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刘少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股心理学思潮,为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课程目标模糊、缺乏明确性,课程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提出了采取开放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调整课程教学理念、培养积极人格,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内容针对性等措施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学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借助已经相对完善和有效的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个体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要求个体通过欣赏性和开放的眼光去理解和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这与传统心理学研究有较大的差别,在以往的心理学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有幻觉、忧郁、病态、狂躁、焦虑、恐惧等,而很少关注健康、希望、乐观、韧性、勇气和爱。同时,心理学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当代心理学不仅仅要着眼于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要研究如何培养和发掘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并发现研究个体的优点比修复疾病更有价值和意义,因为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有助于理解人性。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主观层面上的积极情绪体验,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人格特质和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社会环境。
(1)层面上的积极情绪和体验。积极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点之一。B.L.Fredick提出了拓展——构建理论,认为兴趣、满足、高兴、自豪、爱等积极情绪能够拓展个体知和行的能力。研究发现个体的积极情绪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个体在体验某种积极情绪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其它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能够提高个体瞬时的行动能力。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包含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但是为了明确主题和研究方便,许多研究者只是针对单一方面进行研究,其中主观幸福感和快乐是被研究最多的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己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所产生积极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快乐是积极心理学重点研究的积极情绪之一,Lyubomirsky通过对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进行比较,发现个体在判断、认知、策略和动机上都有所不同。
(2)人层面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积极人格特征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础。研究者通过对成熟防御机制、创造性、智慧等在内的积极人格特质进行研究,认为个体是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导向的。人格心理学不仅仅是描述个体间的差异和对人格问题的纠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人格的分析来唤起对积极力量的关注,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观。积极心理学是以解释风格为标准对人格进行分类的,把个体的人格分为悲观型解释风格和乐观型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是指个体对所碰到事情做出的一种持续性的解释方式。积极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积极、乐观的应对策略来处理学习、人际关系、恋爱和生活中碰到的压力情境。乐观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积极个性特征,因为乐观让个体朝好的、美的、积极的方面看齐,其生活会比较惬意和快乐。
(3)层面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及其成长经验是可以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环境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和身心健康,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个体对生活环境具有良好适应性。家庭、社会文化条件、学校、语言环境等都属于社会支持系统或组织,文化规范、社会关系等能够支持和发展个体的能力。Kasser等人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关注外部、实利价值的青少年,其母亲可能是属于挑剔、爱控制人、冷酷和不民主的;而母亲属于易接受人、温和、民主的青少年则更有可能发展内在价值。Williams等人的研究发现,当周围环境和师友对个体提供同情、支持和选择时,个体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水平,反之,个体就容易出现不健康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因此,积极心理学需要进一步研究个体的积极品质与环境、积极社区、积极组织的关系。
(1)教学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和心理体验为一体的课程,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其解决在人际沟通、恋爱、学业、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当前,课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授课方式上看起来也丰富多样,但教学内容仍然多以灌输的方式进行讲授,以教师为中心的本质没有改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体现,甚至忽略了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自我探索和自我心理发展的培养。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又远离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期待与学习内容出现较大反差,影响到学生自主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动力。此外,受师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限制,多数高校采取的是大班制上课,以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分享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难以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难以深入,导致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课堂缺乏年轻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2)课程目标模糊、缺乏明确性
科学、合理、明确的课程目标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的必要前提。当前,部分高校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文件,逐步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选修课转为必修课,但是课程目标的设置仍然是属于矫治型和预防型,忽视了对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由于各大高校的起点不同,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设置比较混乱,没有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缺乏具体的层级目标和课时要求,部分课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随意,教学内容也因个人的专业水平、主观经验和知识结构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盲目、随意,课程目标不清晰、不明确,课程缺乏方向和目标的现象。高校对选修课的班级数量和学生人数有所限制,学生没能都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当中来,不能根据课程特点和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3)课程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普及心理学知识,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环境适应、恋爱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总体上是良好的,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只占少数,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受到消极课程定位的影响,课程内容主要是解决和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导致心理健康课程过于注重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对问题的聚焦,对学生的知、行、意产生感染与暗示。不同年级、层次和专业的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情境构建课程内容,让心理健康教育回归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并在教育内容和教学风格上体现年级、层次和专业的差异。
(1)采取开放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高效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而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较注重大学生积极、乐观和正向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以塑造学生积极、正向的人格品质。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仍然以讲授为主,案例为辅,尤其是理论知识部分讲授过多,体验太少。生动、直观、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心理内化机制,在思维碰撞和情感交流中产生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使大学生内心产生共鸣,促进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发展。因此,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可以通过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其次,运用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角色扮演等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身心体验,以心理测试的方式加深对自我的认知;最后,运用情景小品、视频、情景剧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途径,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2)调整课程教学理念,培养积极人格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解决和治疗个体碰到的心理问题,积极预防各类恶性事件的发生,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倡导将积极人格培养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的注意力转移到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品质的挖掘上来,因为积极的人格本身就具有治疗和预防心理问题的功能,有效激发个体潜在的积极力量。积极人格能够促进大学生热爱生活,用心体会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用积极、正向的心态面对人际沟通、学业、恋爱、环境适应等方面碰到的压力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归因和有效应对,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高校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思想做适当的调整,将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目标,通过积极的理念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潜能,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大学生,培养其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3)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内容的针对性
积极的情绪体验、人格特质和社会环境是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组成部分。积极心理学是促进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积极人格特质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积极心理为主要内容,在选取教学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涵盖大学生生活的全过程以及重要活动,关注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个性品质,使学生明白在大学期间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该怎样处理、如何预防等,以培养其积极乐观的情绪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首先,教学内容要有趣味性,既来源于日常的大学生活,又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心理特点;其次,教学内容要有引导性和教育性,注重大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人格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鼓励其在日常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中与人分享,宽容和尊重别人;再次,内容的选取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挖掘典型案例以丰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生活、学习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Sheldon M, 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等.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3]Lyubomirsky S. Why Are Some People Happier Than Others: The Role of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es in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3):239-248
[4]Sheldon KM, Laura K.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 Am Psycho, 2001, 56(3): 56-67
[5]严标宾,郑雪,邱林.自我决定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 25(3): 94-99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IU Shao-feng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China)
Abstract:Positive psychology is a psychology trend emerged in the late years of 20th century. It has signaled a new way for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course.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problems i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uch as single way of teaching, ambiguous course objectives and out-of-date contents are analyzed. Then, some counter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which include applying open, experiencing teaching methods, adjusting 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rebuild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Key words:positive psycholog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ing
文献标识码:中国分类号:B84A
文章编号:1673-1816(2016)01-0092-04
收稿日期:2015-11-18
作者简介:刘少锋(1985-),男,汉,江西莲花人,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