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文明视野下的学校文化改造*

2016-04-14 12:54:40
当代教育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智育学校文化全球化

●吴 华



全球化文明视野下的学校文化改造*

●吴华

摘要:学校文化改造的源泉是世界文明多样化的冲突与融合。理想的学校文化能让师生更好的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器物文明和精神文明。学校需要营造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校园文化根源于儒家文化“重人文、轻理性”的特点;要营造平等而文明的师生交往文化、个人与集体兼顾的社群文化、智慧与道德统筹的学习文化。

关键词:全球化;学校文化;教育文化;德育;智育

吴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教育文化研究

学校文化是变动不居的。它前进变化的动力既有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交融所带来的震荡效应,也来源于教育者在主观上积极适应外部文化环境的变化。因拒绝文化交流而封闭自我的学校决不能培养出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学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论断似乎不会受到太多质疑。那么,支撑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行为规范、礼仪教养等的全球化似乎也能说的过去,因此,文化的全球化如果不是一个结论,至少也是一种过程。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无法在毕业后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场所游刃有余的工作与生活,那么,学校文化的改造就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过程。学校文化改造的目标是造就更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师生。他们能够把握现代社会积极向上的脉搏,自觉抵御不良习气,以乐观向上的精神气质、勤学苦练的知识技能、健康富有活力的身体素质与世界上一切先进群体进行交流,取得共鸣。

一、校园文化:科学与人文的并重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们都会对学生时代的一句话耳熟能详:“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中国如今成为“世界工厂”更是承科技之功。在巨大的物质利益面前,人们对科学与人文的喜好发生了倾斜。这是由于发展中国家首先要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上追赶发达国家所必须做出的选择。时至今日,中国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学校教育在崇尚科技的同时,也该更多关注人文。为什么呢?因为在现代社会,科技理性已使人类彻底丧失了对外界的原始感知。尼尔.波兹曼在他著名的《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一书中指出:“任何一种工具都存在观念上的偏见,都会倾向于将世界构建成某种特定形态,看重某种特定的事物,强化某种特定的感官、技能或态度。”[1]科技作为最强大的工具,对人性的完整性、认知的全面性的损害一定相当大!

解决科技理性压迫人的思想武器在哪里呢?让我们回头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人文关怀,它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的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理想。古人在这优美的田园生活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简单纯朴的生活。那是的人们还重视个人价值,甚至把自己放到和天地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周易》里提出了天、地、人三者和谐相处的“三才”观念。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生活方式与受人羡慕的现代英国乡村生活又有何异!精于中国文化研究的学者林语堂先生曾说过“(国人注重)生活、大自然和文化的享受……过着一种比较接近大自然和儿童时代的生活,在这种生活里,本能和情感得以自由行动。”[2]中国文化历经5000年的发展而没有中断,未尝不与这种文明的特质紧密相连。因此,校园里如何开展人文教育,首要的就是要复兴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校园人文环境也要在情境上、行为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关怀人生、乐观旷达、天人合一的优秀遗产,这对于一些学业水平高的学校来说尤为必要,丰富的人文环境会像山泉一样滋润学子们的心灵。

那么,校园文化建设是不是抓人文就不需要抓科学了呢?科技与人文之所以需要“并重”,还是根源于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国文化在具有深厚人文精神的同时也具有排斥科学的一面。林语堂先生是这样总结中国文化的特色的:“它有光辉灿烂的艺术,也有微不足道的科学,有博大的常识,也有幼稚的逻辑,有精雅温柔的关于人生的闲谈,却没有学者风味的哲学。”[3]在近代科技革命的冲击下,中国文化在科学、逻辑、理性方面的“跛腿”日益激起了忧患之士的反思。这种文化特性甚至影响了我国学校教育兴办百年以来的教育质量。田园生活的理想与学校教育的规范性和纪律性产生了几乎很难调和的矛盾。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一向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孩子一旦走进课堂就不能适应,这也是厌学现象的滥觞。因此,学校文化同样要加强科学氛围的营造。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同时是一部科技影响人类生活史。科技化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对于学生学业水平一般的学校而言更有其现实意义,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业水平。

二、交往文化:文明和平等的交融

师生的交往活动是进行智育、德育、群育的载体。没有活生生的师生交往,教育活动就失去了血肉。直面当前师生交往的现状,我们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困惑。即“我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对方交往”?是师生?还是朋友?是严词指正还是放任自流?他们总是在自尊和高傲、谦卑与委曲求全之间摇摆。

