”视角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写作技能。

2.在配文中形成训练系列。

当学生拍摄了作品,想要让别人了解自己照片内容时,自然而然就会对照片进行文字阐释,这是他们自然而然的写作欲望,这也是教师进行写作指导的契机所在。

指导学生给照片配文时应遵循两个原则:

(1)自由开放原则。最先的配文以学生自愿为原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打油诗、现代诗、对话、画外音、漫画……让他们爱上配文。

(2)序列训练原则。再后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指导学生如何配文,将配文训练精细化,系列化,解决习作教材对技能指导的序列意识缺失的尴尬,有效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

同样的拍摄主题在四至六年级都可以出示,其配文训练的层次应有不同,如:

拍客主题:那一株植物三年级 将植物几个特点简单介绍给大家,形式不限。四年级 清楚写出植物有哪些明显的变化。五年级 有条理地介绍植物,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六年级 根据植物特点多角度写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同是观察植物进行拍摄,中年段重在指导学生如何抓住植物的特点及变化将它介绍清楚,高年段重在指导如何根据植物的特点写好自己的感受与想象。只有教师抓住不同年级训练的重心,在倡导自由真实的基础上给予学生配文的方向,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有所提升。

即使是同一个年级,每一次状物的指导训练也应有层次和着力点的不同,如:

拍客主题 配文要求 训练来源永远的美味六上《习作3》写下美味的色香味形,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六年级你最喜欢吃什么?将它美丽的色泽、诱人的香气、独特的外形、难忘的味道、丰富的营养告诉我们,它的色香味给你留下什么感受?也可以与我们分享。哈!那东西!把它的特点及其给你的感受介绍具体,根据特点你还可以猜想它的经历,让我们对它有更深的认识吧!六上《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对柳树的猜想独特的____写写他(她它)的特点及其给你的感受吧!他(她它)有什么独特之处?你还可以运用对比衬托来突出它的特点。六下《夹竹桃》通过写春夏秋的花开花落,对比衬托夹竹桃的韧性。

教科书中的每一篇文本都有其独特的训练点,看似是分散的,但是如果有心将它们挖掘、联结成一个网络,就会找出不同年级不同文体的不同生长点,借此逐步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根据状物、写景、写事、写人等不同体裁,结合整个中高年段课标与教材,先确立好每个年级的训练高度,然后才能在学期初,通览教材后制定每个学期的拍摄主题及配文要求,切不可随意而行。

最后,笔者也需要强调“怎么拍”和“怎么写”之间的关系,“怎么拍”帮助学生“怎么写”,即拍摄技巧潜移默化辐射写作技巧;“怎么写”并不仅仅受教于“怎么拍”,它还可以在给照片配文中得到指导,获得提升。

三、拍得怎样与写得怎样

既然有拍、有写,就必须形成一套相对应的评价模式,在评价之中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路、锤炼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

1.借助信息化资源。

互联网的优势不仅在于其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还在于多种平台的开发。QQ、啪啪、微博、微信、论坛……图文并茂地呈现出自己拍摄的画面及相应的文字说明,同学、老师、朋友、亲人,甚至陌生人,都可以互相点赞、送花、评论……这些功能恰好给拍后评价提供了便利条件。这种自由的评价模式打破传统教学中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时间固定的限制,有效避免了学生因为害羞、害怕造成课堂失语的尴尬,令他们在玩中学,享受成功的喜悦。

2.创新活动形式。

传统的习作评改,是教师阅读学生习作后,找出共性、个性问题,通过课堂的形式引导学生或欣赏或修改。虽然课堂以鼓励为主,但多数学生还处于被动聆听状态,教师始终是主体。何不换一种评改形式?笔者现如今实施的就是模仿星光大道的晋级形式,设立周冠军、月冠军、学期冠军各若干,通过课前点赞、课上欣赏、课后加工、投票评比的流程,评比出“最佳镜头”奖、“最佳发现”奖、“最佳题目”奖、最牛“小记者”等诸多奖项,最终评选出周、月、学期的“最佳小拍客”,颁发奖品与证书,其作品可荣登班级“拍客”风云作品榜。以这样阶梯爬坡式的评价形式创设一种激烈竞争的氛围,唤醒学生观察及习作意识,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踏着多样的活动迈上习作新台阶。

3.找准评价落脚点。

“拍客”视角的习作评改一般包括照片的观察视角、照片的题目确定、说明文字表达及谋篇布局等多方面。但是每一次评价并不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而应结合布置拍摄的目的、配文的要求、拍摄后的指导、精细认真的“批改”等多种因素,确定“一个中心”,集中解决其中一个具体问题,如:

“身边的文明与不文明”,针对学生观察视角单一、素材陈旧化的现象,我会以“学会在熟悉的地方去发现”为主题组织拍后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去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阳春四月看南京”,针对学生不能在写景时加上自己合理丰富的想象这一现象,我以“让我的想象腾飞”为主题组织讲评,引导学生学会结合自己的联想去写景色,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灵动。

讲评必须主题明确,方向确定,针对性强,抓住学生的弱处,解决学生实际的观察及写作困难,应做到有的放矢,一课一得。

当然,笔者在这里仍需要强调,无论是评价“拍得怎样?”还是“写得怎样?”,都需要从习作的角度出发,以引导学生形成“拍客”视角为目标,细化评价方式与方向,让学生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之中进一步学会观察,积累素材,掌握技能。

“拍客”视角的研究拓展了学生写作的时间与空间,是一种帮助学生积累生活、运用文字的实践性课程,研究仍在继续,研究永不停止,望我们能给学生展开一段烂漫无比的快乐写作时光。

猜你喜欢
习作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习作展示
习作展示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