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
好课重在设计
陈平
以作者参加2016年江苏省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大赛的一节课为例,剖析其教学设计过程,从基础过程、难点突破、评价意义等方面体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中职英语;教学设计
随着对课堂评价、大数据运用、微课及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如何运用不同的理念和模式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成为一堂好课构成中的重中之重。教学设计是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一名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检验指标。
可把教学设计分为传统教学阶段、多媒体教学阶段和多元化综合教学阶段。
传统教学阶段的教学设计通常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以最大限度完成教材大纲要求为教学设计目的,并据此开展教学活动。尽管这样的教学设计省时省力,但往往造成整个科目的教学千篇一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一般。
多媒体教学阶段因为有了更多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学设计围绕教材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组合的教学课件开展教学。教学内容打破了时空限制,文字内容有了画面感和模拟操作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了提升,但教与学的互动依然薄弱,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不高,教学课件的信息容量大但学生难以吸收,且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使得其对知识点的把握和对重点的理解有所缺失。
多元化综合教学阶段是在教育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诞生的,教学设计于是分成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组成部分,并更加侧重于课前,也就是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阶段;同时也更加侧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学设计更多考虑多边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并加重了课后的环节。以笔者参加本次教学大赛Real life skills主题“success”课为例,我把整节课设计成what、why、how三个部分,先通过课前的问卷得知学生认同的获得成功的要素,他们认为哪些要素重要哪些不重要,哪些是他们拥有的,哪些是缺乏的;同时让学生制作采访视频“我眼中的成功人士”。这样的课前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而新颖的视频制作更加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仅仅局限在英语学科学习上,更是将各学科知识进行了整合,自觉地完成了新知识、新能力的建构过程,其学习效果是倍增的。
教学设计的基础在哪?就是课前环节,这是基础环节,应该分成这样几个部分:1.教师对教材的精准理解和把握;2.教师对学情的精确掌握,能做到一生一学情是最好的;3.根据教材和学情设计课前学习任务;4.分解设计好的学习任务,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小组或个人方式布置给学生,任务完成期限为半天。课前设计和学生的任务完成如果完美,对课中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最关键的是学生在课前已经进入了学习的角色,开始经历好奇、求知、体验,甚至萌发了初步的反思。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已经从课中转换到了课前,从“教”的角色转换为“引导”的角色。为了不占用课中时间,学生制作的视频会安排在课前播放,作为教材补充材料,这是学生努力和能力的展示,自然也是一种同学间的交流。通过这样的设计,把枯燥的单词和语法学习转换为学生更愿意接受也更容易接受的情景和人生思考,反过来激发学生对相关单词和语法的掌握,实践证明效果非常明显。
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点,突出重点,攻破难点。难点部分怎么确定?
首先是对整个课进行what、where、when、who、why、how的5W1H分析,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简化为3W1H或者2W1H,主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而定。例课我设定为what、why、how的2W1H:What is success?(什么是成功?)Why do we need success?(为什么我们需要成功?)How should we do to be closer to success?(如何成功?)通过“六何”分析设定以设计课前的学生任务。
接下来的难点就是课中设计,如何把课前环节的资源进行整合,既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导性和主动性,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过程的逻辑性。例课中我的设计是这样的:第一步,导入部分,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得出学生对成功的初步了解,进行课堂归纳。第二步,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框架,即人物、事件、结果。再给出简单的一句话例子:我想减肥,并瘦了。学生分组思考更多的类似句子,从而可以得出“成功”的结论:某人想做某事并做到了。第三步:为什么要成功?成功能带来什么?学生发散思维给出相关表达情感的单词,得出结论:某人想做某事,并做到了,感到(成功的喜悦)。第四步,如何成功?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要素有哪些,哪些要素是学生在课前问卷的数据中显示出来缺少的。那么该如何获得这些要素?学生思考方法步骤,从而得出“How should we do to be closer to success”的结论:某人想做某事,通过(做计划/努力/……)的方法,做到了,感到(兴奋/有趣/喜悦)。第五步,教师总结并提升,让学生思考自己成功的例子。
最后一个难点自然是课后作业的设计,很多老师认为只要做好课堂总结和布置相关教材练习或专业作业就行了,其实好的课后设计要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进入更深层次的深思、反省和领悟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消化知识、转化知识、提升学识。例课我设计的课后作业是:学生以自己的专业为基础思考工作前需要准备哪些素养从而成功就业。把成功问题提升到学生最应该关心的就业上,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同时还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设置情景模拟作业,即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有关成功的图片组进行课后口语语篇描述锻炼。
教学评价的内容很多,我认为教学设计的评价尤为重要。一份精准把握教材、符合学情的教学设计,相信不管哪个教师都能按此教好学、上好课。学校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很好,但还应该组织专家组对各学科的集体教学设计进行评价。评价可以分为三方面,第一方面在教学实施前进行教学有效性评估和潜在效果评估,第二方面是在教学实施中进行追踪评价,第三方面是教学实施后学生学习成效评价。
G712
A
1005-6009(2016)39-0011-02
陈平,江苏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000)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