儒家文化其实已经给师生交往定下了严肃的基调。它强调的是站在学生角度而言的“尊师”,只解决了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学生对老师的态度问题。但对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则没有明确规定。实际是,儒家文化在演变过程中给予了老师很多特权,赋予他们一种不需论证的道德制高点和优越感。这种民族文化背景对现代学校里师生交往的有效性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教师是由“天地君亲师”所构成的“礼教”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这一体系能维系社会表面的稳定和简单的社会关系(主要是亲属、君臣、朋友关系),却不能激发这种关系里的人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也无法适应在现代大生产、人员大迁徙背景下的人际关系高度复杂的局面。教师被镌刻了这种文化符号后就造成了师生交往过程中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形式干瘪而缺乏气韵流动的弊端。久而久之,无论是师生都会产生厌烦,从而产生现在比较普遍的“教育倦怠”。以交谈为例,以一方的唯唯诺诺为代价而达成的和谐绝不是一次有效的交流。“高化”和“矮化”是交往双方共同面临的大敌。因此,必须引进“平等”的理念加以纠正。平等的观念更有可能推动有效的交往。虽然平等的观念在儒家孔孟身上已有滥觞,但随着岁月流逝,平等的观念日渐式微。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将眼光投向大洋彼岸,从西方文化中吸取这一交往理念。

文艺复兴让欧洲社会打破了中世纪神性对人性的倾轧而回到了对人本身的尊崇阶段,平等观念自此蓬勃生长。又因其公民教育的历史较悠久,个人权利观念更深入人心,平等交往的意识制约规范着社会大多数群体的交往方式,这其中也包括师生关系。在法制和契约的规范下人际交往方式更为单一而易于被全社会遵从,没有中国社会除了“王权”之外还有“宗族权力”两者并行的复杂状况。

儒家文化礼节完备但等级差别意识浓厚。西方文化人人平等但因缺乏“角色意识”而稍显野蛮,两者结合才能达到内外俱美。那么,在校园中如何营造这种平等而文明的交往文化?首先,要明确教师同样要自觉接受先进交往文化的熏陶,开展教育和自我教育,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范畴。其次,要对师生进行中西比较文化的教育,充分发掘经典儒家文化中师生关系平等的一面(如孔子与众弟子自由探讨真理的和谐关系、与学生子路的坦诚率真关系、与学生颜回的亲如父子关系等),同时要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领会西方社会教学交往中平等坦率的理念和做法,如观摩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的外国电影等。最后,要创造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领导要以身作则,让教师和学生在其切身利益上有充分的发言权。

三、社群文化:个人与集体的兼顾

所谓社群文化,是指其组成个体在看待个体作用和群体关系中秉承的信念和它外显的行为。它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其定义所揭示的一样,社群文化的核心是如何看待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教育的最高意趣就是造成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的人,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人。学校文化是强调个性独立或是集体主义,指引着学生的个性发展。集体主义强调统一行动,强调令行禁止,因此较少会带来自由探究的课堂氛围。改变这种文化指向就是在培育教学改革的宽松“土壤”。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个体的创意的时代的到来,学校无法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个性人格。相对于我们较为了解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也需要了解西方学者对个人价值的判断。人类学家、英国剑桥大学终身院士麦克法兰2011年在清华大学国学院演讲时认为,当前中国仍然背负着传统的包袱,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现代社会,他把这归结为个人文明和集体文明的结果。他说:“英格兰文明的立足之本是个人,仅凭个人串联着相互分离的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宗教领域、政治领域。每个个体都是社会的完整缩影,都有其内在的权利和责任。中国却不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立足于集体的文明,在这里,个人不大可能独立于其他人以外,……个人只有和其他人结合起来才能变得完整。换言之,中国尚未完全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宗教)的彻底分立。”[4]如果我们不认为他的话是危言耸听的话,那么,学校文化也需要和现代社会一样,完成人性自由对集体威权的救赎历程。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驱动也从“人海战术”中对群体的依靠转向了以“创意、梦想、知识、个性、智慧”等特征的对个体的更多依赖,课堂教学组织者只有深刻了解这种转变,才能从教学组织方式、尊重学生、师生互动方式等方面做出改变,最大可能地解放学生身体、思维、精神的急速发展,才能重新树立学生对课堂的信心。

