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晴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116000)
《论语译注》商榷二则
王 晴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116000)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当代影响最为深广的《论语》注本,注释简明扼要而不乏考证,翻译直白明确而不乏灵活,给初学者带来很大的便利,对《论语》和儒家文化在当代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但孔子的时代距今已2500余年,因而历代对《论语》中词语的解释时有见仁见智之处。就《论语·学而》中的“贤贤易色”、《论语·为政》中的“父母唯其疾之忧”的阐释,拟与《论语译注》进行商榷。
《论语译注》;注释;贤贤易色;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是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文化经典,历代研究《论语》的论著仅粗略统计就有3000多种。其中,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注平实著称,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中华书局1962年初版,1980年第二版,2006年出版简体字本版,至2016年已经印刷23次、印数达75.5万册!
但孔子的时代毕竟距今已经2500余年,因而历代对《论语》中词语的理解与阐释时有见仁见智之处。笔者一方面由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而全面阅读《论语》,另一方面在历代注释的梳理中也产生了些许疑问,因而就《论语·学而》中的“贤贤易色”、《论语·为政》中的“父母唯其疾之忧”的阐释,与《论语译注》进行商榷。
《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皆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杨伯峻《论语译注》把“贤贤易色”解释为“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他赞同陈祖范《经咫》、宋翔凤的《朴学斋札记》提出的观点,认为事父母、事君、交朋友,各指一定的人事关系,所以“贤贤易色”也应指代某种人事关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把夫妻间的关系看得极重,认为是“人伦之始”和“王化之基”。[1]5-6纵观整部《论语》,孔子一直把孝悌思想放在首位,比如《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另外,他还注重人与人的交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有《论语》中引用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些都表明,在孔子的意识形态中,他看重孝悌,也看重朋友之间的交往,偏偏对于夫妻间的关系问题没有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谈过。所以,“贤贤易色”指夫妻间的关系,未免有些牵强,而且最重要的是,它还处于“事父母”“事君”“与朋友交”之前,如果按照杨先生的注释,这就更加令人生疑了。“贤贤易色”指代的到底是什么?杨树达在《论语疏证》中列举了两证:分别是《子罕篇》和《卫灵公篇》,均有“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认为其中“德”与“色”为对文,这里的“色”是指美貌。[2]14孔子在《论语》中两次批判了喜爱美貌胜过喜爱道德的人,而其中的“德”与“贤贤易色”的“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符合孔子一概重“德”轻“色”的主张。所以,其所指基本排除了“女色”的范畴。
对于“贤贤易色”,其他关于《论语》的注释著作中,一般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将第一个“贤”视为动词,表示尊重、敬重之意;第二个“贤”视为名词,指贤人,“易”为轻视。这样“贤贤易色”就译为:敬重有贤德的人而轻视美色;[3]第二种是将第一个“贤”解释为钦慕,“易”为代替,那么整句则译为:钦慕贤人之心代替了好色之心。[4]关于“贤贤”不论释为“尊重贤人”还是“钦慕贤人之心”,差别不大,也不是争论的焦点,基本没有太大的争议。下面谈对于“易色”二字的理解。《说文·易部》:“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5]193徐楷系传:“旧月为易,言阴阳昼夜相变易也。”[6]则“易”字本义为“晰蝎”,“变易”之义亦早己有之。《说文·色部》:“色,颜气也。从人,从卪。”[5]187故“色”字本义即指人的脸色,其余的色彩、美色、景色等皆为引申义。“易”与“色”的连用,除了《学而篇》中出现过一次外,再无其他。除此之外,“色”字在《论语》中共出现26次,其中4次表示“女色”之义,有22次表示“颜色、容色”之义,“易”字据统计,共“出现了11次,其中7次表示‘容易’义,2次表示‘改变’义,1次表示‘和易’义,1次指书名《易》,并无表示‘如’‘轻略’一类含义的例子。”[7]由此表明,“色”的常用义是“容色”,“易”的常用义是“容易”。
在战国至秦汉魏晋的文献中,有三处出现“贤贤易色”这个短语,刘宝楠《论语正义》:“‘贤贤’者,谓于人之贤者贤之,犹言亲亲、长长也。”又曰:“《汉书·李寻传》引此文,颜师古注:‘易色,轻略于色,不贵之也。’《公羊》文十二年传:‘稗君子易怠。’何休注:‘易怠,犹轻惰也。’是易有轻略之义。”又曰:“夫妇为人伦之始,故此文叙于事父母、事君之前。”[8]《世说新语·德行》:“桓玄诣殷荆州,殷在妾房昼眠,左右辞不之通。桓后言及此事,殷云:‘初不眠,纵有此,岂不以贤贤易色也。’”[9]其中之义为“不重女色”。《齐故李功曹墓铭》:“礼作身基,仁为行本,孝著闺门,信在游书。处厚遗薄,采实捐华,贤贤易色,询询乡党。”[10]综合以上文献中的用例,“易色”的“色”字均没有释作“女色”,多为改变“容色”或“颜色”之义,因此“贤贤易色”的“色”解释为“女色”恐不符合此短语在魏晋以前的普遍用法。结合下文“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三类与人相处之道,可知“贤贤易色”应该也是其一,这样看来第二个“贤”解释为名词“贤人”更加妥当,这样整个短语可译为:尊重贤德之人,改易容色。意思是,要用真诚的态度尊重贤德之人。
《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杨伯峻先生注释为“做爹娘的只是为了孝子的疾病发愁”。许多名家注释,多如此解。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关于“其”的指代,而要正确理解“其”的意思必须明确在古代“孝”的内涵。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显然,这里的“孝”解读为“子女能很好地奉养父母”。金文“孝”字的上半部分似一位老人,下半部分是孩子,所以合起来意为子女对父母的奉养照料。
