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兵华
“私人订制”,让家长会不再尴尬
文/胡兵华
说起家长会,无论是家长还是班主任,总有种“爱你在心口难开”的尴尬。家长会本来是连接学校与家长的一座桥梁,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家长会成为家长和老师们的一种负担,家长们怕开家长会:请假参加家长会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很多家长在参加家长会时的主要内容就是看别人家的孩子上台领奖,听老师数落自己的孩子不是,忙到最后,早已是身心疲惫。老师们怕开家长会:得提前几天作好准备,毕竟面对的可是30多位成人。演讲稿既要介绍学校的光辉历程,还要细数本班的各项成绩,对每一位学生的成绩还要逐一分析,力争面面俱到。每次家长会完后,班主任都有种“累趴”的感觉。
笔者所在年级的家长会也一直是这样按部就班地开的。开学一次,期中一次,期末一次。直到学校进行家长满意度问卷调查时,笔者才发现,家长对于这种中规中矩的家长会并不买单。看来,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并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得到这个消息,笔者第一时间找年级的班主任们开了次座谈会。班主任各抒己见,都觉得挺委屈的。为了家长会精心准备:印好家长会通知书,准备好PPT和各项成绩分析……当老师们一一细数自己的辛勤付出时突然发现了问题所在:老师总是定好了家长会时间(家长务必参加),然后将自己准备了演讲稿说给家长听,老师们把自己当成了主人公,家长会全程包办了。可是,家长们费尽周折请假来开会,他们想听的是与自己孩子密切相关的事情,如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学习情况,与谁在交往,是否快乐……而不是大堆的套话。
看来,老师们要换个角度看问题了。既然家长会是家长来参加,那么一切就应该以家长为主体。于是,笔者和老师们围绕着什么时候开,哪些家长开,谈什么内容对家长会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进。
家长会时间和内容。开学初,笔者和老师们就把本学期几次活动一一列举出来,4月中旬,赴唐山进行社会实践活动;5月中旬,期中考试分析会;5月底,教学开放周;学期末,年级“最强大脑”学科知识竞赛……家长根据时间和内容,可以自主选择其中一项或者几项参加。这样就变以前的“请家长务必参加××家长会”为“我要参加××家长会”,让家长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感兴趣的内容,有了更多,更自由的选择。
家长会参加的对象。以前的家长会,老师们都希望所有的家长都参加。家长也很紧张,如有事实在参加不了总感觉像做错事的孩子。其实,家长会参会对象完全可以是部分家长而没必要全员参加。让家长来参加一次与自己毫不相关的家长会,其实是在浪费家长的时间。而家长们在某天一涌而来,班主任根本无法照顾周全。如果灵活改变参加家长会对象,如让取得进步的学生家长一起参会,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效率会非常高,家长们之间也会成立互助小组。
家长会的形式。以前的全年级集中的表彰会,让部分优秀的学生得到表扬,意在给其他的学生树立榜样。但是,如果每次的表彰对象都集中少部分学生身上,让更多的学生成了看客,这样的“榜样”效果就大打折扣。把这样的表彰会放在班级进行,同学生看到跟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取得优异成绩,“身边的榜样”的感染力和带动性将更加明显。此外,家长会也可以采用小班教学形式,一次通知十几位家长,采用谈话形式,让家长感觉老师的谈话内容都与自己的孩子密切相关。或者请某位家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家教心得,这样家长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当看客,做听众。家长们都说,这是给他们量身定制的家长会。
家校沟通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班级凝聚力、学习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工程,它起着沟通学校、家庭、教师与家长的桥梁作用。从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召开家长感兴趣、有收获的家长会,不但有利于家校教育同步化、老师家长沟通实时化,而且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发挥家校合作教育的作用。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朝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