那么,如何营造尊重学生个性的校园文化?首先要具有宽容的心态。教师要做到不以自己的喜好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标准。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最新脉搏”,善于跟踪社会思潮的最新驿动。其次,要明白学校教育形式与生俱来所带来的对学生个性的压抑。学生正处在精力充沛、个性张扬,怀疑意识与求知欲皆强烈的特殊敏感时期,因而会不受控制的从身体本能、情感本能自发地反抗传统课堂交往模式,而渴望冲出课堂这个“囚禁身体、思想与灵魂”的藩篱。倡导学生的个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学校教育的弊端。教师要尽可能创造一个能够让学生个性、思想、身体、灵魂能够飞舞的现代课堂。现今各种辍学、学业测验不达标等现象就是这种思想流毒的生动体现。同样还是林语堂先生,他用那充满希冀和诗意的口吻警告着现代人:“也许只有放浪者和放浪的精神会解放我们,使我们不至于都变成有纪律的、服从的、受统奴的、一式一样的大队中的一个标明号数的兵士,因而无声无息地湮没。”[5]集体的功能不是凭空生成的,它依赖于个体的努力而自然形成。集体是抽象的,而个体是具体的,只有当其组成个体具有充沛的生机与活力时它才具有存在价值。

四、学习文化:智慧与品德的统筹

一个已经达成共识的关于学习的描述是: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智力养成的过程,还是道德形成的过程,即某些哲人所简称的“智德”。[6]学校教育总是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因此教育者总是会对“智”与“德”进行权重取舍,天平并不总是在中间。二者孰轻孰重总是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对应。当前教育思想界有“以德为本,德育为先”的看法,社会上也相应地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它是否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大势呢?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推动力量,会发现技术进步是重要力量,其背后的支撑信念是理性的力量。而科技主要靠学校智育来培养。在这个判断之下审视“德育为先”的口号,我们应慎重思考不能以降低智育作为代价。

回顾学校教育史,中国现代教育建立的标志是现代学校取代古代私塾。这种古今差别决定了学校不应当成为“道德说教所”——那是私塾的功能。给人们带来无尽便利的现代生活方式归根结底是现代科技知识所惠及。相对于智育能够惠及全人类全时空,德育就带有区域性与暂时性。如果不面向未来,那么中国教育就不能摆脱重视德育而忽视智育这个“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却只是作为祝寿烟花之用,意在博取众位来宾一乐。随着中国废科举、兴实学的实践逐步深入,直至今日,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已与前人天壤之别,由此也带来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局面。这不能不说是“智育”之功。因此,即使中国科技发达如斯,也绝不能放弃智育的中心地位。

那么,有人会说,现在学校里师生那么辛苦的工作学习,作业一大堆,难道不是在现实中重视智育吗?教师拼命教、学生拼命学就一定是重视智育吗?不一定,可能师生更关注的是学成之后所带来的物质利益。学校用考试成绩替代了智育结果。真正的智育绝不是拜物主义,而是一种对真理和理性的高贵信仰。过分功利的智育反而伤害了学生的德性发展,是对德育的损害。

要如何营造智德并进的学习文化?首先要摆脱的就是功利主义的思想。师生要明白,如果能从更高的层面看待智育和德育,会带来更好的结果。智育不仅仅是上大学的敲门砖,而是事关民族和人类进步的永恒事业。德育同样也不是入学入党求职的“通行证”,也不仅仅靠中小学“德育处”的监督就能达到,更重要的是靠学生对自己善良本性的坚持,对自己做人底线的坚持。学校德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发现和坚持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其次要在德育和智育中采取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式,避免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要营造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值和职业期待更具包容性的校园文化,介绍外域文明中既有理性又有梦想的人生观念,鼓励学生敢于追寻理想,毕业后不惧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不仅仅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M].蔡金栋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1.

[2][3][5]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越裔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4.14.

[4][英]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M].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7-8.

[6][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M].北京编译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77.

(责任编辑:曾庆伟)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德育专项课题:立美德育模式及践行方案研究(2014JKDYY46)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智育学校文化全球化
科技创新 智育未来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武术,是一生的修行
金秋(2021年18期)2021-02-14 08:25:16
新旧全球化
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46:09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33:30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8期)2016-10-31 10: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