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中梅
不妨让学生家长来“督学”
文/陈中梅
督导创新所需在教育新常态下,督导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责任正在不断加大,教育督导工作自身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目前教育督导工作还有许多盲点。除了行政督学以外,应该有家长加入督学的队伍。
学生发展所需落实好立德树人,最关键是要加强家校互动。如何加强家校互动,合力培养教育好当今的孩子,是当下摆在每一所学校面前的问题,需要教育者去研究与创新。
学校发展所需面对社会种种负面影响对学生的冲击,学校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为消除家长对教师、学校、教育的负面情绪,使家校互动真正进入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家长正能量。学校也希望借助家长的监督促进学校管理更加规范,特色更加彰显,办学质量更快提升。
家校互动所需随着学生家长学历层次的提升,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原有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已经不能满足家长日益增长的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主体意识和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公民意识的增强,家长与教师之间因为孩子的教育也会产生分歧,学生和家长维权诉求事件增多。
学校的“家长督学”与行政督学同样具有“监督、检查、指导、评价”学校工作的职能。但所不同的是学校的“家长督学”具有全员性、体验性、参与性的特点。所谓“全员性”就是学校的“家长督学”由家长委员会聘任,不论文凭,不分职务,每一位家长轮流担任“家长督学”。所谓“体验性”是指“家长督学”在驻校的一天中他要不断转变角色,一是校长角色,二是老师角色,三是学生角色,从三个方面去进行体验、观察、思考,从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以帮助学校成长、教师成长、学生成长以及自身的成长。所谓“参与性”就是“家长督学”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学活动,参与学生活动。
从国际视野到本土行动,结合“快乐教育”的办学理念,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从2013年开始尝试“家长督学制”,把家长看作是做好教育督导工作的可靠力量,看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探索接纳家长深层次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新途径。
科学谋划,“三级体系”保障“家长督学”高效运作在家长参与教育督导建设的路上,学校明确了推进的路径,建立了家长督学“组织——保障——实践”三级体系,引导家长督学向着创新思路、自主管理的目标立体推进,形成教育合力,追求“1+1>2”的效果。
建立家长督学组织结构。三级家委会确保家长督学安排有序。学校设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在校级家长委员会下设“家长督学团”“家长讲师团”“家长义工团”等多种团队,借力使力,开创家长委员会科学谋划、高效运作参与学校教育督导工作的生动局面,有力保障家长督导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夯实家长督学保障系统。从学校的层面讲,学校章程对家长督学提出要求,明确家长督学的实施流程和规范。学校成立了家长督学项目部,专门派一位老师负责驻校督学的工作。从家委会的角度看,制定了《家长委员会工作章程》《家长督学办公制度》等,保障家长督导有法可依。
创新家长督学实践模式。“家长督学”与行政督学同样具有“监督、检查、指导、评价”学校工作的职能,具有“全员性、体验性、参与性”的特点。
服务成长,“三大平台”提升“家长督学”素养为了提升家长督学的素养,学校为家长搭建了“分享——培训——评价”三大平台,提升家长素养,形成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合力。
交流互动,共建分享平台。一是建立“QQ群交流”。二是组建“家长社团”。三是加强“亲子互动”。
多方联手,共建培训平台。一是开发“家长学校”教材。二是组织“家长节”活动。三是开设“家长讲坛”。
实践拓展,共建评价平台。一是加强“社会实践”。二是研发家庭小课程。三是建立“多方评价”机制。
立体推进,“四维一体”创新家长督学模式全国中小学校实行“家长督学制度”的非常少见,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学校研究了家长督学的基本原则、内容体系、运行策略,沿着“督管”“督教”“督学”“督建”一体化的思路,构建了家长督学“四维一体”的实践模式,努力彰显科学性、全面性、实效性的特征,希望能为其他兄弟实验学校提供成功的案例。
督管——家长督学督导学校管理全过程。让家长督学参与、监督、评价学校的“管理”。一是督导依法治校。二是监督财务情况。三是参与学校规划。
督教——家长督学督导学校教育教学全管理。一是督导学校常规管理情况。二是监督学校的安全和卫生等制度落实情况。三是监督学校在德育工作和校风、教风、学风方面的建设情况。四是体验“423+”督学模式。
督学——家长督学督导学生学习全过程。一是加强“家长发展学校”建设。二是举办个别座谈。三是建设和谐家庭。
督建——家长督学参与学校各项服务工作。充分利用校级家长委员会下设的“家长讲师团”和“家长义工团”,与“家长督导团”一起,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督导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这三个团的成员分别各司其职,各有分工不同,也有交叉重复。一是共建实践基地。二是共建沟通平台。三是共建“魅力课堂”。四是共建志愿者组织。
学校认为,“家长督学”这一新生事物给学校带来了更大的活力、更美的变化,也给教师们带来了更多职业生涯的快乐与幸福感,取得了多方面成效:
提高了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家长督学”参与学校重大工作的决策制定,使学校决策更加民主化、平等化、人性化。如学校发展规划、办学特色以及管理体制等都要经过家长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及时公开;学校财务收支、基建维修等项目的招标、招生政策、收费标准等,学校都在家长委员会上作了充分沟通。家长对子女入学的政策做到心中有数,对学校的发展也能了如指掌。
促进了三个“和谐”通过实践行动,和谐了家长与学生、教师、学校的关系,提升了教师职业幸福感。
一是家长与学校的和谐。“家长督学”驻校改变了家长的角色意识,他们在被尊重中自觉地担当了责任,为化解家校矛盾、缓解紧张的人际关系以及建设和谐快乐校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家长与孩子的和谐。每天“家长督学”都会与自己孩子一起做课间操,午间一起在食堂吃饭,课间一起游戏,家长的参与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
三是家长与教师的和谐。家长因了解教师的工作而传递正能量。他们会迅速填写表扬单,及时将看到的感动的场景发在QQ群里。家长因了解教师的工作而倍加关爱教师,而老师因家长的支持,更加关爱每一个孩子,并享受职业的快乐而更加乐于奉献。
推动了师德师风建设每天“家长督学”的巡查,每周对每班5名学生进行问卷,学校将问卷结果纳入“家长眼中的美丽教师”评选依据之一。期末,家委会结合家长督学所写教师的典型案例、家长督学记录和问卷综合评定,评选出10名“家长眼中的美丽教师”,并在全校家长会上对美丽教师进行表彰,由家委会致颁奖词。此举对促进教师树立良好形象起到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促进了办学规范化近两年,“家委会”综合“家长督学”意见共向学校提交了50余条建议,涉及校园环境、食堂伙食、课堂调控等。学校建立了问题台账和销号制度,针对家长反映的问题,组织各团队及时整改,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
彰显了学校品牌影响力“家长督学”深入开展三年来,家长们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活动,与校长牵手、教师牵手、学生牵手,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应。渝北报、重庆晚报、中国妇女报等相关媒体先后对学校家校共育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台湾、上海、深圳、辽宁、吉林、新疆、河南、广安、西充、合川、永川等不同地区的学校相继来校参观学习,有的学校还带上了家长。
家长群体所蕴藏的巨大教育资源宝藏得到充分开发,他们成为学校教育的一支强大的、默契的支持者和同盟军,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家校联动合力,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展望未来,这条学校管理创新的一条新途径,必将助推着学校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实施。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