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基于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的观察和思考

2016-04-14 20:44陈兆兰
江苏教育 2016年44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办学职业

陈兆兰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基于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的观察和思考

陈兆兰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重视机制创新,突出内涵发展,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时也存在着课堂生态与内涵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现有功能与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本质要求不吻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区域差距依然存在、职业学校师资队伍质量有待提高、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促进江苏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推进江苏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江苏中职学校;星级评估;改革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议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加强能力建设,突出内涵发展,重视机制创新,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实用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毋庸回避,江苏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本文从中职学校星级评估的角度,对此进行了一些初步观察和思考。

一、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课堂生态与内涵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课堂是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的源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师生良好互动的舞台。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目前江苏中等职业学校课堂生态普遍呈现难以令人满意的状态,具体表现在:一是教师普遍缺乏“生态课堂”培育的责任担当,缺乏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二是受传统思维和习惯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难以满足生态课堂的标准和要求;三是受到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水平的制约,生态课堂的基础和条件比较薄弱。这种现状与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现实目标不相适应,与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宗旨不相适应。

(二)中等职业教育现有功能与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本质要求不吻合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经给职业教育下了这样的定义:“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此教育名曰职业教育。”因此,他将“为平民谋幸福”列为“职业教育须下三大决心”之首。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在我国落地伊始就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平民性,尤其是在我国有13亿多人的基本国情下,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比居高并长期居高的现实情况下,牢牢坚持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宗旨意义尤为重大。

职业教育是不是面向人人首先要体现在其培养对象上,也就是职业学校的大门是不是面向所有人的;其次,体现在教育内容上,是不是接地气,是不是人人所需的;第三,体现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是不是通俗易懂的,是不是理实一体的,是不是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是不是使人幸福愉悦的。对照上述标准,综观我省现有的职业教育,恐怕难说做到了“面向人人”,其现有功能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和余地。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的区域差距依然存在

职业教育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对江苏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因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制于区域的财力、物力支持,苏北地方财政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普遍低于苏南地区。二是毕业生外流现象严重。根据有关资料分析,由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就业起薪相对比较低,导致毕业生“东南飞”现象比较突出,职业教育难以实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基本功能。这样的局面反过来又直接影响苏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积重难返。

(四)职业学校师资队伍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是中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阻碍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68%,尽管目前这一指标已基本达标,但问题是普遍存在“比例虚高”现象,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实一体的“双师型”教师并不多,以致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阻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之二是师资补充渠道不畅。由于管理体制的羁绊,学校自主权尚未得到有效落实,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校方想要的人进不来,不想要的人出不去,尤其缺乏来自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补充到职业学校的有效机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

(五)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经费投入是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按照经济学的观点,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比普通教育要高,通常认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办学成本的2.63倍,即职业教育具有“昂贵性”。职业教育的这一特点要求其办学高投入。但事实上,中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在负重前行,经费缺口很大。而江苏的情况同样如此,其生均教育经费较低,与江苏经济强省、职教大省的地位严重不符,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江苏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发挥其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的独特作用

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要实现党中央针对新形势制定的新的战略目标,迫切要求我们要应时而动,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毋庸置疑,过去的职业教育在完善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但新的使命使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独特类型的作用更加突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举措,千方百计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统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统筹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拓展中等职业学校服务功能和对象,面向“两后”(初、高中毕业后)毕业生、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在岗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其真正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成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法宝。

(二)切实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质量,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生态课堂

抓内涵发展、促质量提升是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我省职教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课堂,重点也在课堂。只有让课堂发生变化,职业教育才会对学生真正产生吸引力,人才培养质量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课堂效率不高,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提升吸引力、增加幸福感都是“海市蜃楼”,而构建生态课堂应成为我们今后的主要着眼点之一。所谓“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意识,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着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需要广大职业学校的教师去领会、去体悟,并最终落到实践。尤其是作为职业学校当家人的校长,要把主要精力用在生态课堂的谋划上,用在课堂质量的提升上,这关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加大政府投入,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发展经费

一是进一步加强“市县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建设,强化市和县级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的责任,依据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各级人民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保证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和生均经费逐年增长。

二是政府要通过税收等其他政策的调节来扶持社会公益力量,完善投资机制,用好用足现有适用于职业教育的捐赠法规和政策,积极筹建职业教育发展基金会,鼓励吸纳社会各界及公民个人向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投资举办职业教育,依法落实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责任,鼓励大企业独立举办职业学校,中小企业可与政府合作办学,以“双赢”为原则吸引企业参与职教集团,参与招工招生合作、办学合作、研发合作和投资合作。探索中介组织创新,发挥行业管理和中介服务的功能作用,并在地方政府统筹经费中给予一定补贴,支持行业管理的正常运转。

三是省级人民政府在投入比例上要充分注意地区差异,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加大对苏北、苏中,尤其是对苏北的投入力度。专设促进苏北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提升的专项经费,逐步缩小苏北中等职业学校与苏南、苏中的办学差距。同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苏南对苏北的对口支援,采取联合办学、派遣教师、代培学员、援助仪器设备、提供资金等多种形式支持苏中、苏北地区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全省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四)创新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建立符合时代特点的现代学校制度

扩大公办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重点扩大职业学校的人权与财权,增强其自主办学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始终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个重点不动摇,统筹制订符合江苏特点的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切实改变目前不少地方存在的“学校想要的人进不来、富余的人又出不去”“有事无人干、有人不干事”的局面,从根本上补齐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和高水平师资建设的短板,采取有效举措推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尽快落实《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加快制定《江苏省校企合作办学促进条例》,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深层化、稳态化,健全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规范和管理规章,切实改变长期存在的校企合作中校方“一头热”的尴尬局面。改革职业学校校长选拔任用办法,探索符合时代特点的校长管理办法,建立起具有江苏特色、体现与时俱进精神、反映师生呼声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为江苏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五)积极调动社会力量,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教育

人口多、底子薄、资源少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因此,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和引进国外优质职教资源,是弥补我国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国加入WTO后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提高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江苏的情况也一样,土地资源短缺、常住人口众多、政府财力有限是我省的基本省情,要解放思想,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大力开拓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的渠道。一方面,可以改变传统的由政府包揽包办的格局,充分调动民资民本,弥补教育投入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与公办职业学校相互竞争的氛围,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鲶鱼效应”,有利于江苏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

发展民办职业教育不仅是基于江苏省情的现实选择,同时也是对国际经验的有效借鉴。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民办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提升了整个国家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比如美国,由于其教育体制中完全的或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职业中学相对较少,因此所有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均是在公立中学实施。这类公立中学设有一定数量的职业课程,而属高中后非学术性、非学历教育的职业培训学校则大多为私立性质。据统计,在美国这类学校目前已达七千多所,其中私立的占90%以上。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查阅有关统计资料,在日本三千多所专修学校中,私立学校占学校总数的90%以上。由此可见,美日两国都非常重视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最终促进了职业教育事业的整体繁荣发达。由于国情的差异,我们不求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的步骤、方法等与国外发达国家完全相同,但要积极借鉴其成功做法与经验,洋为中用,使江苏省民办职业教育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G710

A

1005-6009(2016)39-0039-03

陈兆兰,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南京,210024)职业教育评估室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评估。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办学职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