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德育教育的体育课更完美

2016-04-13 18:36:31孙金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体育课学困生体育教师

⌾孙金丽

渗透德育教育的体育课更完美

⌾孙金丽

本文通过对体育学科教学特点的分析,提出体育课堂为德育的渗透提供无限契机,结合体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探索实践,提出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以心灵唤醒心灵,注重对体育学困生实施心理疏导,采取多种策略与方法对其进行帮扶,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量,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让渗透德育教育的体育课堂更完美。

小组合作;德育教育;心理健康

“中国体育第一人”张伯苓认为: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教育精神中应有“体育”为骨干。他认为“不认识体育的人,不应该做学校校长。”这话虽然偏激点,但对照现今的体育新课标四大指导思想来看,这个观点是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工作在体育教学一线20年,尤其是担任德育主任多年以来,我对体育课树德育人功能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渗透德育教育的体育课更感人、更完美。

一、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为德育的实施提供无限契机

毫无疑问,无论在哪个学段,音体美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学科,尤其是体育课更是“深得学心”,在我从教记忆中,曾经有那么几回因为假期调整,把体育课调没了,结果学生们涌到校长办公室一致要求补上体育课,可见体育课深受学生喜爱,正应了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体育课程教与学的场所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突发事件较多,这就为德育的实施渗透提供了无数的个案素材。

其次体育与健康课堂大多是发生在室外,自然活动中的孩子们心灵是放松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在活动性游戏中完成各类体育技能的学习和进行身心的体验。没有身体力行,体育学习就无法进行,体育学习效果就是通过学生肢体行为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它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体能增强、掌握技能和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大家就如一群做游戏的朋友,只须遵循规则,就可以玩的不亦乐乎,而这个规则就是教师实施德育教育最好的工具。

第三,大量实践证明,体育教师大都是性格阳光、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师,毫不夸张的说,很多体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亲其师信其道,因此作为德育实施者,体育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教师的三维价值观及教学态度等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体育课堂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阵地

在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培养学生良好社会适应性,成为新时代体育课堂的评价标准,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中,我有几点感悟:

首先巧用“三字经”,让学生快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截止到今年我已经连续带了五年的初一年级,从初入校的毫无章法到有序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种课堂习惯基本上一个月就可以养成。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孩子来说,长篇大论是最忌讳的,因此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除了运用比较夸张的肢体语言外,课堂语言尽量要做到“短平快”,所以我采用最多的是“三字经”,在队列练习时,你只要说“脚八字、手贴缝、腰收紧、背挺直、1分钟”,学生立马站的笔直。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是激发青春期孩子内驱力的最好手段,通过近乎军训一样严格的体育课训练,孩子入学第一个月,马上能够达到最好的精神状态,这样的班级在学习上也是所向披靡的。

其次,角色意识的训练,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大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在入学的第一个星期,我往往有意识的进行观察,先选好小组长,然后进行合理分组(四人一组),在站横队时,我故意把小组长安排在队列的最后面,这样有利于他们管理本组成员,让一拖四十五的课堂变成了一拖四的课堂,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初一阶段的体育练习其实难度没有,但是要求学生日日练习内容比较枯燥,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分了小组后,我赋予了小组长很多权限,完成老师指定的任务后,他有权带领着组员进行自己喜欢的项目,使得组长更有了威信,这样的小组学习凝聚了小组,乐了教师,德育教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三,体育课堂大都是在室外活动,任何一种体育项目的练习都是充满活力的,但是对于一些有冲撞的练习来说,很多小故事大道理的德育效果使得体育课异彩纷呈。

比如在进行球类对抗练习中,学生身体碰触多,因此学生之间的“冲突”也相对较多:转身太快造成的推人,纯属巧合的误踩等等,很容易引起学生直接的直接矛盾,这时正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最佳契机。教师对这种矛盾的机智处理,让学生慢慢懂得了活动中身体的相互碰触没必要“睚眦必报”,时间一久学生这种交往的伦理性和体育课的规则性,就在这冲突中慢慢建立起来,而教师处理这种突发事件所持的态度和方法,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处理突发事件的态度和方法。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渗透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见效尤为明显

在小组合作中,总有那么几个“体育学困生”。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体育优秀生还是学困生,我想德育教育势在必行,首先对优秀生进行“爱的教育”,让其养成关爱他人,悦纳他人的心理品质,同时更多关注学困生,让其养成正视自己、勇闯难关的心理品质。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曾遇到多名感觉综合失调症的学生,我采取各种策略和方法:一是组长一对一的课下帮扶,小组成员对其不嘲笑、不打击,让其有集体归属感,二是教师对他进行心理干预和暗示,使其有信心,能坚持,三是随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配合学校教育及时进行家庭指导。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孩子基本都能达到正常孩子的体育锻炼水平。

有一个学生在胎里的时候,就被医生判定左脑发育不良,孩子出生后的确运动能力明显不足,他表现出:动作极不协调,冷漠、对他人有暴力倾向,其父母痛苦不堪,有一次因为我小小的表扬了他一次,学生母亲激动的抱着我嚎啕大哭(孩子幼儿园换过四个地方,一年级换过两次学校,作为问题儿童的父母,其心理的确沉重)。自进入我校以来,我在班里掀起一股帮助他人、关爱特殊学生的热潮,在我们共同关注的2年中,他终于在跳绳上达标,其性格也变得越来越阳光,渐渐融入到班集体中来,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暴力狂”。虽然在跑、跳、投的练习中,他仍是非常不协调,不达标,但他的学习热情却是空前高涨的,他的这种热情渐渐也带到文化课堂中去,文化成绩也有大幅的提升。

教育是“以心灵唤醒心灵”、“以情动情”的事业,作为体育教师我注重了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渗透的德育教育,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甚至改变他的整个人生,使学校体育在树德育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金苑学校 255000)

猜你喜欢
体育课学困生体育教师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6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8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