黄克剑《论语疏解》指出,“其”字历代注家所注不一。“自东汉王充、高诱至近代学人康有为,皆以‘其’指代‘父母’,因此整句话断句为‘父母,唯其疾之忧’。自东汉马融至现代学人钱穆,皆以‘其’指代‘(孝)子’,于是整句话断句为‘父母唯其疾之忧’。今从后注。”[11]由此可见,学界普遍认为“其”指代“子”,《淮南子·说林训》:“忧父之疾者子,治之者医。”高诱注:“父母唯其之忧,故曰忧之者子。”而在王充的《论衡·问孔篇》中还有这样一条证据,曰:“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武伯忧亲,懿子违礼,攻其短。”[2]29显然,武伯忧亲,这里“其”指代“孝子”,而杨先生的注释取马融说,“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1]14意思是:如果要尽孝,就要让父母放心,不去做那些让父母担忧的事,只有疾病(因为是难以避免的)才会引起父母的担忧。马融这一段表述可概括为“孝子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其中不涉及到指代问题,翻译起来没有任何歧义。如果直接拿来解释“父母唯其疾之忧”,由此引申认为“其”指代“孝子”,似有牵强附会、断章取义之嫌。
《论语》中孔子论孝,皆论子女当如何侍奉父母。《为政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所谓“色难”,是指子女在侍奉父母时保持愉悦的容色难。所以严灵峰《读论语札记》曰:“此为‘问孝’,当以子对父母之关切而言。《礼记·曲礼》:‘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疾止复故。’……皆可证明此说。”[12]《里仁篇》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欢,一则以惧。”杨伯峻先生译为:“一方面因(其寿高)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在先秦典籍中,大量例证也表明“孝”是从子女的角度而言。《诗经·小雅·六月》:“侯谁在矣?张仲孝友。”毛亨传:“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尔雅·释训》:“善父母为孝。”《尚书·周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孔传:“善父母者,必友于兄弟,能施有政令。”《墨子·墨经》:“孝,利亲也。”《礼记·文王世子》:“文王有疾,武王不脱冠带而养。”《孝经·纪孝行章》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些文献中记载的子女行孝的规范与孔子论孝“父母唯其疾之忧”中的要求是极为相似的。由此可见,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很显然应该是子女对父母,所以此句意为“唯父母之疾为忧”应该翻译为:孝子只是为了父母的疾病发愁。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杨树达.论语疏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3]李小龙.论语全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5.
[4]赵杏根.论语新解[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9.
[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6]徐楷.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193.
[7]李玲玲.“贤贤易色”诂正[J].古汉语研究,2014.(9).
[8]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20.
[9]徐震愕.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1:87.
[10]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466.
[11]黄克剑.论语疏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4.
[12]严灵峰.无求备斋论语集成[M].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5
[责任编辑:金颖男]
Discussions on "Notes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alects of Confucius"
WANG Qing
(History and Culture College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Henan 453007,China)
“Notes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alects of Confucius”, written by Yang Bo-jun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alects”, with its brief yet proved notes and direct yet flexible interpretation providing great convenience to the starters. This boo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spread of Confucianism the modern society. But Confucius has passed by for more than 2500 years, during which people have had many magnificent ideas concerning the words in his work. The author is going to discuss two terms in “The Analects”, namely “cherish virtue rather than beauty”and“parents only worry about their children when they catch diseases”.
“Notes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alects of Confucius”; notes and interpretation; cherish virtue rather than beauty; parents only worry about their children when they catch diseases
王晴(1991-),女,黑龙江绥化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先秦两汉文学。
I206
A
2095-0063(2016)05-0078-03
2016-07-22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6.0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