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好德育课的关键在自我修炼

2016-04-14 20:44邱逸峰
江苏教育 2016年44期
关键词:德育课德育职业

邱逸峰

教师心语

教好德育课的关键在自我修炼

邱逸峰

职业学校德育课难教好是很多德育课教师的共识,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其关键还是在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能力是教师教好德育课的必备条件。

德育课;职业态度;职业能力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教育的意义就是教化一个人的人格,教学生做人,以德为本,要成才,先要成人。德育课作为职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教学要倡导向善之心,展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丽人生的追求,而不是冷冰冰的工具和抽象的理性,理当受到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年轻学生的欢迎。但现实中的德育课程却常被抽象的概念、空洞的道理、说教式的宣讲和作秀式的表演充斥着,这直接影响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如何让德育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使学生想学、爱学并且觉得有用,关键还是在教师的自我提升与修炼。

一、德育教师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态度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很多职校,专业课被重视的程度远超德育课等公共课,德育课依然面临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加上德育课涉及的知识范围之广远超一般文化课程,“德育课难教”在部分德育老师心目中已成共识。问题就在那儿,关键是我们对待它的态度是什么?

2016年7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一共提到了10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何尝不是对我们教师说的。教师这个职业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养家糊口。我们的职业价值是体现在他人的生命上的,社会责任才是我们职业进步的动力。说实话,当教师,可以多花时间,也可以少花时间;可以很费事,也可以很省事,关键是如何去理解这份职业。无论你是否愿意,你都代表着教师的形象;无论你是否愿意,教师都有可能影响别人一辈子。所以,当教师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摸着自己的良心做事,因为我们占用了学生最为宝贵的、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时光,必须对别人的生命负责!从这层意义上讲,职业动力比职业能力更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它充实着思想江河,读书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这充分说明了只有积累厚实的文化底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俗话说“厚积薄发”,针对德育课程知识涉及面广的现实,教师职业态度最好的体现就是平时注重积累。教学技能学得再多,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撑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的文化素养是难以“培训”和“灌输”的,其养成靠的是日积月累的“浸润”和“孕育”,最重要的途径在于学习,从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大自然学习,还要向孩子学习……这种学习不是显性的,而是隐性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通过博览群书,拜读古今中外各类名著,可以与大师对话,与大师心灵相通。而教师只有在持之以恒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也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对于教师,读书是提高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其读书的热情、读书的习惯和读书的需要直接决定学校的文化品位,决定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不过,这些都是以占用教师工作以外的时间为代价的,“功夫在课外”,能否成为一名好的德育教师就看他八小时以外的作为。德育教师增强育人的事业心和荣誉感,才能处理好苦与乐、贡献与报酬的关系。甘愿为教育事业付出,是能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自然会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当然,额外的付出不是没有回报的,教师将自己修炼成具备较深文化底蕴的智者,在课堂上遇变不惊,游刃有余,就能真正品尝到教学的成就感,从而主动地、进一步地进行自我提升,进入良性循环。

二、德育教师要注重磨炼良好的职业能力

作为德育教师,最重要的职业能力当然是上好课。做教师的,上课人人都会,但要上“好”课,所有人都“在路上”,永远没有终点。一堂好课如何评价,我们常见的有评教学理念、评教学目标、评教材处理、评教学流程、评教学策略、评教师基本功、评教学效果、评课堂活动等等。这些当然没错,然而,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活动过程,无论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怎么做,想要达成目的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需要我们关注且敏感于沟通对象的内心需求,也就是认识学生。

(一)对学生正确认知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如果用心理学的眼光来审视传统意义上的德育课,就会发现其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即过于偏重于社会文化取向,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内发式教学更易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教学效果随之彰显,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人本主义”。换言之,只要做到“因材施教”“投其所好”这两点,基本上我们就能将学生的心留在课堂,“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具体来说,可以从兴趣、赏识和实用三个方面去努力。

兴趣方面,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电教资源,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教学资源抓住学生的心,使兴趣成为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把学习的任务变为自觉的需要和行动。赏识方面,我们可以在评价过程中秉承“因为我的评价而让学生感到开心”的理念,用激励性的评价俘获学生的心,使其在德育课上获得成功的体验,满足他们希望被他人认可、希望被他人赏识的内心需求。实用方面,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本着直面现实的态度,帮助学生对现实社会生活尽可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比较深入的而不是肤浅的了解,教会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现实,引导学生对现实的了解与认识逐步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为其正常人格与理性处世之道的形成提供最实际的帮助。如此,我们的德育课教学才能走到学生的心坎上。

(二)对教法的掌握运用是上好课的核心要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法掌握运用得如何,主要体现在独立性、独特性、新颖性与批判性上,关键在于通过启发性的课堂设计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师设立的支持性环境下被充分、有效地激发,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可以从课堂氛围、学法指导、学以致用、情感渗透几个方面去努力。

先说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源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教师的期待,二是教师的宽容。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发表各种见解,包括与教师意见相反甚至错误的见解,提倡争论,生与生、生与师均可辩论。只有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我”,体会到“我能行”的心理体验,学生才敢于直言,勤于思维,从而让他们在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其次,从心理上放松学生思考模式的定式化约束,直接有利于学生思维主动性的发挥,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自然事半功倍。学法指导的原则是,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而非简单地获得结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人的认识过程不是被动的,因此,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进行知识的复制。再次,学生只有亲身参与、以用促学才能实现其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注重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能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寻找与其所学专业的结合点。最后,德育课的心育功能必不可少,德育教师须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积蓄情感,并将其渗透进教学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好教师的四条标准,即有理想信念,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有道德情操,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有扎实学识,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潭水;有仁爱之心,能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笔者深以为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把课教好,这是一门科学,更应是一种情怀。

G712

A

1005-6009(2016)39-0007-02

邱逸峰,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江苏常州,213000)德育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法治。

猜你喜欢
德育课德育职业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